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舒婷的《致橡树》

第一次听到凌霄花,便是在高中时课本这首《致橡树》里,第一次见到凌霄花是在通往汉山顶的一个小广场上,后来见到的次数就越来越多,她艳丽的花色很引人注目,其像喇叭一样的花朵从盛夏一直开到初秋,成为夏秋之际庭院里最为赏心悦目的花。

凌霄花,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Schum.,为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又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堕胎花、藤萝花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有栽培。 其花艳丽、花型美观,是一种极佳的观赏花朵,因枝条婀娜多姿、花朵美丽,故被称为花界“窈窕淑女”。更由于特殊的生长方式,凌霄花便成了“勇于攀登”的“凌云壮志”的代名词,古人们多借描写凌霄花而表达自己高洁远大的志趣,同紫藤、忍冬及葡萄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藤花之一。

凌霄花是一种多年生藤本类植物,攀爬能力很强,据李时珍云“附木而上,高达数丈,故曰凌霄”。凌霄开花量巨大,每个枝条都可以开出百十多花朵,所以家中栽种一株或者几株很容易形成花海、花桥、花墙等效应。它的生命力很旺盛,用剪刀剪下一个枝条种在土壤里,它也能疯狂的生长,所以大家称它为花中猛兽,就是因为它的生长速度令人咋舌。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

◎盛放的凌霄花(摄于陕西勉县,2022年8月)

凌霄花堪称植物界的“二哈”,作为一种比爬山虎都能爬的植物,凌霄花能抵挡得住零下20度的低温,天南海北都可以栽种,凌霄花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就可以长满一整面墙,并且是在不需要人工喂养的情况下,生长速度要比爬山虎快的多。之所以称之为植物界的“二哈”,是因为凌霄花养的时间久了,说不定会把房子给“拆掉”的,毫不夸张地说,就算是纯石头垒起来的房子,凌霄花也能沿着石头攀爬,并且根系深入到石头中,凌霄花的枝条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长出气生根,气生根会分泌一种酸性物质,腐化石头,坚硬的石头就会慢慢变得粉尘化。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2)

◎凌霄花的气生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3)

◎位于扬州市老城区东圈门的凌霄花墙(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凌霄花产于长江流域各地,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在台湾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越南、印度、西巴基斯坦均有栽培。可供观赏及药用,花为通经利尿药,可根治跌打损伤等症。凌霄花喜温湿环境,用压条、扦插及分根繁殖。在《中国植物志》一书中,对凌霄的生物学特征这样描述:

凌霄,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9)厘米,宽1.5-3(-5)厘米,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

顶生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厘米。花萼钟状,长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厘米,裂片半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丝线形,细长,长2-2.5厘米,花药黄色,个字形着生。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柱头扁平,2裂。蒴果顶端钝。花期5-8月。

——摘自《中国植物志》第69卷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4)

◎凌霄花标本,于1958年8月3日,采集地广东,采集人邓良,馆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

实际上,我对紫葳科植物都认识几乎为零,在我认识的大部分植物中,很少有紫葳科植物,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紫葳科实际上也是个大家族,全世界约120个属650种植物,中国有12个属35种,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紫葳科植物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花朵具有花冠筒,顶部5裂,花不像梅花那样辐射对称,而是左右对称。此外,它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雌蕊和雄蕊聚集在一起,贴着花冠筒的一侧着生。在这个大家族中我们最为熟识的就是楸、梓、黄金树及我们最常见的凌霄花。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5)

◎凌霄花及其果实(图片来源于网络)

楸、梓和黄金树都是梓属家族中的成员,楸和梓原产中国,而黄金树则来自遥远的美国。在形态上,它们三者有一些共同特点:均为落叶乔木,树形高大;单叶对生,稀3叶轮生,揉之有气味;花冠钟状,二唇裂,上唇2裂,下唇3裂。均是优秀的观赏和经济树种。最明显的不同点是花色,“楸粉、梓黄、黄金白”最能说明他们花色区别。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6)

◎楸树(图片来源于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7)

◎梓树(图片来源于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8)

◎楸、梓、黄金树叶片区别(图片来源于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9)

◎楸、梓、黄金树花的区别(图片来源于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为陕南地区最常见的紫葳科植物,凌霄花实际上为紫葳科凌霄属植物统称,凌霄属植物仅有2种,即凌霄和厚萼凌霄,均为藤本植物,不同的是,凌霄原产于中国,而厚萼凌霄原产于美洲。此外,经过植物学家们的努力,又成功得到了凌霄与厚萼凌霄的杂交种,即红黄萼凌霄。

凌霄花的大致种类

凌霄原产中国,小叶7-9,叶背无毛;花序大,着花多,花冠裂片橙黄色,初开带粉晕,后褪去。喉部明黄色,上有紫色条纹;花朵大,直径7-9厘米。花萼绿色,纸质,有凸起的纵肋。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0)

