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时代下对历史的思考上

为什么说要学好历史(新时代下的我们)(1)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新时代下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何用?在弄懂这些问题之前,先要明白何为历史!

历史,广义上指过去发生的一切。狭义上指人类过去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历史,更应该知道它的作用。如果物理是科学之父,那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文之母。学习物理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毕竟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物理。而学习历史是在保护我们的根,保护我们的文化,学习历史让我们知道人类如何而来,不断地从历史中吸取养分,以促进人类自身不断的向前发展。故,历史是我们不断前进的阶石。

例如社会形态的变化,当社会发展,最初的原始社会不再适合人类,我们就会思考什么样的模式才能促进人类不断发展呢?所以部落出现了,随着社会发展,部落也不再适合时,奴隶社会应运而生,之后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不断发展后的自我实践。而这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类也不可能最初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再如官吏选拨制度变更,最初的民主选举到世卿世禄制,战国为了争霸而出现了军功制,汉朝一统天下后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的科举制,都是因社会发展,社会需求而出现。

那么,新时代下学习历史有何作用呢?

为什么说要学好历史(新时代下的我们)(2)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一:明史,国之根源。我们都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其中古巴比伦已经不复存在,古印度、古埃及也名存实亡,为何名存实亡?因为古印度、古埃及与现今的印度、埃及没有关系,要说有关系,那大概就是位置大致相同,文化信仰,言语文字等核心完全不同,古埃及的法老文明,被波斯帝国入侵过,也被亚历山大帝国统治过,东罗马,奥斯曼帝国等也曾入侵,古老的埃及文明被冲撞得支离破碎,导致现今的埃及人看不懂古埃及文字,所以说古埃及名存实亡,古印度与古埃及经历大致一样,不断的被入侵,文明不断被改变,最终形成多文明混杂同处的局面。

中国也被“入侵”,但“入侵”的文明最终都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文明同化,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先进性。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我国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东南沿海,西南或高山或原始地貌,西北沙漠隔绝,东北森林密布,以古时的水平,人类难以穿越,故中国唯一的外部威胁来源于北方,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不少,蒙古、满清都曾一统天下,但为何中华文明还能延续呢?这不得不说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和包容性,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统一文字,建立行之有效的封建制度,历朝历代的不断更新,是中华文明不断焕发生命力,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没有入主中原时都处于奴隶社会之中,当他们入主中原后,几乎照搬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来巩固统治,这一过程必须学习中原王朝的先进文明才能得以实现,在不知不觉中把本民族融进先进的中华文明之中。其中代表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与此同时,中原文明也不断吸收游牧文明先进的一面,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与秦国争天下的国家。所以文明是国家的根本,而历史又是文明的载体,故:明史,是国之根源!

二:读史,社稷之幸。一国之人形成读史之风,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历史中总结经验,不断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逐步落后于世界,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带给国人耻辱的同时,也为先进的中国人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之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探索,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远动,旨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富国强兵,追赶其他文明,康有为、梁启超推动维新变法,意在借用他国先进的政治制度武装自身,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则使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灭亡封建专制,建立共和制,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改造国人思想文化,这些探索虽然都没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但是使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我们的成功之路,试想没有这些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不断接近失败,又怎么能找到成功之路呢?而这条成功无疑是从历史中那些“失败”之路里找到的,所以说,一国之人读书,一定能从历史中找到推动着我们前进之路。

为什么说要学好历史(新时代下的我们)(3)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三:学史,修身之本,学习历史对于我们个人有着莫大帮助,

毛主席一生读史,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之多,不断地学习使主席在革命时期如有神助,最终带着全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随身携带中国历史地图册,最终开创性的提出一国两制,顺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终成改革开放设计师,带着全国人们富起来,所以学习历史是我们制胜之法宝。

我们来看两个案例:北宋王安石写的伤仲永,说在一个村子里,一户世代务农的家庭生了一个“神童”小孩,五岁的他未曾接触过笔墨就能作诗并写在纸上,乡里人都慕名而来看“神童”,更有者高价请“神童”写诗,“神童”父母看到有人买字,不断要求“神童”写字出售,而忽略了“神童”后天的学习,渐渐的“神童”不会写了,慕名而来之人越来越少,生而不凡的“神童”最终泯然于众人矣!

与之相比,春秋时期的楚庄王,登王位初期的三年里,内宫歌舞不断,权力下放,楚国朝堂派系众多,混乱不堪。一位德高望重的臣子不忍楚国衰败,一日来到楚王内宫劝说,为维护楚王面子,指着不远的土堆上的一只形似凤凰的鸟儿说,“大王看到那只鸟了吗?自从三年前它飞到那土堆之上,就一直不飞不鸣,您知道为什么吗”楚王知道老人用鸟儿比喻自己三年来的不作为,答到“那只鸟儿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后楚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改楚国衰败局面,一跃成为当时的强国,他就是有着赫赫威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原来的歌舞不断是为迷惑朝臣,放任不管是为了鉴别忠奸,他知道自己初登王位,资历不足,故在暗中默默学习治国理政。

读史使人明智,修身方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两个案例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学习的重要性,处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学好历史,为我国建设出谋划策,共同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