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会的都是考点”,这是我曾经读初中时,物理老师说的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正在学初中物理知识的难点:浮力。因为物理是第一门需要分析才能接着算数的科目,几何和数学都没那么难。物理老师眼看着我从最初的90分掉到了70分,就知道我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你得相信:有一波学生,拼尽了全力就是学不好。下边从数学学习和外语学习来分析。

因为学习是需要方法的,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复盘。

老师没仔细解释复盘的意思,就粗略的做了一个比喻:倒嚼。(动物咀嚼食物时,就会把食物反咀嚼上几遍,助于消化吸收。)

几个例子说明:

每本书的知识点都按照章节划分的,比如第一二章讲的是函数,函数又分为: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等。函数都有自己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就会出现考点。说通俗一些就是,考试就考一些知识点“独有的特征”。

所有学习出了问题的孩子,都出在没掌握“知识点的特征”上,一道题拿过来,不知道哪里是重点,也就猜不出出题老师的意图。同一道题,今天是这个点儿没踩对,明天是那个点没踩好。反复几次,逐渐失去信心,就得出一个结论:我学不会。

复盘为啥没考好

“平时学的也还行,一到考试就完蛋。”这是第二种情况,就是课上提问或者课堂作业都会写,一到考试就考不好。

这些同学的问题,都出在一点上:没有复盘。

初高中的学习,就是提高正答率的过程,复盘才行

绝大部分我们初高中或者大学学的数学,到了社会上都不再用了。但是,因为这个阶段可以容错,换句话说,不管你错几次,只要最后学会了,拿个高分就可以了。

如何做复盘?

1,可以让老师或者家长协助。

找出每次作业或者是考试的不足之处,找出所有不足之处的共同点。拿一个练习本,记下来题型,类型。然后依次类推。

2,可以大量的刷题。

这种做法我一般不推荐,因为很多学生在大量刷题之后,总盼着自己能做到一个原题。并不关注自己真正写错的地方。但考试哪里有那么幸运都能踩中原题呢?

大量刷题只针对一些:自制力较强,能清楚的记住自己每次的错题原因的学生。这样,每次碰到类似题型问题就相当于一次复盘。

3,记下老师的考试总结或者是重点总结。

所有有重点的地方就是考点,所有你不会的地方也是考点。这两句话,每天默念几遍,碰到题不要懒得做,认真面对才行。

复盘方向选择(你不会的都是重点和考点)(1)

什么叫复盘成功?

1,盘出来一道题的考点和考法究竟有几个。

还是举例说明:函数。

可以考:定义域,值域,对称性,增减性等。

每道题的考点挖掘出来,挖掘出来之后,寻找相同考点的练习题,再做一遍巩固。这个过程就是熟悉一道题所有考点的过程。因为在初期过程很繁琐,被很多学生忽略。(衡水二中为了防止学生不做这项任务,强制错题本。虽然做法有待商榷,但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复盘。)

2,不管是普通练习还是大小考都不再出错。

这个是复盘成功的第二个标准,毕竟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就是为了考试考个不错的成绩。

如果,已经脱离学校,怎么做复盘?

工作不必多说,每个月的KPI就是最好的证明,公司会定期进行复盘。

这个复盘我只说给毕业后,一直坚持自学某个技巧的人。

缺乏考试考核,怎么复盘?

对标复盘

对着业界数一数二的人,比一比你们的基础差距在哪些地方。因为和业界顶尖人物比顶尖能力是不大可能的,但,顶尖人物的基础情况基本可以做个匹配。

举个例子:你一个月的KPI是否完成了优秀的人的70%,未完成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

你自学了一门外语,并未参加考试,怎么复盘?

学习一门外语,肯定是环境或者需要使然,找个相关专业的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不是难事儿吧,找到他们进行基本练习后,就会知道自己的水平了。

哪怕是10000小时理论也好,专家的建议也罢,都在诉说一个问题:所有成就斐然的人,对自己所做的事儿都很熟悉,而且熟悉到令人发指。

而这一切并不难,你需要的是复盘和总结,归纳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有效路径。

复盘方向选择(你不会的都是重点和考点)(2)

复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