如来佛祖的三藏真经有什么作用(为何说如来的三藏真经)(1)

(博士论西游第六九五讲,选自《西游谜中谜》(495)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 “三藏”作为西游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观音将其带入东土大唐之后,太宗皇帝李世民将其赐予唐僧作为法号,不仅凡人称唐僧为“三藏法师”,神仙也称他为“唐三藏”,即使唐僧自己,也自称“蒙君赐姓唐,贱号三藏。”

既然“三藏”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就足以看出它在西游中的重要性。那么,如此重要的关键词语,它涵盖的具体范围和准确含义又是什么呢?或者说,该词语中包括了什么东西,才使它如此重要。

在如来第一次提出“三藏真经”之时,在佛派众神仙的请求之下,对其进行了简要解释,“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

从如来回答的相关内容来看,他好像对该词解释得非常准确:一藏“谈天”,一藏“说地”,一藏“度鬼”。不过,细究起来,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谈天”是讲天象的天文学吗?“说地”是说地形物产的地理学吗?“度鬼”是让人除去烦恼的心理学吗?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三藏真经”就是大百科全书汇编,这好像与《西游记》神话小说的体裁不太符合。毕竟,如来还说过,该经典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即用来修炼成佛的教科书。

然而,我们说“三藏真经”是大百科全书汇编,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是可以从书中找到依据,并且还是如来自己告诉唐僧的:

在唐僧师徒到达大雷音寺后,如来向他们介绍了“三藏真经”的内容,“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三藏: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

由此可见,“谈天”、“说地”,就是说的天文学、地理学,而“度鬼”当然也是“超脱苦恼,解释灾愆”的心理学。

而对于该经典的大百科全书性质,如来还是十分自豪的!在真假悟空来到灵山进行身份辨别时,他曾嘲笑观音:“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同时,他骄傲地宣称,“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对于“三藏真经”的大百科全书性质,我们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不过,在其“度鬼”一藏经典中,本人认为,它不仅仅是帮助活人除去“心中之鬼”的心理学知识,还应该是一种特异功能,即,能除去无法超生的鬼魂在阳世所做的恶业,从而使之能够投生转世的功能。

比如,在唐僧一个人到达五行山下刘百钦家中,为了报答刘百钦的虎口救命之恩,“三藏方敲响木鱼,先念了净口业的真言,又念了净身心的神咒,然后开《度亡经》一卷。诵毕,伯钦又请写荐亡疏一道,再开念《金刚经》、《观音经》,一一朗音高诵。诵毕,吃了午斋,又念《法华经》、《弥陀经》。各诵几卷,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早又天晚。”由于唐僧所念佛经的强大功能,洗去了刘百钦父亲因打猎杀生所做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

在“三藏真经”中,更能吸引人的可能不是“谈天”,也不是“说地”,而是“度鬼”。观音在大唐君臣面前宣传“三藏真经”时,根本没有提到天文地理,而是直接宣称,“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应该来说,天文、地理和心理学,它们能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为人谋幸福的学问;而所谓的“度鬼”中“超亡者升天”的特异功能,则玄之又玄,对于凡人来说,却根本难辨真假。

然而,无法验证的东西,却最吸引人,这又是为什么呢?真是难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