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古以来,捏造奸情,置好女子、好男子于死地的,并不少见。纸是包不住火的。尽管此类案件真伪难辨,但只要审理者秉公办案,总会弄个水落石出。今天要说的是清代一个童生侯履中与嫂嫂通奸,被妻子曹氏当场捉住。曹氏虽然气昏在地,但总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强咽下这口气,以至姑息养奸,丈夫和兄嫂勾结在一起,反诬曹氏不贞,设下圈套,贿买认奸,导演了一出“捉奸要捉双”的丑剧。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1)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代道光二十年十一月间。东乡侯家楼,有一个书生名叫侯履中,娶妻曹氏,生有一子。侯履中有一个哥哥,名叫侯宝中,娶妻褚氏,无子也无女。这个褚氏比丈夫小十来岁,好吃懒做,整天梳洗打扮不干活。曹氏虽然称褚氏为嫂嫂,实际上比褚氏还大八岁。曹氏勤勤俭俭,终日操劳家务,上侍老人,下育幼子,结婚不几年,形容憔悴,与做姑娘时判若两人。所以,不知内情的人见了曹氏和褚氏,都以为曹氏是婆母,褚氏是儿媳。

这侯家弟兄虽已分家各过,但仍然住在一个院儿里。哥家住西厢房,弟家住东厢房。北房由其父侯桂芳居住。平日,侯履中在县学苦读诲书,半年不回家一次,曹氏带着幼子和公爹在家度日。侯家虽称不上达官显贵,但因侯履中的父亲侯桂芳是当地唯一的一个秀才,所以,倒也有几分名气,乡邻、地保全都怕他几分。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2)

这一天,吃过早饭,曹氏刚刚洗了碗,兄嫂二人便从西厢房来到东厢房。褚氏甜甜地说:“她婶儿,昨天履中从县学捎来口信儿,说是今天下午回家来,看望父亲和幼子,顺便取些棉衣。"说着,便把曹氏拉入怀里,附着耳根悄悄说: “今天下午早早把炕烧热,暖烘烘,慰贴贴,晚上小两口多亲热亲热吧!”

曹氏听了嫂嫂的话,不由得耳根都红了。她从嫂嫂怀中挣脱出来,轻声说:“谢谢哥嫂多关照。我提前准备好就是了。”

听说丈夫要回家,曹氏不由得轻轻叹出一口气。她深深感到:丈夫瞧不起自己,更说不上喜欢。经常半年不回家,名义上是苦读诗书求取功名,实际上是拿着家里供的钱,在外吃喝玩乐。每次回家来,除了当天晚上有那么一会儿显得格外亲热外,一办完事便转身睡去。第二天醒来,便拉长了脸,横挑鼻子竖挑眼,从来不给她一点好颜色看。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3)

曹氏因为这个,她的泪水都暗暗流尽了。但是,她从未在丈夫面前说过半个“不”字。她生性善良而又懦弱。她常想:也许年岁大了,孩子长成人了,关系就会融洽了。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该有个盼头。一个女人家,不依靠丈夫靠谁?也许丈夫屡试不中,心绪不好,他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多休息几日,得到亲人们的宽慰,会逐渐好一些的。所以,明知丈夫回来不会给她好颜色看,她还是盼望丈夫快快回家。

下午,太阳刚刚偏西,她便拉着儿子来到村口,向远处眺望。

“快回家烧炕吧!傻呵呵地站在村口等汉子,不怕人家笑话?”曹氏一回头,这才发现嫂嫂站在自己的身后。她羞红了脸,低下头,一句话没说,便又拉着儿子,跟在褚氏背后,向家里走去。

她让儿子坐到炕上,扔给他一把花生让他自己剥。她转身出了东厢房,向后院儿走去。那里,堆着冬天取暖用的柴草。曹氏背回满满一筐草,倒在一个炕洞前,拿起叉棍,刚要往里塞,不料一个黑乎乎的人头从炕洞中伸出来。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4)

曹氏吓得一激冷,出了全身的冷汗。那人把脑袋伸出炕洞外,墨黑墨黑的脸,龇着白牙,嘻嘻笑着说: “小娘子请慢,我在这里等你多时了。”说着,从炕洞里艰难地爬了出来。此人是一个穷极无聊之徒,姓侯名仓,还是侯履中的本族弟弟。曹氏气得浑身颤抖,用手指着刚刚爬出来的侯仓,话都说不出来了:“你、你……”

正在这时,哥哥嫂嫂闯进屋来,大声喊道。 “好你个无赖侯仓,我家弟弟在外求取功名,你为何钻在他老婆的炕洞里!”

“这,嘻嘻,这是她叫我藏在这里面的。不信,你问她。”侯仓手指曹氏说。

曹氏只说了一句“血口喷人”便气得昏了过去。

“啊哟!我可明白了!这可了不得了!我家有人养汉子了!乡亲们都来做个证见哟!”褚氏风风火火地大叫起来。

正在这时,侯履中风尘仆仆,赶到了家中、听了嫂嫂的介绍,脸色变得煞白,抖着嘴唇一巴掌把妻子掴倒在地。他气咻咻地对前来围观的人说:“今日众位父老乡亲在场,请大家做个见证,我堂堂县学的童生,五尺男儿,怎容得这小女子偷鸡摸狗!我要把她休回娘家!”