◎凌霄花(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厚萼凌霄又名美国凌霄,原产美洲。叶深绿色,叶背脉有毛。花紫红色,花径4厘米;花萼厚革质,橘红至紫红色,无凸起的纵肋。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1)

◎厚萼凌霄花(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黄萼凌霄,为凌霄与厚萼凌霄的杂交种。小叶9-13枚;花橘红色,花冠直径6-6.5厘米;着花繁密;花萼黄绿色。花期6-8月。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2)

◎红黄萼凌霄花(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前文提到过,凌霄(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凌霄)原产于我国,我国最早记录凌霄的是在《诗经》中,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tiáo),《小雅》有言:“苕之华,芸其贵矣”,《国风》里“防有鹊巢,邛有旨苕”,都指的是凌霄,但当时并无凌霄二字正式的称呼,演化到“凌霄”二字首见于《唐本草》这一权威医学经典书籍,里面记述着凌霄花“茎、叶俱用”的药物功效。

盛唐时诗人李颀在夏天的山寺里看到了攀援在青桐树上的凌霄花,做了一首名为《题僧房双桐》的诗: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诗仙李白游历安徽的九子山(李白将其改名为九华山)时,站在九华山的亭子上,说遥看九华峰,像是九朵菡萏荷花,在太阳照耀下,仿佛锦绣一样美丽,更壮观的是,凌霄花攀援向上,直和高峰媲美。凌霄花的藤蔓和垂藤悬挂洞口,这是天造的神仙之家。随做《秀华亭》一首: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

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

何当馀荫照,天造洞仙家。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3)

◎盛放的凌霄花(摄于陕西勉县,2022年8月)

及至宋代,文人墨客对凌霄的称赞便络绎不绝,它虬曲而多姿的枝干常常依附于其他支撑树木,攀援其上,葱郁浓绿的叶片间生长出的状若喇叭的橘红色花朵点缀其间,自下而向上望去,花朵如同凌驾于云霄间,甚是夺目。这便引得无数诗人画家愿意为它而停驻目光,并赠予凌霄美好的人文艺术的表达,凌霄也具有了非常丰富的人文价值和象征意义。诗人们对于凌霄花的歌咏篇章众多且流传甚广,由于它特殊的生长方式,便有了“勇于攀登”的“凌云壮志”,古人们多借描写凌霄花而表达自己高洁远大的志趣。

宋代曾肇(zhào)有诗赞曰:“凌霄体纤柔,枝叶土托丽。青青乱松树,直干遭蒙蔽。不有严霜威,焉能辨坚脆。”宋朝诗人杨绘的《凌霄花》表达了凌霄的性格,“直饶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鲜明。”宋朝宰相、文学家贾昌朝便作《咏凌霄花》一诗: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4)

◎盛放的凌霄花(摄于陕西勉县,2022年8月)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曾著《凌霄花》,他写“古来豪杰少人知,昂霄耸壑宁自期。”以歌颂真正豪杰不求天下出名,却要有凌霄的志向和对自我的期待,表达了陆游低调而不凡的思想品悟。

单凭这些诗就可以看出,宋人对凌霄花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在国家博物馆的馆藏品中,有一白玉雕凌霄花佩,便是出自宋代人之手。该玉佩质地上乘、雕工精湛,采用折枝镂空的巧妙构思表现出花朵交叉缠绕,藤蔓翻卷的别致图案,几乎将当时最高水准的艺术审美都灌注于这枚玉佩之上,表达了宋人对凌霄花形象的喜爱,虽然元代等后世也有出土相关文物,但无论从立意到制作等等方面,都停留在了沿袭的意味上,皆无出其右者。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5)

◎白玉凌霄花佩饰。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6)

◎白玉凌霄花佩饰。

白玉凌霄花佩饰长7.5厘米,宽6.2厘米,厚1.8厘米。清宫旧藏。佩白玉质,温润可爱,形稍扁平,圆雕4朵盛开的凌霄花交叉盘绕,花瓣肥厚微曲,花茎细长。上部以花之枝颈弯绕成一个半圆弧形穿,可穿绳配挂。佩背面光素。唐以后常有凌霄花纹饰的玉佩出现,此器原藏紫禁城弘徳殿,现位于故宫博物院。(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到了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这里,对凌霄花的歌颂达到了极致,在其所著《闲情偶记》里这样写道:“藤花之可观者,莫若凌霄”,他笔下的凌霄花乃是藤花里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其他都不如凌霄。

清末民初的著名海派画家王震,以画凌霄花而出名。他笔下的凌霄花藤蔓大笔写意,墨色淋漓,而花朵则用色明丽,层次分明,笔法写实精细却不刻意呆板,笔力之中,便将凌霄花风中摇曳之姿化然纸上,参差错落而不显杂乱,生动而和谐地留下了凌霄花长久地开放之美。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7)

