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有索取,一定会有付出,也一定会有收获。朋友之间当然也是这个样子。那么友谊当中的付出,要怎么拿捏它的分寸呢?

人一定要学会感恩不要忘恩负义(朋友的滴水之恩)(1)

请不要让付出变成了一场比赛

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别人说,父母亲对我们的付出恩重如山,我们小孩子怎么报答都是报答不够的。这个当中所说的“够不够”的态度,其实就涉及到了,仿佛是有一本账本,要在里面达到收支平衡。

可是在真实的人生当中,父母亲很少会这样子想。父母亲很少会说,“我对你付出这么多,把你养到这么大,你要回报我同样数额的情感,同样数额的付出。”

朋友之间如果让付出变成了一场比赛,“你这一次对我很好,我下一次要对你更好,或者对你一样好。”这就是一个比赛的概念,在心理学上面叫作“付出的竞争”。

人一定要学会感恩不要忘恩负义(朋友的滴水之恩)(2)

我们在戏剧里面听到古时候的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就是你滴给我一滴水,我应该喷出一整个泉水来回报你才对;你在我最饿的时候赏给我一碗饭吃,我将来应该把我全公司一半的股份都送给你。这当然都是关于人生恩义的好故事,可是不太像是我们在人生当中可以真正实现的原则。

这一类的故事,无形之中鼓励了我们刚刚所说的“付出竞争”。可是我比较希望介绍的关于付出的态度,我们的付出是一种实现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在照顾对方。

不要让付出变成了一种勒索的筹码

我们听说,有些人被TA的室友照顾得无微不至,感冒了TA帮你买药,去看病TA也陪着你。你虽然感受到了被这样照顾的温暖,可是,如果你恢复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人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你的室友却以妈妈的态度来干涉你。

比方说,你晚回宿舍,TA问你“跑去哪里了?是不是又出去跟不好的朋友喝酒了?”你心里面就会感觉到,对方因为对你的照顾,对你的付出而取得了一个筹码,能够过问你的生活。如果用这样子的角度来理解自己的付出,这个友谊也无法维持下去。

人一定要学会感恩不要忘恩负义(朋友的滴水之恩)(3)

朋友之间出现了这种“以付出来取得特权的关系”的时候,通常付出者可能会要求非常多的回报。而朋友表现得不够完全服从、不够感恩的时候,你也就会感觉到受伤害。你会感觉对方亏欠你,忘恩负义。

要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朋友之间的付出,要把接受我们付出的对方当成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而不是小孩子或者是宠物。我们对于宠物是有责任的,每天都应该要遛狗;每天都要喂食,让它们吃得饱;要帮它们洗澡……

人一定要学会感恩不要忘恩负义(朋友的滴水之恩)(4)

可是,朋友并不是宠物,朋友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另外一个成年人。只有在感受到对方有需求的时候付出,这个付出才是珍贵的,才是尊重对方的。而我们在接受朋友付出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够变成偷懒的人。不能够贪图安逸,而希望对方能够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有求必应地满足我们。

如果你从来都不反省自己,也从来都不检讨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味地享受对方无微不至的照顾,无微不至的付出,那无疑的,你就是把对方推到了一个永远的付出者的位子上。那么,当对方感觉到TA有过问你的生活的权利的时候,这可能也是你自己要负起一部分的责任。

人一定要学会感恩不要忘恩负义(朋友的滴水之恩)(5)

如果你自己是在任何的人际关系当中,都很喜欢付出的那一方,请你可以自我探索一下,这种爱付出的个性是从何而来?因为唯有经过这样子的探索,你可能才会发现,这种付出的习惯,是你实现自己生命意义重要的方法。

一旦有了这样子的理解,你也就能够很豁达地看待自己的付出,而不会觉得所有接受你付出的人都欠了你。有那么多的父母亲,虽然为小孩付出了这么多,可是却从来没有打算过要控制自己的小孩,应该都是基于这样子的人生智慧吧?

来源丨喜马拉雅《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

情商,是人应对一切关系的能力总和,它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

《蔡康永的情商课》由米果文化与蔡康永共同研发,团队研究超过200本心理学、社会学相关书籍、百万字的论文资料,与专业心理学团队、心理咨询师等进行深度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