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瓦岗山第一猛将是推,熟悉隋唐的朋友都有各种说法,一般会有程咬金、秦琼、和罗成等说法,确实,这三位在瓦岗山上,号称智(秦琼),勇(罗成),福(程咬金)三将,为大唐的建立,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大名可谓是声振寰宇,可是名声虽大,但若排第一猛将,还有待推敲。了有人说是罗士信第一,的确这个以四猛著称的罗士信,虽然有问鼎第一个能力,但这个罗士信在历史可能只是罗成的一个化身。有些书里,有罗成就没有罗士信,有罗士信就没有罗成,除这几位之外,其它什么瓦岗五虎之类的,象单雄信、尤俊达之流就不要来凑数了。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1)

其实评书上倒也为瓦岗山安排下了一位武功可称得上第一的人物,他就是裴元庆,按书中的描述,裴元庆名列隋唐第三好汉,实陈已经有了问鼎第一的能力,排名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早已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连排名天下第一的李元霸,真实武功能否胜过他,还有很多疑问,再加上李元霸名头正大,什么西府赵王横扫天下,什么锤震十八国,所以在这些草莽的眼中,都认为李元霸的实力更胜一筹,其实这都源于先入为主的概念。不过,以裴元庆这等实力,天下第一不敢随便说,但瓦岗群雄里排在第一,那基本上可以铁板钉钉啦。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2)

老将裴仁基裴元庆的父亲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3)

裴行俨(裴元庆的原型)

说到此外,有朋友就会说啦,吹吧,反正吹牛不上税,你说他是瓦岗第一高手,怎么没能唐营占有一席之地呢,凌烟阁上怎么也没有他的大名呢,看隋盛的最终结果,另说是秦琼,程咬金、恐怕连尤俊达、都在比他有名的多,再说,恐怕真正的瓦岗群雄中,根本没有这号人物吧。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4)

号称天下第二好汉的宇文成都

其实,瓦岗山还真有这员勇将,按评书来说,在杨林三打瓦岗失败后,杨广改派裴元庆父子,接替杨林围剿瓦岗山,历史上还真有这回事,不过真实历史是没有靠山王杨林的,实际主持围剿瓦岗山的是老将张须陀,张须陀战败被杀后,杨广就征调裴仁基父子继续剿灭瓦岗山。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5)

瓦岗群雄结拜

这个裴仕基就是就是评书中的裴元庆的父亲,他久历战阵,腹中颇有谋略,不过裴元庆的原型真名叫裴行俨。武功确实十分骁勇,史书上称他为万人敌。此外,因张须佗战败,另一个勇将罗士信也转到了裴仁基的帐下,话说这个裴仁基久经战阵,又有号称万人敌的裴行俨与罗士信冲锋陷阵。且又兵精粮足,原本应当是 稳操胜券的,无奈监军萧怀静(评书上叫张大宾)不配合,经这个监军,左一次密奏,右一次弹劾,搞的是军心大乱,索性就杀 了监军,全军投奔瓦岗上,与瓦岗群雄,共举义旗。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6)

瓦岗山的真正的老大,李密

这段故事,编在评书中,则更加精彩,瓦岗群雄在对阵中, 遇到裴元庆后, 无一例外都纷纷败下阵来,最后只有使出计策,派王伯党和谢映登下山骗得裴元庆的姐姐裴翠云上山,嫁给大魔国的皇上程咬金,裴元庆就成了程咬金的小舅子,这才促使裴元庆,罗士信投奔瓦岗山,瓦岗山这才有的号称天下第三条好汉的裴元庆加盟,这真叫逼上瓦岗山呀。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7)

裴翠云裴元庆的姐姐,传说程咬金的夫人

历史上程咬金没有当过皇上,也没有娶裴翠云之事,程咬金的夫人,也是名门世家,是山东氏族崔氏,所以这个大魔国的国舅爷,裴元庆恐怕是无缘担当了,可是亲事结不成,交情还是不错的,史上记载,公元618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王世充军攻击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知节及裴行俨增援。战斗中,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知节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向后撤退。追兵用槊刺穿他的身体,程知节折断槊,杀了追方兵才逃脱。这段故事,不但充分的揭示程咬金的英勇,更揭示出在战场上,裴元庆与程咬金的兄弟情谊。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8)

号称武功天下第一的李元霸,只是个传说

裴家父子上得瓦岗山来,受到了瓦岗山英难的大力欢迎,李密(瓦岗山真正的首领 ) 封裴仕基为河东郡公,裴行俨为绛郡公,父子二人双双在瓦岗山拜授公爵,这份荣耀,可真比山寨版的国舅爷来得实惠,因此裴氏父子可谓是瓦岗山的主要力量。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9)

王世充,瓦岗群雄就是改于他手下

裴家父子上得瓦岗山以后,不但得了裴元庆,并且还有勇将罗士信,以及裴家父子带上山的数万官军,一时间声势浩大,再别上瓦岗山原有的义军盟主地位。隋朝的一统天下,越来越不那么稳固啦!这个时候,杨广下江南,被困在杨州回不来,河洛空虚,这时的王世充乘机在洛阳自立为王,李渊也在在太原揭旗,并很快攻下了长安,这样子,瓦岗山的目标,首先就是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得中原者得天下,待取得洛阳之后,再说统一天下。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10)

