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作为“商贸名城”,目前已形成以市区为商贸发展的核心区,且形成了两个成熟园区(普宁科技园、中河经济开发区)和三个成长园区(英歌山大健康产业园、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普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目前这些园区发展参差不齐,发展较为缓慢,且多为普宁本地企业进园建设和发展,并无外地大型企业进入园区开发建设,且工业园区服务基础设施和功能尚未真正完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较为不足。

建议: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招引企业斥资设厂,促进园区扩容提质,转型升级。

1、普宁市科技园

普宁市科技工业园,位于普宁市池尾街道,创建于2001年。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普宁市区较具规模的工业园区,拥有制药、纺织服装、电器、炉具、食品、印刷、教育等企业,但目前该园区位于普宁市区西北部,为市区规划范围,土地存量和土地规模均不能满足现有企业扩产能和新企业开发需求,希望能确定科技园在普宁市区新发展中的地位,调整为“普宁市科技城”研究规划二次开发,依托池尾街道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建设。

普宁建成县级大城市(普宁我想对你说)(1)

产业布局一: 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发展

坚持遵循工业园区经济基本发展规律,科技园区是工业地产的高级阶段,当前应保持园区企业的健康高速发展,加快企业以产业升级、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型和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为客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强调了科技园区的产业定位,成为推动普宁自主创新战略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使园区土地资源、物业资源、企业资源按照市场行为而非行政行为聚拢在一起,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产业布局二: 普宁电商小镇

根据普宁市和池尾街道的电商发展大局,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池尾街道成为了电商创业聚集区,潮汕学院创业学院、服装城电商园成功打造、长春路“网批一条街”形成规模,农村淘宝普宁服务中心落户,美鑫电商广场落户科技园(正在抓紧建设),各大快递企业的普宁总部大多在池尾街道,现阶段,池尾街道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新浪潮。建议积极调整科技园的发展格局,借鉴“义乌国际电商小镇”(陆港电商小镇),将电商发展融入科技园的发展格局,建设“普宁电商小镇”积极推进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智慧快递物流园区”“智(质)造产业园”“互联网服务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外包服务产业园“电商培训基地”等,全力打造成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技术、新兴创意产业和快递物流产业高度融合示范区,配套商业物业配套(食堂、会议中心、餐饮服务、商业住宿等)、研发中心、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等,形成最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创客空间和带动现有园区企业转型升级,成为电商企业、创业企业聚集区,致力打造普宁市“青春智囊团基地”。

产业布局三: 汽车全产业聚集区

池尾大道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普宁市汽车4S店,二手车交易市场最集中的销售空间和拥有普宁市汽配市场。目前,随着普宁经济的发展,普宁汽车保有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但汽车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希望在科技园旁加快布局“全产业汽车销售服务平台”,推动普宁市汽车服务业整体向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体系,有效促进普宁市广大民众进行“买车、换车、租车、修车、养车、赏车、玩车”等休闲消费、文化运动体验、旅游观光活动等参与,力争汽车服务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示范区。坚持战略、产业、空间、重大项目及投融资“五位一体”规划业务系统集成,致力制定汽车服务业或汽车服务集聚区规划更具落地、可操作的行动纲领,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及资本的对接。

2、中河经济开发区

普宁市中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国道G234线东埔段北侧,创建于1992年,目前该园区已成为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的创业园区,园区内配套建设生活住宅区、文化娱乐区、管理服务区,邮政、通讯、供电供水、金融服务网点等,但是园区目前发展较为乏力,企业多为贴牌生产、代工生产,属于低端生产要素的工业园区,且该园区位于普宁市区东北部,属于城市重点开发范围,希望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普宁建成县级大城市(普宁我想对你说)(2)

产业布局一: 中河时尚服装小镇

前些年,政府有意将其建设为千亩[东部服装产业新城],而目前,“普宁市时尚服装小镇项目”已被列入我市特色建设项目,由新华网、中国信息产业网、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与创新工作委员会和普宁市政府、柏堡龙联合共同建设的“中国服装时尚产业大数据中心”也即将落户。希望加快规划建设,将其命名为“中河时尚服装小镇”,继续基于中河经济开发区现有发展,积极推动柏堡龙、彬盛等服装企业入园,加快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合作设立大型纺织产业公司,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条龙’式服装全产业链”,借鉴富士康工厂模式,(设立企业总部运营区、员工生活区、生产工厂区、仓库物流园),招引|大型服装企业进园设厂,着力打造服装产业国际合作平台、服装设计研发平台、服装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服装品牌创造,积极对接普宁市电商发展(鼓励走实体 国内电商 跨境电商融合的发展模式),设立快递物流园区,通过政府培植、园区支撑、社会共建、企业自建等形式,吸弓创新企业入园“孵化”,全力打造服装电子商务平台、服装设计研发平台、服装国际合作平台、服装产业孵化平台等,推动普宁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力打造“快时尚服装名城”做出积极贡献。

