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

撰文、摄影:瓦片

网上关于新西兰的名头很多,世界上最宜居的国家, 2016年旅游届奥斯卡—World Travel Award得主,LP评选2017年最佳旅行目的地,甚至还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摔断腿的国家等等。这一切得益于新西兰政府和民众一直以来奉行的保护性开放政策。通过严格的物种保护措施,经济让道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完备的旅游后勤保障体系,从而保有了新西兰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单就徒步而言,全国就有着多达数千条长途和短途的徒步线路,线路遍及南北岛的每个城镇和村落,类型囊括雪山、山峦、湖泊、峡谷、森林、海岸线、峡湾等等,加之新西兰没有大型肉食类和蛇蜥类猛兽出没,因此无论选择何种行程,其安全性、多样性都足以满足每一位到访者的自驾之旅。

皇后镇天空缆车 Skyline Gondola

南岛相遇

南岛的九月正值早春,天气慢慢回暖,冰雪逐步消融,远山的雪线开始消褪,绿意渐渐在大地蔓延。虽不及夏天鲁冰花遍地的诗意,也不似秋天色彩斑斓的耀眼,但旺季来临前的短暂宁静却给予人们在阳光细雨里,体味眼前清晰而甜蜜的小确幸,聆听耳边温柔轻细的自然之语。

跟随旅途的脚步慢慢延展,南阿尔卑斯山脉的蜿蜒山路,霍普蒂卡黑沙滩的流星划落,福克斯冰川帐篷外的浓雾,米福峡湾雨后万川奔腾的瀑布,胡克步道库克山的落日余晖以及特卡波田野里转瞬即逝的银河。每一处的凝眸,每一次的回望,像一片早已静候的落叶,等待着你我的到来。

当微笑里充盈着一见如故,当遇见都是彼此最美丽的意外。这一刻庆幸来到你的身旁。南岛相遇,遇见在云和山的彼端。

关于南阿尔卑斯山脉

南阿尔卑斯山脉,它北起纳尔逊湖国家公园和亚瑟隘口国家公园,南至阿斯派灵国家公园。中部的库克山国家公园拥有3000米以上雪峰17座,其中主峰库克峰,大洋洲第二高峰,海拔3764米(接近于垂直高差),无愧为“大洋洲屋脊”。

相比于同纬度的安第斯山脉,南岛则幸运了许多。作为南岛的气候风水岭,正是由于南阿尔卑斯山脉的存在,造就了南岛东西部的多样地貌。如果没有它,就没有西部全球最低海拔的温带冰川、风情万种的峡湾、高耸深切的峡谷以及物种极其丰富的原始森林,更没有东部星罗棋布的美丽湖泊和充满中土气息的田园风光。因此,它是纯净南岛的终极缔造者和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之源。

备注:大洋洲第一高峰为印尼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查亚峰,海拔5030米,但从地理纬度和区域划分上,更多人倾向于南阿尔卑斯山脉作为大洋洲的屋脊。

1、亚瑟隘口国家公园(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

从基督城机场往西15分钟车程即开启南岛田园模式,笔直的道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农场和零星散落的羊群,运气好的话,还有一两只草泥马混迹其中。道路的尽头是连绵高耸的雪峰,那就是横贯东西,连接坎特伯雷和西海岸交通的重要门户—亚瑟隘口国家公园。亚瑟隘口国家公园拥有14座2000米以上山峰,多为季节性雪山。但由于公园内的山脉和河谷大多形成于冰河时代,因此,它保留了更多冰川地貌特征。若未深入其腹地徒步探寻瀑布和湖泊,则沿途蜿蜒的公路是你不容错过最好的风景。由于一路上车辆极少,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大可放心随时停车拍照。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

亚瑟隘口 Arthur's Pass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3)

隘口国家公园 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

2、西海岸线(West Coast)

新西兰南岛之美尽在西海岸,这是世人对西海岸的溢美之词。传统意义上的西海岸以北端的西港(Westport)为起点,经格雷茅斯、霍普蒂卡、约瑟夫镇、福克斯镇至哈斯特的布鲁斯湾。行驶在西海岸线6号公路上,左手边是绵延起伏的南阿尔卑斯山脉和繁茂的原始森林,右手边是平坦宽阔的黑沙滩和一望无际的塔斯曼海,当落日与月齐晖、冰川之外就是大海,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一路伴随着旅行者。而沿途哈雷摩托手的呼啸而过,更是涤荡着一颗颗想要流浪的心。

