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的戏服装扮,浑然天成的唱念做打,传神的眉目表情……舞台上,青年戏曲演员李雅芝正在聚精会神的演出汉调桄桄戏,聚光灯下,她吸引着全场的目光,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彰显出深厚的戏曲功底,任谁也看不出来,她只是一名年仅22岁的“00后”女孩。
13岁送进传承班,越学越感兴趣
“00后”女孩李雅芝,从小便是一个活泼可爱,爱唱爱跳的小女孩,2013年,13岁的她被父亲送进县艺术班学习和传承汉调桄桄戏。“汉调桄桄戏”是什么?这对于13岁的她来说很陌生,父亲也只是单纯的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试一下也许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明朝万历年间,关中老秦腔传入汉中地区,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加入了汉中本地方言、山歌、民间小调等,丰富了原来的唱腔曲调,使老秦腔的音调、风格不再像秦腔那样高昂激越、强烈急促,而变得柔和细腻、缠绵悠扬了。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梆子声腔剧种——汉调桄桄。
但随着时代的演变,戏曲观众日渐减少,班社、剧团纷纷解体,艺人流散,传统剧目、曲牌、表演技艺已经或即将失传。为了传承和保护传统戏曲,2013年,南郑区招收以小学生为主的60名学员,集中在县职教中心办学,为桄桄戏剧培养造就后继人才,李雅芝就是其中的一员。
“戏曲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需要我不断去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汉调桄桄戏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李雅芝说,“家里人经常来看我演出,我妈妈现在能将我的戏词倒背如流”。采访中,谈论起汉调桄桄戏,李雅芝的眼睛里充满了光芒,讲起其中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绝……10年前的陌生和不安早已不见踪影,她的身上,充满了自信和对桄桄戏未来的期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对于戏曲行业的演员来说更是如此。唱戏不仅要考验功底,也需要强大的体力和心理支撑。“刚去艺校上学的时候,大家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全封闭式的训练,又在异地,大家都非常想家,有种背井离乡的感觉。”李雅芝笑着说,“晚上大家一起抱头痛哭,第二天早起继续上课。”
练习武旦时,一杆红缨枪扔过来,需要用小腿前踢、后探,才能做出一套漂亮的动作,小腿经常被踢的又红又紫,负伤练习也是家常便饭。去陕西省艺术学校学习“跷子”,一个模仿三寸金莲的木质小鞋,将脚磨出水泡、血泡,也还要坚持面不改色的完成演出……艺术生的辛苦超乎想象。“老师常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干了就得干出点名堂’,我也很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既然学了,就一定要学出点样子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16岁的李雅芝第一次站上人生的大舞台,在南郑区文化影视中心剧场出演人生第一场戏《盗仙草》。
“第一次扮戏曲妆,还没上台时心情又紧张又激动,聚光灯一打,音乐一响,就剩自己一个人在舞台上的时候,那时候我感觉我就是演的那个白素贞,那种感觉,是第一次登台的特殊感觉,之后再也没找到过了”。
今年是李雅芝进入戏曲行业的第10个年头,现如今,她参演的《盗仙草》《表花》《武拉》等剧目也获得观众的认可。每年100多场的惠民演出,也让汉调桄桄戏的传播度越来越广。元宵佳节,李雅芝与剧团其他演员组成了游行方队各显本领,水袖表演、枪花、翻打……营造出热烈的新年氛围,再次圈粉一大波汉调桄桄戏迷。
传承非遗,创新方式,让汉调桄桄戏发扬光大
2006年,汉调桄桄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在汉中,仅存有南郑区文化影视中心剧场里一处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在传承和保护汉调桄桄戏,正是李雅芝和同期的同学,以及还未退休的10位老师,青黄不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落在了同李雅芝一样的这批“00后”身上。
“我们现在大家所有人的想法就是想要通过自己一点绵薄的力量,希望桄桄戏在我们这一代能够发扬光大,能够重现以往的辉煌。”李雅芝说,为此,大家也在不断的深造学习,去各地进修研讨。“1月份我们去参加了陕西省优秀行当展演和濒危剧种专场演出,很多人听到了以前没有听过的陕南地方音乐特色,我们也很自豪。”
除了传统方式的学习与传承,李雅芝还在线上做起了抖音直播,虽是地方小剧种没有太大的光环,但短短半年时间也吸纳了6000多名粉丝。“我的初衷就只是想宣传咱们的汉调桄桄戏,演出的时候也会开直播,很多网友通过直播知道了我们的戏,知道桄桄剧团还在,知道后继有人,顺带还会宣传桄桄,也是个很好的事情。”
李雅芝说,通过抖音直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汉调桄桄戏,自己本人也收到了很多好评,“基于我是一个汉调桄桄的演员,因为他们喜欢汉调桄桄,恰巧我在直播,所以他们才会关注到我,所以一切的一切,还是因为我沾的咱们桄桄的光。”
此外,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辐射周边学校,演员们定期到校进行社团培训,给这些孩子们教授汉调桄桄的长枪、身段,做戏剧鉴赏,穿好服装带好道具给孩子们进行戏曲科普,给更多孩子的心中种下桄桄戏的种子……对李雅芝来说,演好每一场演出,让更多人接触桄桄戏,让更多的听众留在桄桄戏的百花园里,是她自己的小目标。
华商报记者 韩丹 编辑 董惠惠 杨姣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