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来不是梦”,从彩云之南到太湖之滨,2千余名大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成为精准扶贫的受益者;

“我,同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迷茫懵懂到坚毅自信,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前所未有地站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颁奖台上;

“我们,一起见证更美好的明天”,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帮扶,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持续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1)

一张画卷显真情:主动担当,开启职教扶贫新篇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2)

滇西地区是中国颇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2012年4月,由无锡机电高职牵头的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遴选为10个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之一,与滇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出席座谈会。

2012年12月,根据中央战略部署,在教育部协调下,集团与滇西大理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与教育部部长见证了现场签约活动。作为集团牵头单位,无锡机电高职和滇西边境山区大理州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结成对口学校,江苏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012年6月15日,江苏•发那科数控职教集团在无锡机电高职召开集团理事长会议,洽商集团与云南大理州职业中学合作有关事宜。无锡机电高职投身脱贫攻坚的绚丽画卷就此展开。

8年来,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多方合力的支持推动下,学校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机制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完善;学校对口帮扶学校从南到北,从一到多,不断增加。

从云南大理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到新疆阿合奇职业高中,从延安黄龙职教中心到大理技师学院,学校主动发挥领航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做好帮扶工作的顶层设计,确保对口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工作既着力短期集中力量“输血”,又注重激活帮扶地区自身长期“造血”功能,多管齐下、上下联动,建立了多渠道、多方式、多投入的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展开。

一枝一叶总关情:适度“输血”,按下帮扶学校快进键

“我刚到阿合奇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时候,电气自动化专业仅有一名专业教师,有的学生是辍学返校生,只有小学学历,没有接触过电、光等基本物理知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当地的职校生还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而在无锡,这是小学的知识点。”机电高职教师郑晖晖回忆刚到阿合奇的情景颇有感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3)

(左为郑晖晖)

2015年12月,在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民族司和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召开的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上,学校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东部援助学校与新疆阿合奇县职业技术学校签署了对口支援协议书。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4)

2016年6月,学校至阿合奇县职业技术学校实地考察,商谈对口支援细则;

2016年10月,学校郑晖晖老师毅然前往该校支教,参与创办电气自动化专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5)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6)

支教期间,他挥洒心血,将梦想种植在阿合奇职业学校的专业创办中,为学校建起了维修电工实训室;他爱生如子,将梦想的种子播种在阿合奇学子的心田上,为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8)

郑晖晖凭借出色的成绩赢得了阿合奇人民的尊重,被阿合奇县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居民”称号。大爱献职教,共筑中国梦,郑老师的经历也是无锡机电高职教师团队积极致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在对口支援的征程中,学校明确重点、精准聚焦,着力开创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无锡大理两地情:聚力“造血”,激活帮扶地区内生力

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2017-2020)》、江苏省教育厅与云南省教育厅签订的职业教育合作协议,无锡市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合作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计划由无锡机电高职牵头负责。

学校创新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开设无锡大理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功能,招收大理学生到校学习。在学校的积极倡导、奔波推动下,这一计划顺利落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9)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10)

2017年通过“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滇西方案”来到无锡的首批大理学生共有825人。目前该项目已至第三期,受惠学生达两千余名;他们开启了技术追梦的新生活,尤其在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大理学生李红斌、普晓骏分别获得了车身涂装项目一等奖和车身修复项目二等奖。

以无锡机电大理班为例,学校积极实施“扶志”与“扶智”的双扶工程,帮助贫困学生通过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帮助贫困家庭“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1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12)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1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贫困证明(帮大理贫困生拔掉穷根)(14)

学校为大理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实施“爱生三温暖”滇锡师生结对工程,从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以技术技能培训为抓手,关爱每一个学生,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从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重要转变,成就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梦想。目前大理班在校学习人数已达三百余名,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单位得到良好发展;技术脱贫、技能圆梦的路在他们脚下延伸……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实现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职业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大众的教育,服务民生是职业教育的底色和亮色。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劳动者素质,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共建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迈入新时代,职业教育也开启“加速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扶贫扶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更加突出。回首过往,无锡机电高职主动担当,走出了精准扶贫的示范之路;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作为,倾力书写职业教育共创美好生活的奋进之笔!

(来源:无锡教育报道 编辑: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