少年英雄罗士信

这个历史很奇怪,瓦岗山自树立义旗以来,经过重重困难,但不管有多个的因难,总能逢凶化吉国,不但打败了全国各地的隋军,而且一路招降纳叛,队伍越滚越大,到最后,进攻的隋军,都成了自家人。在这种形式下,原本应一帆风顺,一举攻下东都 的,没想到,赫赫有名的瓦岗群雄却在芒山下,阴沟里翻了船,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王世充所打败了,并且这一败就败得特别惨,以至输掉了国运,从此后,瓦岗英雄,只能成为永世不灭的传说啦。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11)

程咬金,传说中的大魔国的头

原本对于邙山之战,裴家父子是有话的说得,当李密在征询洛阳攻略之时,久经战阵裴仁基认为,洛阳外围已经被我们扫平荡尽,王世充已经坐困愁城,为争取战略的优势,我方只要坚守战略要地,等待洛阳家底耗尽,再一鼓作气,一战而破敌兵,但是以单雄信为首的瓦岗将领,因为久经战阵,对王世充这么靠投机起家的反王,无端的轻视,纷纷向李密请求出战,裴仁基苦争不得,也只得罢了,于是李密就听从的众将领的意思,在邙山下与王世充决战。结果一战主输掉了国运,最后,瓦岗山主要将领,除了李绩在黎阳镇守之外,什么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等人,统统尽被王世充这个小人物俘获。而王世充在一举战败这些瓦岗群雄后,野心膨胀,也自立为帝了。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12)

李绩,传说中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

豪无例外,裴仁基父子也落到了王世充手里,因裴仁基父子的名气,在王世充这里颇受礼遇,他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为拉拢裴行俨,将兄长的女儿嫁给他,使这个裴元庆,在洛阳成为了国舅爷,就如评书里王世充收买单雄信那样。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13)

单雄信,瓦岗五虎第一名

但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世充虽然俘获了众多瓦岗群雄,但是却不能俘获他们那颗英雄心,象单雄信这些甘心为他买命的将领毕竟是少数,于是不久,象秦琼、程咬金等瓦岗群雄纷纷找准机会,舍王世充而去,改投新兴的大唐了。

裴元庆之死(为刺杀王世充惨死在北邙山)(14)

罗士信大打李元霸

但是裴仁基父子却并没有离去,因为他要为天下人除掉王世充这一大害,为了百姓,为了瓦岗群雄,就一定要除掉王世充这个大祸害,于是,就卖通王世充的左右,要乘着给王世充进食之机劫持王世充,然后拥立贤明越王杨侗为帝,使天下早早回归安定,可是事机不密,他这一计划早早就被人出卖了,最后裴仁基父子双双被害于洛阳,而为他们收取遗体的正是已经归唐的勇将,和裴行俨亲如兄弟的罗士信,据说在罗士信将这对英雄父子收葬于洛阳邙山时,环视周围良久,长叹:“我死后,也要葬在此墓旁”。最后终能如愿。

他是灭陈主将,仪容魁伟,天子曾拿他震慑突厥

他是瓦岗军最初谋划者,和李绩誓同生死,为何李渊父子非要杀他

他武功高强却是李世民的死对头,全家被杀,老婆成为李世民的妃子

团灭了瓦岗群雄,捧红了少林和尚,他所建立的郑却成了历史笑柄

斩首宇文化及,救出萧皇后,他比李渊李世民更有资格取代杨广

他在评书上是一个神偷,战绩不亚于李靖,最后却被李世民诛杀

他虽然是位老将,却从在隋初红到唐朝,凌烟阁地位远超瓦岗兄弟

为了当儿皇帝,他抢杨广的宫女送给突厥,无耻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力

他是隋唐排名第一的名将,功列凌烟阁,为何最后又变成了托塔天王

箭术通神,忠贞不二王伯当,瓦岗只有他跟随李密走到最后

他的功勋不亚于靠山王,武功远高于李元霸,却被腰斩于洛阳

他是瓦岗山的五虎上将,投唐后功盖秦琼程咬金,却为何未入凌烟阁

他是隋朝的第一勇将,勇猛超元霸,智谋若李广,死的却比岳飞都冤

率二千恶少就想要与李世民争天下,李建成的传记越看越搞笑

扑朔迷离俏罗成,是不是猛将罗士信,二者有什么关系参与贾家楼结拜,与罗通结亲,突厥人史大奈成功穿越为瓦岗英难

大破突厥的杨爽,力战不屈的张须陀,谁才是杨广的靠山王

能力毫不起眼的柴绍,为何排名远在秦琼等人之上,是因为做卧底吗

瓦岗山上他只能打打酱油,却因善断大事而成为了玄武门取胜的关键

参与贾家楼结拜,与罗通结亲,突厥人史大奈成功穿越为瓦岗英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