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心目中的苏州是小桥流水,烟雨长廊,一幅江南水乡的样子,也是最能代表中国风的地方。其实不然,在苏州旅行,我发现了一座村庄,却是另外一番不同的景象,这座村庄的建筑风格与江南传统民居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

这个村庄叫振东村,也称振东侨乡,它位于苏州昆山市新镇东方村,在昆山与太仓的交界处,距离两地都不远,也就是不到10公里的距离。这个村子是苏南地区唯一的侨乡,村里的民居风格与中国的传统民居截然不同,都是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和平房,一共有十几栋之多。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2)

第一次看到这个村子非常意外,没想到苏州的村子居然有这么多漂亮的小洋楼,而且都是民国时期建造的,这在苏州非常罕见。这座村子为什么建造的都是小洋楼呢?它的故事颇具传奇。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3)

原来这个村子建造于1923年至1928年之间,是由孙中山的两位卫士黄湘和马湘共同发起倡议,委托南京侨务委员会的美国归侨祁卓生经办的。他们以5000块大洋买下这里1008亩土地,创办了“振东农垦公司”。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4)

他们开垦荒地、开辟鱼塘,后来不断有南洋同乡以200大洋加入,陆续建造了62幢中西合璧的住宅楼,其他配套也很齐全,如议事大楼、学校、农产品加工厂、仓库、码头等公共设施,构成一处完备的“华侨社区”。这个村子在当地也曾繁华富足,惹得周围村子都羡慕不已。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5)

此后经过战争和时间的侵蚀,许多房屋已经坍塌。如今,村子里保留下来了28栋小洋楼,得到了政府的修缮和保护。楼房的建筑风格都是中西合璧,屋顶是中式的,而主体风格是西式的,中西合璧的风格很鲜明。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6)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7)

村子里有河塘,洋房的周围也种了许多的树木,有苏南地区少见的,广东却常见的橘子树、柚子树、棕榈树等,可见这里的人们对广东家乡的怀念。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8)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9)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0)

墙面大多用青砖砌成,中间夹几层红砖作为装饰性的线条,与门窗的线条相协调。楼的背面是单层的附房,窗户基本上是百叶窗。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1)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2)

除了洋房,也有一些平房。村里人说,洋房和平房不能代表户主的财力,而是家里人多的就建了洋楼,家里人少的就建了平房。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3)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4)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5)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6)

平房的正面大多带有前廊、内部穿堂走廊,屋顶四周有半米宽的屋檐。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7)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这么漂亮的一个村子,当地居民居然称这个村子为“强盗村”,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村子里遇到了一位直到这次,遇到了一位姓伍的大叔,他给我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8)

伍大叔说,他是这个华侨村的第三代,从他的祖父那一代人从广东移民过来的。他说这里被称为强盗村,主要流传着3种说法。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19)

第一个流传得比较广,因为这个振东村的第一代移民都比较有钱,而且都是从广东或者国外来的,他们有钱有枪,当地人就认为他们肯定是强盗,在其他地方抢了东西,然后跑到这里来定居。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20)

第二个说法是在抗日战争时,日本人侵略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吓跑了,这个村子就被周边的土匪给霸占了,他们以此为据点打家劫舍,所以这里成了真正的强盗村。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21)

第三个说法最有意思。伍大叔介绍说,以前有个过路人进家户借水喝,看到他们用人头打水喝,墙上还挂着人手和心脏,于是就给吓跑了,跟人就说村子里都是强盗,做着杀人的买卖。其实这是被这些广东华侨的饮食习俗给误解的。其实他看到的人头只是椰子壳,而人手是灌满的香肠,心脏是猪膀胱裹着肉而已。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22)

苏州文保古宅(苏州发现一座华侨村)(23)

据说这个村子里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一探究竟。关于这座花桥村,你还知道些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路灯摄影,我们一起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