比起太平洋的波涛汹涌,塔斯曼海则多了一分温婉,最难以忘怀的是从普纳凯基(Punakaiki)千层岩回格雷茅斯的路上,湛蓝的大海在余晖中星光点点,洁白的浪花在细沙间徜徉,远处的礁石像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金纱中,如梦似幻。那一瞬间,马达的轰鸣,海浪的拍打声消失了,眼前的美景以低于每秒24格缓缓后退,这是种难以言状的寂静之美。突然很能理解库克船长在日记里记录第一次在海上看到库克峰时的兴奋之情,而西海岸的美更是让他在新西兰逗留了多达五个月,完成了新西兰环岛测绘,成就了其人生最伟大的功绩载入史册。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4)

西海岸公路 West Coast Road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5)

格雷茅斯千层岩 Punakaiki Pancake Rocks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6)

霍普蒂卡黑沙滩 Black-sand beach of Hokitika

3、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

2000年由新西兰籍导演马丁坎贝尔指导的《垂直极限》横空出世,作为国内引入的第一部雪山题材的好莱坞大片,强烈的感官冲击和心灵震撼让我第一次知道K2取景地福克斯冰川的存在。那时的网络资源还很稀缺,网上关于它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看着有限的几张图片,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亲身感受它的绝世之美。

15年的光阴流转,关于它的梦想和激情却从未被消磨。等待,等待那某一天的到来。终于,当梦想照进现实,在约瑟夫、塔斯曼和福克斯之间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福克斯,选择了冰川直升机。而这也是为什么在Fox Glacier Guiding接待处连续两次被告知因天气原因直升机取消起飞后,仍决定在这一年下两百多天雨的小镇里等待天气好转,这是一种近乎决然的朝圣。

也许终被这份诚意打动,冰川直升机在隔天顺利起飞,原定4小时的行程更直接被库克山这霸道总裁升级为24小时冰川露营。作为95年以来第3批被困福克斯冰川的游客,当救援直升机悉数远去,留下8名游客和15名向导后,除了感慨运气太好外就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怀揣着欣喜,听着瀑布撞击冰川的哗哗声,看着满天星斗里月光洒在冰川上,枕着冰川入睡是一种满满的幸福。

Tips:

1、福克斯小镇常驻人口不足300人,大部分餐厅和酒吧7点就关门打烊了。镇上没有超市,最近的超市车程3小时,生活必需品得提前备足。

2、小镇只有一条主街,在通往哈斯特的街道尽头左手边有一片萤火虫森林,里面还有蓝蘑菇。因为下了一夜雨,很遗憾未能得见。

3、曾经的福克斯冰川是从塔斯曼山顶一路倾泻而下到塔斯曼海边(这震撼场景想想就心血澎湃),但随着气候变化冰川一路消退至今。由于落石危险性极大,2014年起已严禁从冰川底部攀爬,普通游客可选择跟随向导或自行徒步至冰川观景台观光。

4、作为世界四大镜湖的马西森湖,周边丛林均无大型肉食动物及蛇蜥类猛兽,夜间也可进入公园拍摄雪山和星轨倒影。前后进了三次,一路小跑往返约需25分钟。由于人品都在福克斯冰川爆发了,终究没拍成马西森湖星轨。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7)

蓝洞 The Blue Grotto of Fox Glacier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8)

福克斯冰川中段 Fox Glacier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9)

福克斯冰川向导 The guide fo Fox Glacier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0)

福克斯冰川营救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1)

福克斯冰川露营 Camping in Fox Glacier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2)

马西森湖 Lake Matheson

4、瓦纳卡湖(Lake Wanaka)、哈威亚湖(Lake Hawea)

从冰川下来拐道马西森湖补拍了库克峰和塔斯曼峰的倒影,然后回Fox Glacier Guiding办公室与工作人员道别完上路已是接近9点半。车子在森林和峡谷里穿行了四个小时后终于抵达瓦纳卡湖和哈威亚湖。

不同于青藏高原上的海子和尼泊尔的湖泊,瓦纳卡湖和哈威亚湖更多呈现出的是一份深邃的蓝,在午后阳光映射下,靛蓝、孔雀蓝、宝蓝、湖蓝、粉蓝由远及近层次分布。特别当车子行驶到405M的The Neck山口,四周被连绵的雪峰环绕着,左手是哈威亚湖,右手是瓦纳卡湖,远处是高耸的阿斯派灵峰(海拔3027M),活脱脱一幅香巴拉的现实翻版。

