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随着对莫言作品的争论,诺贝尔文学奖进入了更多中国平民百姓的视野。但由于对诺贝尔奖缺乏了解,出现了种种的模糊认识。有的人甚至把诺贝尔文学奖捧上了天。其实,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那么高大上。

一、诺贝尔文学奖是经常发生争议的奖项之一,权威性和层次不是很高

诺贝尔奖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个人通过立遗嘱的形式设立的。其奖金来源于他的遗产。他设立了五种奖项,即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每个奖项的评定由瑞典的一个皇家学院负责,但不准瑞典和挪威政府插手干涉。所以,诺贝尔奖其属于一个民间设立的奖项,层次并不是很高。

另外,在诺贝尔奖的五个奖项中,和平奖和文学奖两个奖项,对获奖人和作品经常发生争议,权威性则不是很高。

所以,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估价不能太高。把诺贝尔文学奖捧上天更是不可取的。

二、诺贝尔文学奖的推荐带有明显的"圈子文化"特征

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不是说任何国家、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提名的,而是由瑞典皇家文学院圈定的人来提名和推荐的。有的网友爆料莫言的诺奖提名并不是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荐的,而是由一个日本的诺奖作家连续五年提名推荐才进入评选程序的。这足以说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属于一种圈子文化,其公正公平性是大打折扣的。

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否与评委一致是能否获奖的关键,作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是莫言的批评者做评委,莫言的作品能获得诺奖吗?那是百分之百的得不了。如果换作莫家军做评委,莫言的诺奖就是稳拿。同理,如果参评作品与瑞典皇家文学院圈定的评委的"三观"不符,那是不可能获奖的。要获奖,作品就得符合他们的"三观"要求。西方人的"三观"是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下形成的,诺奖的评选也就带有西方国家的政治色彩。颁奖词对受奖者的国家指手划脚,说三道四的事情时有发生,获奖作者为维护国家尊严,拒领诺奖的事也曾发生过。有的人曾直言"东方人你不背叛你的祖国,你就不会得诺奖"。所以,莫言能够得诺奖,只能说明他的作品符合西方人的三观要求,不一定代表他的作品文学价值有多高。

综上所述,诺贝尔奖是各国各界进行交流的一个窗口。中国人积极参与无可厚非。但不要估价太高。更不能置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于不顾,唯利是图!

诺贝尔文学奖深度解读(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揭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