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昌路口,如果是绿灯,就决定去!”她不知怎么突然就来了这样的灵感,刚才在办公室里抛了几次硬币,正面、反面都有,她也就没能做下决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罗美娟个人简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罗美娟个人简历(无情的罗美娟)

罗美娟个人简历

“到文昌路口,如果是绿灯,就决定去!”她不知怎么突然就来了这样的灵感,刚才在办公室里抛了几次硬币,正面、反面都有,她也就没能做下决定。

这天是周末,路上车子格外拥挤,每开个几十米就要停下来喘口气,罗美娟有点恍惚,莫非自己还在那热火朝天的魔都吗?

她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父亲去世后,母亲独自抚养她成人。上大学时,母女俩选了一所省内的高校,前途本已是规划好了的,准备毕业后回到家乡小城,找一份差事,谋一份良缘,母女相守,享受静好岁月。

谁都没有想到,中学时单纯得有男生给自己写了个纸条都要告诉母亲的罗美娟,却在大二时就谈起了恋爱,并且毕业后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决然和男朋友一道去了上海。

前面的车在蠕动着,罗美娟不想跟得太紧,可后面的喇叭催起来了,真不知他们着急忙慌地要去干啥。小城里哪有那么多紧急要赶的场子呀?刚一加油门,忽的从右侧又挤进一辆灰头灰脸的宝马来,罗美娟吃了一惊,急踩了一下刹车……

她忽的就生起自己的气来了,为什么自己不是富二代呀?否则的话,一定要狠狠的挤它一下!每天开车上下班,那加塞的烂人们总是破坏她的心情。

魔都虽然车流如织,堵车也是常态,可加塞真的稀见。那年在文成路,罗美娟刚开车,车是男友淘来的二手货,手动挡。也是堵车,起步时不小心熄了火,手忙脚乱,老是走不了,足足折腾了怕有五分钟,后面的长龙居然没有传来一声催促。

那一刻,罗美娟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感动,觉得这魔都竟是如此的可爱,值得与她长相厮守。

然而,人生的轨迹谁也不能预先设定。毕业来上海,是当初不曾想到的,离开永浩回家乡,也是她所始料未及。为了到魔都,为了和永浩在一起,罗美娟做了许多令自己后来难以释怀的事情,她骗母亲说,永浩在上海已有事业基础,她把母亲给自己用于毕业置办行头、找工作的专项资金,偷偷地全给了永浩,甚至和母亲冷战,数月互不联系。

后来永浩不在身边的时候,罗美娟一个人就常常发呆:远离母亲真的全是因为和永浩的爱情吗?有的人天性热烈,比如永浩,他狂热地爱上美娟,家境一般的他,发誓要给她最好的生活,所以才跑到魔都来打拼世界,有的人却情感比较淡薄,比如美娟,面对如痴如狂的永浩,虽然有时也有些感动,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不太理解的。

她不理解的,不单单是永浩,就是对自己的母亲也越来越觉得陌生。小时候她特别喜欢母亲把自己搂在怀里的感觉,习惯于母亲给自己安排的一切,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尤其是上了大学后,她觉得母亲为了女儿的一切,一切为了女儿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太有问题了。她甚至惊恐地发现自己也有问题了,母亲没有自我人生固然不对,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有些无来由地讨厌母亲呢?

在外人看来,罗美娟伤了母亲的心,拒绝回乡,扑向魔都,是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或是理想的事业。其实她自己心里最清楚,啥也不是!她就是单纯地想找一个离开母亲的借口。

美娟有时也解剖自己,父亲去世以后,身体一直不太好的母亲,独自把自己抚养成人,这其中的艰辛,用膝盖思考都是可以想得到的。可自己为什么就生不出对母亲应该有的那份感恩和感动呢? 罗美娟认为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近些年来没有什么事能感动一下自己。

再动人的文艺作品,再感人的爱情故事,都没有再赚取过自己的一滴眼泪。女伴们动辄流泪的作派,她心甚厌之,觉得矫情之至。先前美娟并未觉得自己有何太大不妥,直到后来对永浩也接受不了了。

永浩变着法儿的浪漫,在鞋里面放纸条,出门要吻别,针尖大个事,也要分享的相处模式,让美娟觉得不适应,难受,最终是感到窒息…… 美娟看了一些心理学的著作,苏珊的,毕淑敏的……也曾经偷偷地去过心理诊所,可那些终究还是一无所获,无论是苏大妈,毕阿姨,还是魔都南京路上的那个英俊的心理学博士,美娟都觉得他们实在是,有点扯……

