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家公路网规划》(下称《规划》)发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五个国家级干线公路规划。

新一轮《规划》有何亮点?未来,国家公路网将如何进行优化完善?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

1

保持“国家高速公路 普通国道”

总规模增加约6万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四个国家级的干线公路规划,上一个规划是2013年出台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本次《规划》提出了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总规模约46.1万公里。规划实施后,国家公路将依然保持“国家高速公路 普通国道”两个层次,普通国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

全国公路规划最新(总规模约46.1万公里)(1)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介绍,本次《规划》与2013版规划相比,规划总规模增加了约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净增里程约2.6万公里,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的主骨架没有变,主要是增设了12条都市圈环线、11条并行线和58条联络线,调整了6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普通国道净增里程约3.4万公里,主要增设101条联络线,调整了41条既有规划路线走向。

“新的规划路网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从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周小棋说。

2

加快打通省际瓶颈路段

近年来,由于相邻两省(区、市)需求差异、财力差距、协调机制缺失,以及省界跨江河工程实施难度大等因素,国家公路的省际瓶颈问题有所显现。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松波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在摸清瓶颈路段具体段落的基础上,确定分阶段建设改造安排,具备条件的应调整纳入各地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相关五年发展规划(含中期调整)和年度投资计划中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

同时,坚持全国公路建设“一盘棋”、路网运行“一张图”,相邻省(区、市)在相关规划、计划制定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沟通对接,共同研究国家公路省际路段线位走向、省际接口方案,以及建设时机、建设标准、建设理念等,力求规划同图同步实施。

3

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

《规划》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重点围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对国家公路网布局进行优化和完善。

全国公路规划最新(总规模约46.1万公里)(2)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其中,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方面,《规划》以提升和改善城市群、都市圈地区国家公路网络化水平为重点,从三个方面优化完善路网布局:

一是强化城市群内部重要节点间的联系,增强城市群国家公路网络的便捷性和可靠性,有力支撑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构建。

二是结合城市规划和未来发展趋势,着力完善特大、超大城市国家公路网络,增设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增强特大、超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路网衔接转换效率,高效服务都市圈1小时通勤需求。

三是加强中小城市和县城对外联系,实现全国市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的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普通国道,便捷服务基本覆盖全国。

4

拉动有效投资助力稳经济大盘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公路快速发展,建设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已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领域。“十三五”以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占GDP比重约为2.4%,其中国家公路建设投资占公路建设投资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6%左右,在稳投资、稳增长方面作用十分显著。

周小棋表示,从国家公路未来建设需求看,根据匡算,国家高速公路中仍有约2.8万公里待建路段,另有约3万公里繁忙路段需要扩容改造,普通国道中有约11万公里需要建设和改造,未来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国家公路建设对于拉动有效投资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汪子旭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