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桂林8月24日电 题:千年灵渠何以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纽带?
——专访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
中新社记者 龙土有 杨强 赵琳露
除了举世闻名的漓江,广西桂林市还拥有一条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人工运河——灵渠。这条同样备受关注的古运河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后,依然焕发着生机,其功能从最初的军事运输拓展到集航运、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旅游等多个方面,并在连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处内陆的千年灵渠何以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被誉为“世界水利史奇观”“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它有何独特价值?“奇”在哪里?对世界水利发展史有何意义?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兴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当时的主政者为何要开凿灵渠?
陈兴华:灵渠因为运粮而开凿,是最直接的说法。古代文献中有记载:“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即秦始皇进攻“百越”时,用军队开凿渠道以运粮。
灵渠“天下第一陡”开闸启航仪式重现秦军开闸启航盛况。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灵渠所处的桂林市兴安县,处于五岭之中的都庞岭和越城岭之间。东南有纵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发源了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发源了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都庞岭与越城岭山系之间的谷地中,沿着湘江与漓江水道的两岸,古人们走出了一条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后人称之为“湘桂走廊”。
灵渠的建成,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上交通枢纽。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自秦以来,灵渠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人民往来,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打开了一条中原通往海外的通道。
中新社记者:被誉为“世界水利史奇观”“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有何独特价值?“奇”在哪里?对世界水利发展史有何意义?
陈兴华:灵渠以灵巧著称,因而得名。正如南宋诗人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灵渠全长约37公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山区越岭运河,是世界范围内运河工程的杰出范例,体现出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高超成就。
千年古灵渠。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灵渠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不少看似简单的工程却包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比如灵渠上的陡门,被称为“世界船闸之父”。通过36个陡门的开闭控制水位升降,使得船只可以“浮舟过岭”,成为古代一大奇观。比如“弯道代闸”技术,将航道设计为弯道,以延长流径,延缓坡降,满足通航要求,这是人类历史上相同航道类型的最早实例。比如“泄水天平”,有了它,每当洪水来临,会自动地将多余的河水排放到湘江,因而灵渠千年以来没有对县城造成水害。这样的理念对现代城镇建设有很好的借鉴。
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曾组织全球60多位专家学者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中新社记者:灵渠位于广西北部兴安县境内,地处内陆,何以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为何说它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以及其他文明的对话中扮演重要角色?
陈兴华:地处内陆的灵渠如何能与“海”挂上钩?这是因为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连接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而珠江口与合浦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入地。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灵渠如同一条纽带将中原与海外连接在一起,在中原与岭南,中国与海外的文化往来、物资交流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鸟瞰灵渠。(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何华文 摄
兴安县境内的灵渠岸边陆续发现了汉代及唐代的胡人俑。胡人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在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灵渠两岸出土的胡人俑像讲述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灵渠纽带作用的故事,阐明了连接中原与沿海及海外这条通道的作用。
灵渠周边胡人俑的出现至少说明三点:其一,胡人俑的出土地点是在灵渠旁边,说明当时同海外的交流经过水路已经到达灵渠周边;其二,汉、唐时代灵渠周边均有发现胡人俑,说明长期有外国文化在这一区域交流融合;其三,过去在沿海的合浦、广州等地,以及中原都有胡人俑的发现,但对于外国人是经过哪些渠道进入中国内地尚不明了,胡人俑的出土至少说明灵渠是汉代以来,海外文化传入中原的路径之一。
灵渠的海上丝绸之路纽带作用,不仅在于物资的流通。按照现代的说法,它既是一个物流中心,亦是一个信息中心,在文化交流、科技传播等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历史上数十次越南使臣入境中国的记录看,他们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兴安县境内,走的都是水路,通过灵渠往返。
灵渠周边有着古老而丰富的农耕文化,这里有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有经过科学考古发掘获得炭化稻米重大发现的晓锦遗址,出土有战国至汉时期大量的农耕文物,有唐代以来的大量文献记载,还有派生出与农耕相关的饮食文化和节庆活动。这些古老优秀的农耕文化,造福了灵渠周边的民众,也通过灵渠传播到海外。
比如元代,就有越南使臣经过灵渠,带着中国的农作物种子回到越南。清光绪二年(1876年)越南使臣潘辉注出使中国时,把他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輶轩丛笔》。其中记载灵渠两岸“多作水漕,置翻车运水以注田,又以山石烧火,撒在田间,可倍收谷粟”。这种利用水为动力,带动水车灌溉田亩,将山石烧成灰后撒入水田中,可以让谷粟成倍增收的科学方法,被越南使臣记录后带回国,使中国优秀的农耕文化得以从灵渠向海外传播。
中新社记者: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灵渠的现状如何?为何被专家称为“活态的遗产”?
陈兴华:活态遗产是“至今仍保持着原初或历史过程中的使用功能的遗产”。其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针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提出的,旨在强调文化遗产在本土社区中的动态使用和传承。
所谓“活态”是指遗产的原初功能现在仍发挥作用。灵渠的活态有着充分的表现,比如灵渠渠首的人字形大坝、泄水天平、陡门等,都体现着古人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发挥作用。它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
灵渠铧嘴和“人”字形水坝。(无人机照片)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历经两千多年,灵渠仍具备通航功能,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同时仍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旅游等作用,功能价值还在延续和拓展。
2018年,灵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灵渠仍灌溉着两岸6.5万多亩农田,覆盖兴安县的5个乡镇、186个自然村,受益人口5.9万多人。(完)
受访者简介:
陈兴华。中新社发 杨宗盛 摄
陈兴华,研究灵渠40余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博物馆原副馆长,现任兴安县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价值研究组副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