由于在福克斯冰川上耽搁了两天,皇后镇天空缆车和格林诺奇的行程无法更改,因此,我们必须当天赶往皇后镇,原计划的瓦纳卡Roys Peak徒步只能放弃,为本次南岛之行的最大遗憾。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3)

阿斯派灵国家公园 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4)

哈威亚湖 Lake Hawea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5)

瓦纳卡湖 Lake Wanaka

5、皇冠山脉公路(Crown Range Road)

从瓦纳卡至皇后镇有两条路,一条是走6号洲际公路(Luggate Cromwell Road)直达皇后镇,另一条则是沿着卡德罗纳河(Cardrona River)翻越皇冠山脉抵达箭镇再取道皇后镇。其中后者可谓声名远播,不但是新西兰最高的公路,还被当地人奉为南岛的高山景观公路,其中Crown Saddle垭口海拔1076M,可以远眺皇后镇。

就个人而言,但凡走过川西、滇藏的国人,这一路的风景只能称得上过得去,如果真要说亮点,半途中的Bra墙倒是满满笑点。若论沿途风光个人更推荐箭镇往皇后镇的两条路,其中一条走6号洲际公路,在皇冠山脉公路下山口往6号洲际公路方向回走(左拐)一些就是世界蹦极发源地卡瓦劳大桥(Kawarau Bridge Bungy)和吉布森山谷(Gibbson Valley,皇后镇葡萄酒庄聚集地),或者可以往皇后镇方向经海耶斯湖和休特弗河桥。海耶斯湖后山风光秀丽,站在山坡上,远处是高耸的雪峰,近处是湖泊、牧场和公路,山坡上布满了兔子窝,在你按动快门的瞬间,它们携家带口地在一旁探头探脑地围观,那感觉很是奇妙。

另一条是走玛拉汉斯公路 (Malaghans Road)到皇后镇,路上的车极少,天空中的云懒懒地飘着,偶尔一群奶牛探着脑袋打望完我们后又埋头吃草。远处的雪山在夕阳映照下抹上了一片金色,近处的农舍间或被穿透云层的耶稣光打亮,满满一派治愈系的田园山色。因此建议时间允许,两条路都可以去尝试。

而前方就是皇后镇。没错,就是它,全球户外、滑雪和极限运动天堂胜地—皇后镇。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6)

皇冠山脉公路 Crown Range Road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7)

海耶斯湖 Lake Hayes

6、皇后镇(Queenstown)

作为南岛第二大城市,皇后镇有着太多的美誉,“上帝的宠儿”、“南阿尔卑斯的调色板”、“探险之都”、“葡萄酒之乡”。当你真正地来到皇后镇,无论身处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繁花锦簇的傍山酒店,人潮攒动的TSS蒸汽船码头,四周一切的一切都被连绵的雪峰环绕着,被清亮透澈的瓦卡蒂普湖妆点着。这一刻,你会觉得上帝太偏爱皇后镇,他给了大自然能够给予的一切,让它在湖光山色间层林尽染,在白雪皑皑里碧波荡漾。春天你可以跨上背包徒步路特本线路,夏天你可以邀三五好友来场乡间派对,秋天你可以慵懒地与爱人在湖边漫步,冬天你可以在银装素裹的滑雪场里肆意飞扬。如果你酷爱运动,喜欢冒险,你还可以尝试各式各样惊险刺激的项目,如高空跳伞、蹦极、喷射快艇、皮划艇和漂流等等。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皇后镇又陷入了恬静安谧的小情绪。坐在鲍伯山顶的天空缆车餐厅,找一个靠窗的位置,抬头是漫天的繁星,远处的雪山在迷雾间若隐若现,灯光在宝石蓝的湖水映衬下轻轻地摇曳,像极了梵高的星夜。

如果你厌烦了自助餐厅里的喧闹和人潮,大可尝试端一杯本地产的Vudu咖啡移步天台,就着提前打包好的Fergburger大汉堡,面对360℃无敌夜景而大快朵颐,那份香浓和满足,连山风也变得轻柔。一个想法在心中酝酿,这里是新西兰,这里是属于我的皇后镇。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8)

皇后镇天空缆车 Skyline Gondola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19)

瓦卡蒂普湖 Lake Wakatipu

7、格林诺奇 (Glenorchy )、天堂镇(Paradise)

如果说《指环王》和《霍比特人》成就了新西兰中土世界的美名,那格林诺奇和天堂镇则是这个中土世界的代名词,它们一个是天堂的门户,一个是天堂中的天堂。

从皇后镇出城往西即踏上著名的“天堂之路”,在Viewpoint停车远眺,瓦卡蒂普湖像一道蓝色的闪电深深地切入群山之间,远处巍峨的雪峰轻盈地倒映在湖面,原生态的草场和森林点缀其间,那种极致宁静的美,每一帧都是无以伦比的风光大片。

