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济南市槐荫区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济南市槐荫区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济南期中试题槐荫区)

济南市槐荫区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 年 级 语 文(2020.11)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niàng) 应和(hè) 吝啬(lìn) 咄咄逼人(duó)

B.侍弄(shì) 粗犷(guǎng) 倘若(shǎng) 花团锦簇(cù)

C.确凿(záo) 莅临(lì) 着落(zhuó) 混为一谈(hùn)

D.徘徊(huái) 贮蓄(zhù) 宽敞(chǎng) 小心翼翼(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奥秘 啄木鸟 花枝招展 人声顶沸

B.云霄 绿茵茵 亭亭玉立 波光粼粼

C.取抉 田径场 美不胜收 疲惫不堪

D.和蔼 攻坚战 戳然不同 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大明湖畔,碧波荡漾,花红柳绿,美丽的泉城婀娜多姿,到处是浮光掠影。

C.济西湿地公园里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各得其所。

D.听完演讲后,主持人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引经据典,让人受益匪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光明的前程,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C.天文学家公布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这颗黑洞的质量约是太阳的 65 亿倍左右。

D.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深感祖国的强大与温暖,此生属于中国,此生无怨无悔。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的作者朱自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龙须沟》。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四书"之一。

6.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 )(3分)

A.流觞韵事足千秋

B.至乐无声唯孝悌

C.来听渔鼓唱前朝

D.愿无忘名士风流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B.太丘舍去 舍:舍弃

C.尊君在不 不:表否定 D.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与人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

B.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C.则是无信 思而不学则殆

D.下车引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尊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D.陈元方懂礼懂信、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共8分)

魏武征袁本初①,治装,余有数十斛②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椑楯③,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同心。众伏其辩悟④。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袁本初:袁绍,字本初,汉末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人。②斛: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③竹椑楯:用竹子做成的椭圆形盾牌。④辩悟:言语流畅,思维敏捷。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应 声 答 之 与 帝 同 心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谓可为竹椑楯,而未显其言。

12.众人认为没用、即将烧掉的竹片,主簿杨德祖却认为可以做成 ① 。由此看出杨德祖具有 ② 的品质。(3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13~14题。(共8分)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①地白②树栖鸦,冷露③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①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②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③冷露:秋天的冰冷的露水。

13.诗歌前两句写 ① (景),后两句写 ② 的心情,营造出一种 ③ 的氛围。(4分)

14.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画面。(4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

(1)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遥怜故园菊,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时序交替,岁月更迭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三、(7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选文内容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① (篇目名),作者是 ② 。(4分)

(2)选文中"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的人是 ③ 。在我们学过的文章 ④ 中也曾经提到了这个人物。(3分)

四、(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共12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fù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 xù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chuí 打( ) 翻来 fù 去( ) xù 叨( ) jué 别( )

18.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表层意义是 ;

深层意义是: 。(4分)

19.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共20分)

水晶般的心愿

①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小男孩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呆上一会儿。

②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小男孩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③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

④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⑤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⑥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⑦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⑧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⑨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⑩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⑪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⑫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

(作者:矫友田,文章有删改)

20.概括故事情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4 分)

①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晶石"原来是不值钱的石英,但最后老者还是收下 3 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 6 分,每小题 3 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去。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

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22.结合文章内容,请说说文中的老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要答出两点)(6 分)

23.通读全文,说一说第加点短语"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包含的具体内容。(4 分)

五、(60分)

24.按要求作文。

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木,一言,一笑…… 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生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600 字。

七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