产业布局二: 中国普宁家居建材城

目前,中河经济开发区沿国道G234无形集聚形成了“家装建材装饰集聚区”,像[俊雄家私城] [时尚领秀] [和安居建材城] [宏阳家私城] [新乐民装饰陶瓷城] (乐佳建材城] 等家装装饰材料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目前市场经营分散、商户各自为营、产品良莠难分、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是制约普宁建材家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当前,伴随着普宁市经济事业和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建材家居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希望加快谋划,以建材企业抱团发展,筹建中国普宁家居建材城,项目可位于中河经济开发区国道G234的家装建材装饰集聚区,是普宁规划的东部新城区,将包括家具家居、陶瓷洁具、五金灯饰、装饰建材、物流配送等5大业态,努力打造成粤东地区最大现代化“一站式”家居建材购物综合市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普宁装修、建材行业市场零乱、分散的现象,规范了市场。吸弓|外来客商与资金集聚,丰富普宁专业市场的布局、促进了普宁建材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普宁建成县级大城市(普宁我想对你说)(3)

3、普宁市英歌山大健康产业园

争取纳入广东省高新技术开发区。

普宁建成县级大城市(普宁我想对你说)(4)

英歌山工业区是2007年经普宁市政府批准设立,作为普宁市新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位于大坝镇和赤岗镇境内,工业园设立之初定位为“广州黄埔(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但最后只由普宁市独自开发园区,目前园区仅仅单靠普宁本土企业和普宁县级市的招引企业能力,不足拉动带动园区经济发展。当前,工业园已调整为普宁英歌山大健康产业园,成功列为省产业聚集扶持园区。正在积极申报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争取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开发区。

希望再争取纳入产业转移工业园,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争取复制“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向省政府争取广州、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代管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成立“特别合作区”,促使珠三角的企业来普投资设厂,促进普宁全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建议继续积极开展论证研究,优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格局,推动(英歌山七部和大坝园) 设为大健康产业园,精准招商,招3 以医、疗、养为主体的高端企业、精品企业,形成高质量企业的规模化集聚,加快土地储备和申报工作,促进园区招引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加速大健康产业园拓步升级。

根据目前普宁尚未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而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水平、制造能力和综合实力。目前周边县市均落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潮阳签约正道新能源汽车项目、濠江建设比亚迪云轨基地、陆河完成比亚迪新能源项目建设、饶平和龙浩集团计划建设通用机场、航空小镇等),建议将英歌山(南部] 调整建设为“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希望尽快弓进像“中车株洲所生产智轨列车"美的””格力”"华为”"oppo""vivo" 等高新技术企业来普宁投资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先进装备制造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脊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加快填补普宁高新技术产业租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空白,对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工业强市具有重要意义,助推普宁城市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4、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

普宁市纺织服装产业在普宁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市工业主要支撑。普宁印染行业是普宁整个纺织服装业产业链的重要 组成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起着增加纺织品功能与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作用。所以印染行业是普宁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维持纺织产业平稳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普宁建成县级大城市(普宁我想对你说)(5)

由于练江整治的部署要求,普宁位于练江上游,水污染治理和建设印染工业园为全流域的重中之重,建设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前身为: 粤东纺织产业生态园、中法纺织服装生态城),项目是解决污染源头的需要,是普宁纺织服装企业发展及转型的必然要求,项目被列为2016年省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根据省要求普宁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在2017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但至2017年底,园区仅仅取得了起步区420亩土地征地、拆迁工作,工业供水、供热供气、道路等工程动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前期工作。印花区厂房已开工建设(园区未按要求建成使用)。

目前,普宁的印染行业治污工艺依然十分落后。普宁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为“广东省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希望向上级争取,推介普宁纺织印染生态城,加强与欧洲国家协商合作,力促把中德金属生态城污染治理范本复制到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来,全力打造“普宁纺织印染生态城”,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厂房建设的同时,借鉴金属城废水“零排放”工程,启动“印染处理中心(印染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分流、分类处理、废水回用、资源回收的技术路线,提高废水回用率,实现了印染废水的“零排放”,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实施“产业聚集、企业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供应(水、电、热、气)、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从源头上解决纺织印染企业污染问题,加快纺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规模和生态环境质量双提升。鼓励纺织印染行业协会和企业进行有效整合提升,集约发展,引进高端技术,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含量,实现污染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双提升,抢占全国印染印花行业制高点。打造粤东乃至全国“生态先行、全产业链、产城融合”的生态工业园示范区。

站在新起点

迈向新时代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打造粤东区域次中心

创造更好的明天

你对普宁的未来

有着怎样的期待和建议呢?

欢迎底部留言与小编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