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废

出处:

《后汉书》:“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

解释:

形容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成语故事不务正业(成语典故半途而废)(1)


东汉时期,河南郡有一个人叫乐羊子,他自幼家贫,结婚后,生活更是艰难。

有一次,乐羊子外出捡到一块黄金,他高高兴兴地跑回家交给了妻子。妻子听说金子是捡到的,非但没有高兴,而且很生气地对乐羊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从来不接受嗟来之食,你怎么能捡别人的丢失的东西呢!你还是把这黄金送回去吧。”

乐羊子听到妻子的话后,也是羞愧难当,然后把那块金子送回到原处。

后来,乐羊子离家拜师学艺去了。一年后,乐羊子回到了家中,妻子便问道:“你出去仅一年时间,这么快就回来了,你学到东西了吗?”

乐羊子听后羞涩地说:“我这次回来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太想念你了。”妻子听后二话不说,拿起剪刀对着眼前织布机上的绢帛说道:“绢帛先是由蚕茧抽丝而成,然后由丝纺成线,由线成寸,再由寸成尺,慢慢地才成这布匹。如果我现在一剪刀剪下去,便前功尽弃。你出去求学和这个是一样的道理。现在你半途归来,怎么会有所成就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后感触很深,于是再次外出求学,这次乐羊子一走就是七年,中途从未回过家。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荒废学业,只有坚持不懈,最终才会学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