侯履中不失为在县学读书的童生,不消一刻,即当众挥毫写好了休书,从头至尾诵读一遍,掷给曹氏。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5)

一见休书写罢,侯宝中和妻子裙氏便将曹氏、侯仓各自绑了,背后插上“奸夫”、“淫妇”的牌子,张张扬扬,押往曹氏的娘家。

可怜的曹氏,过村串巷,颜面丢尽,看看来到娘家门前,一头撞去,昏死在地。

曹氏的父母早逝,家中只有一个傻哥哥,名叫曹振庭,还是过继来的。曹振庭看着妹妹遭此欺侮,气得直哼唧,屁话也讲不出来,根本不能给妹妹做主。听说曹氏背插“淫妇”的牌子被休回家门,街坊四邻义愤填膺,纷纷赶了过来。

他们亲眼看着曹氏从小长大,都知道她的人品,不相信她会做出如此的丑事。当看到侯履中的兄嫂押人前来,四处张扬的情景,更添了几分怀疑。哪有自家人出了丑事,如此幸灾乐祸的?他们看到“奸夫”站在人群前,挤眉弄眼,毫不在乎的样子,便明白了其中必有冤情。他们要替曹氏伸冤。于是,慌忙把昏倒在地的曹氏救起。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6)

曹氏渐渐苏醒过来,睁开泪眼,见到娘家众位乡亲,大呼冤枉。她跪在众人面前,说:“小女子自幼父母早亡,多亏众位乡亲照看。哥哥振庭,又呆又痴,给小妹难以做主。今日伸冤雪耻,只有拜托众位父老了!”说罢,泪如雨下。

早有腿脚勤快的年轻人,飞报曹氏的舅舅杨富公。杨富公闻讯赶来,详细问了曹氏被“捉奸”的经过,当寻找侯宝中和褚氏以及绑来的“奸夫’’侯仓对质时,这三人不知何时早已溜走了。杨富公立刻写了诉状,递呈县衙,请求伸冤。

侯履中的父亲侯桂芳,一向以秀才自居,感到家中出了如此丑事,大发雷霆。听到杨富公呈诉状请求平冤的消息后,不愿成为被告,也写下诉状,请人送到县衙,言说奸夫淫,妇被双双抓住,侯家将曹氏休回娘家,乃天经地义。

正巧,出任此县县令的是清代有名的胡秋潮。他立即传讯一千人等马上到衙,升堂审案。当胡知县问“奸夫”侯仓与曹氏勾搭成奸是否属实时,这个无赖嬉皮笑脸,毫不在乎,竟说:“假的!面对青天大老爷,小民不讲假话。是侯履中的哥哥侯宝中送我二两纹银,让我偷偷钻进曹氏的炕洞里,承认奸情,做好圈套,以便将曹氏休回娘家。没想到如此小事竟然告到了县衙,惊动了您有名的胡知县,真是罪该万死!”说罢,把侯宝中送他的二两纹银从怀中掏出来,呈了上去。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7)

胡秋潮是个断案的老手,他冷静地观察侯仓。这个乡间无赖,说他贪图钱财是可能的;说他企图行奸童生的妻子,则是诬陷。胡县令派出衙役捕快,四处查访,才知侯宝中贿赂侯仓,让侯仓自认奸情,是确凿无疑的。

原来,曹氏出嫁时,将自己做姑娘时的全部积蓄,做了陪嫁。虽说数目不是很多,但也足以使那些贪图蝇头小利的人眼红的。其中,就有侯宝中和褚氏。起初,这二人暗中商量,要分占曹氏的嫁妆。曹氏不答应,侯履中和侯桂芳也不同意。二人只好作罢。后来,分家各过,褚氏便以家境不济为理由,暂借曹氏纹银五两作本钱,说是要外出跑生意。但是,五两银子到手之后,这二人根本没有做过生意,年复一年也不再偿还。为此,曹氏讨要过几次,而侯宝中夫妇总是赖着不还。曹氏逼急了,这妯娌之间还吵过几句嘴。从此,便种下了祸根。

曹氏嫁到侯家之后,日夜操劳,很快便失去了做姑娘时的风采。侯履中常年在外,寻花问柳,再也看不上自己家中的“糟糠之妻”了。对此,侯宝中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便寻找机会栽赃陷害,以达到从侯家赶走曹氏,侵吞她的钱财的目的。侯履中巴不得早早休了曹氏,所以看到兄嫂捉住“奸夫”之后,立即将她休回娘家。

而侯履中的父亲秀才侯桂芳,枉为一家之长,迂腐糊涂而又自负,认为儿媳真有其事,上诉到县衙。胡知县先将侯宝中夫妇重责一百杖,又定了他们图财捏造奸情的罪名;曹氏蒙受不白之冤,好言宽慰,返回丈夫家;侯仓贪图贿赂,捏造奸情,本应严惩,姑念他公堂之上如实招供,还没有丧尽天良,予以宽处。其余的人皆减罪释放。

