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内容讲了什么(叶永烈先生之后)(1)

今年5月15日,刚届耄耋之年的叶永烈先生与世长辞。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科学文艺创作和研究大家,中国科普科幻创作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实践者,叶永烈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3500万字作品,科普科幻作品多达1000余万字。他的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分别代表了中国科普与科幻创作的两座丰碑。

在他身后,中国的科普与科幻将如何发展?他的精神将如何传承?昨天下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的“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思想与实践座谈会”在京沪两地视频连线同步召开,各方科普科幻创作人士在会上各抒己见。

首先,即使不谈在科学普及方面的成就,叶永烈先生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也具有独特的地位。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吴越认为,仅从文学价值上评价,这也是了不起的文学著作。它的瑰丽、自信、清新,它所自然流淌的真善美,上接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的文脉,是对苦难与封闭之时代强有力的冲破,也是对历经沧桑的人们一次心灵的洗礼,它带来温暖的、真切的、积极的希望,而不是空想的浪漫和虚妄。

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内容讲了什么(叶永烈先生之后)(2)

《十万个为什么》是叶永烈先生科普创作的典范之作。他20岁成为《十万》的主要作者之一,此后《十万》的每一版更新与发展,都浸淫了他的心血与对科普的思考。负责策划第六版《十万》的上海少儿出版社副总编洪星范深情回顾了叶先生生前对最新版更新的指点:“《十万个为什么》要注重趣味性、可读性、文学性,这是少儿科普读物,要有少儿特点。不能成人化,不能教科书话。”

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如今的《十万》已发展成为一个面向不同年龄段读者的系列产品群,一个以“十万个为什么”为核心的涵盖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网络平台、舞台剧、科普教育的产业链已见雏形,《十万个为什么》目前已成为中国科普品牌的代表。“叶先生生前还希望《十万》能够进科技馆,发展成为主题体验馆。”洪星范说,第七版《十万》的策划编纂工作近期将启动,可惜再也无法向叶先生请教,但他向叶先生保证过,第七版一定会做好!

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内容讲了什么(叶永烈先生之后)(3)

缅怀叶先生的精神,中国未来的科普之路该如何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表示,第一,要用文学的语言来写好科普作品,将科学性与文学性融合起来,使科普作品更具可读性,感染力;第二,要掌握科学前沿的动态,特别是科幻小说一定要有科学的内核;第三,鼓励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宽松的氛围有助于催生优良的科普作品。

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内容讲了什么(叶永烈先生之后)(4)

站在时代的前沿,叶永烈用自己的笔,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传递到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心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主任卢宝荣教授认为,这提示我们, 科普科幻创作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石和根本,缺乏科学性,科普科幻作品便失去了意义。同时,科普科幻创作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前进的脉络,必须充分体现科技发展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或科学问题。

目前,中国科普在与时俱进中需要补上的短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韬提出,应注重科普学术化,推动科普学科化。比如,研究如何实现科普转化率,把科普效果评价方式从活动参与人数、图书销售量、网络点击量,转变为人群科学素养、健康指标的变化,是科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内容讲了什么(叶永烈先生之后)(5)

《小灵通漫游未来》为中国科幻所开创的创作之路,在如今的科幻创作中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新一代科幻作家江波认为,叶先生的科幻小说,多数可以被归类为科普型科幻,这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幻类型,而且广受少年儿童读者的欢迎。但是在现在的科幻作者中,这种类型的作品是非常少的。怀念叶先生,应该把这种科普型科幻的类型继承发扬光大,让它在少儿科幻领域中大放光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总结,叶永烈先生是最早一批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也是协会的荣誉理事。他与众多老一辈科普科幻作家一道,为科普作协的发展倾力奉献,共同打下了新中国科普科幻创作事业的根基。叶先生在科普科幻人心目中有特殊的位置,我们缅怀叶永烈先生,不仅要建好、用好科普创作队伍,更要调动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到科普创作中来,使科普创作保持源头活水竞相奔流。

作者:许琦敏

图片:中国科普作协、上海科普作协责任编辑:任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