王震画笔下的凌霄花

王震(1867~1938),字一亭,号白龙山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擅画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擅佛像。王震师从任伯年、吴昌硕海派两大家,故其笔下的其凌霄花,以大笔写意枝叶,墨色淋漓,气势磅礴,以行草书写藤蔓,迂回曲折,恣意纵横,且凌霄花朵设色鲜艳夺目,层次分明,深得吴昌硕之韵。(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另外,居廉、王雪涛、于希宁等众多当代画家也有描绘凌霄花的绝美画作,这些艺术成就也成为了凌霄花璀璨的人文瑰宝。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8)

居廉画笔下的凌霄花

居廉(1828~1904),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居廉的凌霄花,极其清秀俊逸,明媚典雅。于翠石之后,凌空开放,并以数只草虫作为点景,造型精准生动,笔法写实却无呆板刻意的匠气,整幅画面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情趣。此幅画以没骨画法为主,并结合“撞水撞粉”技法,使得画面呈现出明暗参差,水色交融的效果,引人入胜。(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然而,有褒便也有贬,借势而上的凌霄,在一些人眼中倒成了依附之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有木诗八首》中说: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显然,在白居易看来,凌霄的攀援向上只不过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它是偶尔攀到了一棵大树,马上就拼命上爬,将根寄托在树上,开花在树梢,风头十足。自以为得势,没有想到树也会有倒的那天。一旦树倒了,凌霄花因为没有独立的枝干,匍匐在地上,立马枯死,被人们捡了当柴烧。所以劝告做人做事,不要学凌霄。而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现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了,她觉得凌霄花高攀枝头,显得太过张扬。

不过,正是这种褒贬的夹杂的争议令凌霄花的人文形态也更加饱满立体,生动而完整。

风送秋潮到碧霄(凌霄花夏日花满架)(19)

◎居廉画笔下的凌霄花(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除过人文情怀外,在凌霄花的背后,还有一些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本文暂且收集到两个,以飨读者。

凌霄花传说一

相传在闽西地区有一个十分专断的财主,他却有一个美丽可爱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儿,名字叫做凌霄,话说凌霄养在深闺,逐渐长到了出嫁的年纪,情窦初开的她偷偷地爱上了在她家里做长工的青年柳明全,柳明全高大英俊又勤劳善良,经常默默无闻地陪伴着凌霄,凌霄也悄悄给他缝制衣裳,下厨做好吃的。两个人就这样变得感情愈发深厚,难舍难分。

而此时,财主却正在四处择婿,要给凌霄许配一个门当户对的富贵人家。凌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便拉着柳明全到爹娘面前,将二人的山盟海誓全说了出口。财主先是震惊,而后极为愤怒,认为是柳明全蒙骗了女儿。他将凌霄关在了家里,又命人把柳明全打了一顿,丢出了家门。身负重伤的柳明全当夜便离开了人世,乡亲们把他埋葬在山林里,刚盖好土,便从坟茔上生长出了一株柳树,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仿佛在倾诉他的悲伤。

而被关在屋中的凌霄对柳明全又是惦记,又是想念,日日夜夜寝食难安,有一天她从丫鬟嘴里得知柳明全上次挨打过后就已经去世的消息,痛苦不已,当即冲出家门,寻到了柳明全的墓前,看着那柳树,拜了三拜后毅然决然地冲着柳树撞去。凌霄的身体瞬间便化作了藤条,缠绕着树干向上攀爬,很快就和柳树依偎生长在了一起,迎风开出了明黄色的花朵,人们便把这种花叫做凌霄花。

凌霄花传说二

传说凌霄宝殿有位英俊潇洒的守卫将军爱上了一个貌美的花仙子,两人情投意合,不顾“神仙不能通婚”的天条,两人私自下界结为夫妻,过上美满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此事被玉帝知道后,就排天兵天将捉拿此夫妻以正天规,两人最后被追到悬崖边上,走投无路,最后夫妻双方跳悬崖殉情。

第二年的春天在夫妻二人跳崖的山崖底长出两根藤,相互缠绕攀崖壁而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初夏藤蔓枝头开满了橙色的花,异常鲜艳,惊动了玉帝,玉帝感念此二人情深,于是就将此花命名为“凌霄花”。

凄美的爱情故事总是能增加植物的美感与神秘,每每驻足凌霄花下,便会想到这段凄美的故事,心中也许会生出无限感慨。花语同样是花朵人文意义的重要表达方面,美丽的凌霄花也有着它的专属内涵。而在花语的世界中,它似乎与爱情并无多大的关联,它代表着“敬佩和声誉”,是一种情感色彩郑重的象征。另外,凌霄花和康乃馨的赠与意义类似,都寓意着慈母之爱,因此人们经常将橘黄色的凌霄花同青翠的冬青、纤细的樱草一起扎成花束赠送给母亲或给予母亲般关怀的长辈,借此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恩和回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