不料,事情发生意外,秀才侯桂芳回家后,上吊自杀了!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8)

侯桂芳尚有八十五岁老母,双耳失明,来到县衙,说儿子侯桂芳含冤气愤自尽,爬到公堂之上,呼天喊地,并把讼词呈送到知府衙门。

知府大人立即派人将一干案犯全部提来府衙,并委派清平县知县崔君复审此案。崔君听信一面之词,认为奸情可能存在,侯仓乃一无赖,一贯出尔反尔,他的供词不足为证。

崔君将审理结果呈报知府之后,知府大人暗忖道:“胡知县工于断案,人人皆知,未必糊涂到如此地步。如果审判失误,酿成人命,将如何交代?于是,他连夜调胡秋潮到府衙。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9)

知府大人见到胡秋潮后,问道: “曹氏的案子,你的审判是正确的吗?”

胡秋潮说:“下官再三审问,毫无问题。现在侯宝中见他的父亲死于非命,自以为有了把柄,便极力纵恿年迈的祖母到官衙闹事,想借此反咬一口,进行要挟。再说,侯桂芳上吊,怎么知道不是因为理屈,感到羞愧,同时对他的儿子侯宝中气愤不已,才自寻短见的呢?因此,侯宝中更是吃罪不起,只好冒死进行狡赖了。”

知府大人再问道:“这个案子,你觉得有何疑点?”

胡秋潮回答道:“至于此案的前后经过,有三点值得怀疑:女子行奸的事,如果发生在粗暴凶残的家庭,立即把她打死是有的;如果发生在诗书礼义之家,不动声色,暗地责令娘家领回也是有的;而将捉奸抓住的男女双双捆绑,多人押送,有意张扬出去,轰动乡里,这是可疑的第一点。丈夫对哥哥嫂嫂甚是亲爱,而对共同生活过多年的妻子弃之如敝履,这是可疑的第二点;大伯捉奸,捆绑弟媳,而丈夫听从指挥,这是可疑的第三点。自古以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推翻原判,还是维持原判,全凭知府大人明断!”

听了胡秋潮的话,知府大人决定亲自复审这一案件。因为侯仓供认受了侯宝中的贿赂,所以才捏造奸情,诬陷曹氏的。而侯宝中矢口否认给侯仓行贿,反说侯仓出尔反尔,是个无赖。那么,到底侯宝中有没有给侯仓行贿,这便成了理清这一案件的关键。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10)

知府大人坐在大堂之上,先提侯仓到堂,严刑审问,侯仓依然咬定侯宝中行贿二两纹银是真的。知府又下令将侯宝中押上堂来,开始坚不承认,后来施以夹棍大刑,这才招认了行贿是实。

知府审清了侯宝中行贿是实之后,便令退堂,择日再审。他秘密传来曹氏,好言劝慰,并说:“你大伯哥贪图你的钱财,有意诬陷你,也就罢了,而你们夫妻结婚七八年,儿子五岁,你丈夫竟没一点恩情,甘愿把你休回娘家,这是为什么呢?莫非你平常的确有不谨慎、不检点之处吗?”

曹氏一听此言,泪如雨下,抽泣半晌才说:“恩人今日不问到此,小妇人至死不讲。那是两年前的一天,丈夫与嫂嫂在房中行奸,被我撞见,丈夫与嫂嫂便恼羞成怒,对我百般凌辱。我总想,家丑不可外扬,丈夫寒窗苦读,求取功名,名声要紧。我只好打掉了牙往肚里咽,谁也没有告诉,只有逆来顺受,暗自流泪。谁知他们如此狠毒,设下圈套,使我蒙受如此奇耻大辱,真是苍天无眼啊!今日幸遇知府大人,洗却我无法辩白的冤枉,死而瞑目了!”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11)

周围的人听了,无不落泪。知府大人心里也不由一阵酸楚,说:“要是这样,你再也不能给侯家做媳妇了,你将如何打算?”知府这样问,无非是想说“不妨另外嫁人吧!”

曹氏听了,大哭起来,说:“生是侯家妇,死是侯家鬼;丈夫可以抛弃妻子,儿子离不开母亲。在侯家既已不能安身,情愿回到娘家居住,坚守节操,抚养幼子,等待他长大成人,再送还侯家,认祖归宗。除此之外,小妇人绝无其他想法。”

知府听罢,不由一阵慨叹。

东北情杀大案纪实(男子与嫂嫂通奸)(12)

案情已经理清,知府觉得轻松了许多。他把胡秋潮召来,夸奖说:“你老弟断案,真是神明啊!所谓‘南山可移,此案不可改’,这句话你是当之无愧的。但案情重大,依律,侯门兄弟几乎都应处死,我想从宽处理,将侯氏兄弟先痛打一顿,以警戒那些狡猾凶残之辈;再令侯家交出三百贯钱,交给曹氏,作为抚养幼子的费用,就此完结此案,你看如何?”

胡知县听了,开怀大笑,点头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