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之下必有佳作,庐山是名山,自然引来名人,名人见名山,必然有名篇。

1.李白《望庐山瀑布》——仙气儿足得不得了

公元725年,年少轻狂的李白来到了庐山,望着眼前的庐山美景,李白浮想联翩。

“好你个陶渊明,真会选地方,怪不得能写出《桃花源记》。不过种地的水平也太次了,庐山此等宝地竟然还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阳光穿过香炉峰洒落在李白脚下,飞流的瀑布不知疲倦,激起的水气在天空中一片氤氲,好一个人间仙境!

李白的血液开始沸腾,一首《望庐山瀑布》直抒胸臆,声音比瀑布还响亮: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5岁的李白虽然还没有“谪仙人”之名,但身上已经有了仙气儿。

李白庐山诗词(趣说庐山诗李白仙气)(1)

2.徐凝《庐山瀑布》——白居易说好得不得了

差不多100年后,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要向朝廷推荐人才。

经过一番考察,前两名定了,一个叫张祜,一个叫徐凝,但是把谁放在第一,白居易犯愁了。

“这样吧,我白某人做事一向讲究公开公平公正,你们俩再比试一番如何?”

“一切听从刺史大人吩咐。”

白居易于是让二人以《长剑倚天外赋》《余霞散成绮》作诗一决高下,徐凝以一分险胜。

“大人,我张祜不服,命题作为害死人,我还有‘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没拿出来呢!”

白居易有点生气,但张祜拿出的两句诗着实不错。

“你有我也有,和我的《庐山瀑布》相比,你那两句算个啥呀!”徐凝自信心十足:

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白居易哈哈大笑,连呼“赛不得!赛不得!”

张祜双手作揖,面有愧色,“大人,徐兄,我张某人服了,告辞!”

有了诗魔加持,徐凝的《庐山瀑布》可以与诗仙一争高下。

李白庐山诗词(趣说庐山诗李白仙气)(2)

3.苏轼《题西林壁》——远近高低的人生感悟

到了北宋,文艺圈认为徐凝的《庐山瀑布》比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更好。

超一线明星苏轼不干了,李白是偶像,徐凝拿什么和李白比?

于是,苏轼作诗一首发到了朋友圈: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的粉丝们纷纷转发评论点赞,徐凝在圈内的地位一夜骤降。

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途径九江时与友人游览庐山,心境早已不同,一首《题西林壁》感慨万千: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这是教我苏轼做人呀!想我聪明一世,还不是看不透这宦海沉浮?如今看来徐凝的《庐山瀑布》也是别有韵味!

李白庐山诗词(趣说庐山诗李白仙气)(3)

4.朱元璋《庐山诗》——我看到的是满眼江山

公元1363年,朱元璋早已不是当年的朱重八,只需要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就可以君临天下。

陈友谅也不是吃素的,让曾经是吃素的朱元璋非常头疼,双方各有胜负。

相传,一次双方交战,朱元璋打败,逃到了庐山竹影寺。

打了败仗的朱元璋没有再次出家,也没有写“朱重八到此一游”,留下一首满是江山的《庐山诗》: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漂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

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

天缘有份再来游。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朱元璋果然如愿,先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一统江山。

李白庐山诗词(趣说庐山诗李白仙气)(4)

5.毛泽东《登庐山》——气势磅礴的大国风范

1959年,新中国迎来十年华诞,毛泽东登临庐山,诗兴大发,一首《登庐山》气势磅礴彰显伟人胸襟、大国风范: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李白庐山诗词(趣说庐山诗李白仙气)(5)

李白写的是仙气,徐凝写的是斗气,苏轼写的是佛气,朱元璋写的是霸气,毛泽东写的是大气。你最爱哪一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