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弹珠做玩具热熔胶(泡沫做炸弹)(1)

林国坚与他最得意的机型。记者苏韵桦、庄小龙 摄

在不少人眼中,航模是一项昂贵又难操作的体育运动项目,但65岁的“老广”林国坚却将其发展为入门仅十几元的户外运动。

2006年,年过半百的林国坚重燃儿时对航模的憧憬,从认识基本的飞行原理、买来KT板裁剪、组装遥控器等学起,成长为航模高手,之后不设门槛收徒,连80多岁的老伯也是他的学生。

十多年间,他用价格低廉的KT板制作超过200架模型,将其中的上百架送给航模爱好者,还走进校园开展公益教学,让更多人认识这项有益身心的运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碧君

50岁重启儿时航模梦

拉烟、拉彩带,空中放降落伞或红包……小小的航模飞机不是在空中安静地翱翔,而是做出各种出乎意料的“特技”来吸引小朋友的兴趣,让他们纷纷放下手机,兴奋地在空地上追逐、奔跑……这一切,都是65岁“孩子王”林国坚的“杰作”。

“航模飞机除了飞行外,还会做什么?当然是变着花样娱乐大众,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特别是让小朋友不再沉迷于电子游戏。”在林国坚眼中,航模是一项既“接地气”,又有益身心的运动项目。

2006年,林国坚在珠江新城碰见有人玩航模。尽管已年过半百,看着在天空翱翔的模型飞机,他想起了小时候痴迷航模的回忆。“那时候没钱买模型,我就用捡来的木片慢慢削成‘飞机’,放在家里做摆设。”

上网搜索模型图片、买来KT板裁剪、买遥控器组装……此后的林国坚拾起儿时的爱好,一步步自学模型制作和操控技术。“学习初期很苦的,没有师傅,制作的飞机模型一飞上天就失去控制,经常‘炸机’(指由于操作不当或机器故障等因素,导致航模坠地)。”

“导弹车”的“导弹”是泡沫、“战斗机”上的“降落伞”是塑料胶袋……过去11年间,林国坚不断买来十几元/块的KT板制作模型,还学会利用生活常见的废旧物件为航模表演添加趣味元素,至今已制作超过200架模型,将其中的上百架送给学生和朋友。

组建志愿队伍入小学授课

“海警船、航空母舰、水上飞机、导弹坦克……”林国坚一一介绍自己动手制作的十多架模型,语气中有些得意。“家里不大,只能摆放常用的模型,其余的都放在仓库了。”

除了制作航模,林国坚的操控技术也是相当了得。每当他在大学城中心湖等空旷地方练习,总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而他也从不“惜”技,总乐意对爱好者免费教学。“玩航模是一件快乐的事,我希望更多人分享这份乐趣。”

就这样“一教一”或“一教多”,小至10岁左右的儿童,老至80多岁的老人家,都成为了林国坚的“徒弟”,部分年纪轻轻的爱好者还达到表演水平。林国坚也随之成立广州22飞行俱乐部,和100多位爱好者将飞行足迹踏遍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我们一直坚持公益推广航模运动,开心是所有想法和举措的出发点。”林国坚说,2013年起,飞行俱乐部和本地中学、植物园等开展公益合作,不定期带来航模表演,为更多人揭开航模的神秘面纱。

此外,他还组建志愿队伍进入小学趣味授课。除了教授航模和航空知识外,还让学生用电脑软件模拟航模操作飞行,体验手抛机和KT板模型的制作和玩耍技巧等。

“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玩航模,不仅有趣,还能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在中国,航模给人的感觉还是难以上手的,但我希望通过一步一脚印的科普,让更多人体验玩航模的乐趣。”林国坚说。

什么是航模?

航模是一项户外科技休闲运动,模型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六部分组成,可接受指令完成必要的飞行动作和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