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友私信问:什么是“铁帽子王”?
这是几千年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独有的王爵称呼,或者叫俗称,比较的话,跟其他朝代曾出现的“一字王”很相似,大体上,古代皇帝对功臣的爵位分为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六等。王爵,又分为一字王和二字王。清朝非汉人统治的王朝,其封号就没用王国或郡国名,而是用一些寓意美好的字来替代。
铁帽子王
而政治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享受各种特权最多,必须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当年为定鼎中原,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几位亲王,最初努尔哈赤艰苦建国初期,满打满算,开国元勋中的亲王也就几人被封为一等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太祖努尔哈赤嫡次子,跟随父亲十三幅铠甲闹革命,作战勇猛,在征伐女真各部斩杀满洲乌拉部的大将博果铎战功赫赫,萨尔浒之战以少胜多,打破明军,被赐号“古英巴图鲁”。“古英”满文音译,翻译过来就是“刀把顶上镶钉的帽子铁”,巴图鲁为“勇将”之意。铁帽子王,第一个非它莫属。
代善
因努尔哈赤的大阿哥褚英,生性残暴、心胸狭隘,被处死,算辈分,代善就是最大的,本来太子之位是他的,但被告发和老爹的第四任大福晋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的妈,关系暧昧不清,一气之下,废黜了太子之位。
本来努尔哈赤死后,他和比他小很多的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更有机会夺得皇位,有勇有谋的多尔衮,论资历、论才能、论地位,见代善,也得鞠躬行礼以示尊敬,但种种原因,代善放弃争夺汗位,经过协商,由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这就是“清太宗”。
褚英
多尔衮也因战功,被皇太极封为睿亲王。
后来,皇太极病逝,多尔衮和代善等亲王力拥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代善就退居幕后,多尔衮大权独揽,称“摄政王”,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追封为“清成宗”,难怪,后世一直揣测他和嫂子、顺治的亲妈孝庄很有一腿。
多尔衮与豪格
另外,还有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功勋卓著,得封豫亲王。
以及,皇太极长子被封为肃亲王的豪格,和皇太极第五子庄亲王硕塞,也是立下不世之功,至此,礼、郑、睿、豫、肃、庄六个亲王,便是第一批的铁帽子王,不仅统帅八旗,还拥有裁处国政之权。
多铎画像
更为让大家眼馋的,就是铁帽子王就是铁饭碗,可以世袭罔替的王爵。他死了,儿子继承王爵,政治待遇不变,儿子死了,孙子继承,可世袭罔替。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说的“铁饭碗”一样。
当然,这是理论上将,要是卷入政治斗争啥都,还是可能会被削夺爵位。相比较,其他的大大小小的王爷们,参考汉代推恩令,为了巩固皇权,待遇是一代一代往下降,传到最后,搞不好子孙只能是普通的八旗子弟,啥也没了,跟铁帽子还是没法比。
醇亲王奕譞与恭亲王奕在恭亲王府
但这六位铁帽子很快又扩编了,加入了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也都是拥立新皇、剿灭前朝反叛有功的重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俩都是郡王级的,相当于二字王,是破格提拔。还有一个他俩血缘上更近,岳托的父亲就是礼亲王代善,而勒克德浑的爷爷也是礼亲王代善,可以说,代善家族一家就出了三个铁帽子王,这也是后无来者,儿孙都这么强,代善被称为清朝“第一亲王”,实至名归。
随后的很长时期,顺治亲政后,加上康熙大帝在位的六十多年,包括史上最为勤政的雍正,都再也没有册封过铁帽子王,为啥?据说是因为权力太大,不敢轻易再册封。
雍正王朝 胤祥和雍正
即使从顺治末到康熙中期,皇帝可是一心一意要削弱铁帽子王的权势,以防卧榻之侧他人安睡。但,铁帽子的含金量,依然很高。
直到乾隆登场,为了尽孝心,登基第二天,就秉持雍正遗愿,正式册封了康熙帝第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为第九个铁帽子王。也算是破格提拔了。
原因很简单,康熙晚年惨烈的九龙夺嫡之战中,要不是这位弟弟鼎力支持,哪里有皇四子雍正啥事啊。
慈禧画像
但,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哪里晓得,晚清,就因为帮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恭亲王奕訢、以及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光绪帝生父的醇亲王奕譞xuan、以及获得慈禧重用但庸碌无为的庆亲王奕劻,都被慈禧一口气册封为铁帽子王,比顺治、康熙、雍正还牛,使得清朝统治两百年间,最终铁帽子王的数额定格在了12位,但这三位,也是最水的铁帽子王。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