美娟离开了永浩,一个人在魔都生活了半年后,又悄悄地回到了家乡,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县气象局的一名科员。为什么要回来?熟人们都说,美娟终究是想通了,终究是舍不得母亲的,只有美娟自己知道,自己是生病了,情感淡漠症,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她害怕了,盘桓久之,觉得只有回到故乡,或可才能有所改善。

气象局只有三个人,局长,科长和罗美娟。两个领导和一个群众。美娟曾斗胆私下问过林局,是因为局里没有群众了,才从人社局要来的这个岗位吗?局长皱着眉头说,咱们局里的事忙不过来呀。美娟当时还真的紧张了一下,以为要忙坏了。

后来才知道,每天自己只有两件事,一是根据省象台的预报,在县气象台公众号上复制一下本地的预报,二就是打扫一下自己和科长的办公室的卫生,局长办公室的卫生都不用操心,气象局就两间屋子,和地震局在一个院子里,有一个专门打扫卫生的阿姨。

“人是贱虫”,罗美娟心里常常冒出这句话,在魔都给广告部编辑文案,搞得精疲力尽的时候,就幻想着回到小城来晒晒太阳,可真的得道高僧起来,那忧虑就像潮水一样,一浪压着一浪地拍着自己。

原先是找不到感动,现在是找不到触动了,原先只是觉得自己太过淡薄,现在应该就叫冷漠了。 母亲的生日临近,竟然不知买什么礼物,美娟心里暗暗在责备自己,这棉袄做的太不合格了。

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去了县城最大的商场——文都百货,可终究还是一无所获,印象中母亲啥都不喜欢。还是转点钱给她吧,最简单的方式,美娟是喜欢的,可母亲喜欢吗?最终,美娟在取款机上取了点现金,还是现金红包给她吧,这样会有一些她喜欢的仪式感了吧?

美娟喜欢音乐,可往往一个人在听音乐时,伤感的情绪,会侵蚀自己。后来她有了经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能默默地听歌,欣赏音乐,弹琴也不行,要唱歌,要去歌厅、KTV,大声地唱,呼朋引伴的那种,声嘶力竭之后,往往会有片刻的宁静。

世上除了林科长之外,大概谁也不会知道,一直以文静纤弱形象示人的美娟在歌厅里唱起《一无所有》起来,那是多么的投入和奔放! 回到故乡,原本是想回到热气腾腾的人群中来的,可是事与愿违,罗美娟更孤独了,话也变得很少了。

母亲给自己找来的相亲对象,大多被自己的沉默所赶走,母亲在为美娟着急着成家的事,美娟也在着急着自己的“与世隔绝”。 林美娟没想到的是,改变这一状况的人竟然是林科长,这位跟权力、金钱、爱情完全沾不上边的气象局的林科长。

有人说,男女之间,如果存在着单纯友谊的话,男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年老,无钱,无颜值。林科长正是这样一个三无人员。

美娟后来想,也许正是因为老林这样一个三无的特征,才让自己潜意识里放下了所有的戒备,和林科长熟络起来的吧。

当然,林科长肯定也是有亮点的,最吸引美娟的是,林科长居然是一位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尽管他的专业是中文,职业是气象员,但他的案头却全是心理学的著作。 每次和老林交谈,看到老林那认真而专注的神情,美娟都不由自主地想和他多聊几句,后来她惊恐地发现,生活中许多细微感受,或喜悦或烦恼,自己都会产生与老林分享的冲动,如果克制自己,竟然会有强烈的不适。

这是怎么了?对老林产生了感情,不可能吧?可是自己那么独立的一个人,遇到一件事,看到一个新闻,吃了一样美食……都特别想和他分享,这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吗?

那南京路上那个英俊的青年咨询师自己为什么又觉得他特别矫情呢?美娟迷茫极了。 林科长是一个很细心体贴的人,美娟注意到,每次他请自己吃饭和K歌,席间一定有另外的女性。美娟知道,这是他怕自己有些拘束和别扭。席间用酒一定有中国劲酒,那是美娟喜欢的可以尝试一点点的品种,美娟喜欢喝上一丢丢,再带着一丝丝的酒兴去K歌房唱歌的感觉。

最让美娟感动的是,老林约她吃饭唱歌并不经常,而且事先只是发信息相邀。有时美娟不太好意思直接拒绝,就假装着没看到信息,老林也不恼不怒,不催不问,第二天他一定还是云淡风轻地接受美娟的道歉。 文昌路口马上就要到了,美娟轻点了一下刹车,瞧了瞧几十米外的红绿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