而天堂之路的尽头就是格林诺奇,这是一个安静又极其精致的小镇,古朴的建筑,氛围感十足的街道和庭院,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青草香。一阵山风吹过,云层渐渐散去,阳光照耀在四面环绕的雪峰上闪闪发光,这种美很不真实却又无比清晰。

格林诺奇镇区再往前便是天堂镇,越深入腹地,道路也变得愈加蜿蜒崎岖,在跨过一道道的溪流和沟壑后,车子最终停在宽阔的河滩—达特河滩上,这里就是《指环王》中艾辛格塔楼的取景地。环顾四周,近处的法贡森林和远处的孤峰,当一个个熟悉而亦真亦幻的电影场景在眼前交织,这种空间和时间的穿梭感让人迷醉。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天堂镇还是“全球十大经典步道”之一的路特本线路(Routeburn)以及绿玉(Greenstone)、凯波斯(Caples)、里斯(Rees)等著名步行道的共同起点。其中路特本步道最为名声在外,它拥有着摄人心魄的绝美风景,巧妙地将阿斯帕灵国家公园和峡湾国家公园串联在了一起,这是一条极具挑战性而全程又充满美妙景色的徒步线路。步道全程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徒步者还可以攀登锥形山(Conical Hill),站在山顶,气势磅礴的南阿尔卑斯山和波澜壮阔的塔斯曼海都将一览无余。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0)

格林诺奇天堂镇 Glenorchy Paradise

9、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

除了格里诺奇和天堂镇,皇后镇最知名的莫过于游览峡湾。其中已开放观光的峡湾有两个,米尔福德峡湾和神奇峡湾,前者开发较早,配套设施齐全,观光者可以直接驱车到达码头,再乘坐游轮游览两个小时,而后者则更为原始开阔,但由于交通不便,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陆上和湖中倒腾外,价格也高了许多。由于年少之时就被米尔福德峡湾的主教峰(Mitre Peak,海拔1682米,是世界上从海底直接矗立起来最高的山峰之一)那张地标式的峡湾倒影所折服,再综合路途因素,选择米尔福德峡湾也就顺理成章。

从皇后镇往南不远便是Jack Point和肯斯顿–加斯敦公路,这里是新西兰公路风光大片的保留地。无论夕阳时金色的光影,还是夜晚的浩瀚星河都不会让你失望而归,以及行驶在路上全天候可见的彩虹,当你从巨大的虹柱间穿越而过,那种奇妙的感觉会让你明白为什么新西兰又被称之为“彩虹的国度”。

沿着肯斯顿–加斯敦公路继续前行一个半小时即可到达蒂阿瑙湖,蒂阿瑙湖是新西兰乃至整个南半球最大的冰川湖,自然风光极为出众。清晨的蒂阿瑙云雾缭绕,水天一色,宛如梦幻,观光者可以选择沿着湖边健行或来一场远足。作为米尔福德峡湾和神奇峡湾的必经门户,蒂阿瑙拥有着米尔福德、罗蒂伯恩和基普勒等多条著名步道,从这里可以直接穿越到米尔福德峡湾地区。

因为峡湾小气候的存在,在皇后镇和肯斯顿–加斯敦一路还是风和日丽,到了蒂阿瑙和米尔福德峡湾则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由于一心想着拍主教峰倒影,看到这天气和雨势不免一路失落,中途停车休息时帅气的巴士司机却拍了一把我肩膀说:“Hello,guy,you are lucky”说完笑吟吟地回到驾驶座,留下一脸懵逼的我。正当我以为这只是一场善意的玩笑时,没多久车子就进入了著名的荷马隧道(Homer Tunnel)。

当大巴驶出隧道在路边停下时霎那间的震撼让全车人都欢腾起来。荷马隧道出口地处半山垭口可以一览峡湾全貌,因为下雨的原因,在原永久性瀑布基础上,又出现了数十条的“临时瀑布“,这些瀑布从两旁陡峭的崖壁上倾泻而下,布满了高高低低的山涧,有的数十米,有的数百米,有的甚至接近一千米(南岛最著名的萨瑟兰瀑布也就570米落差)。由于山风和海风的叠加,瀑布的水流在空中跌落时即被风吹散,眼前峡湾这种珠帘百川、烟雨蒙蒙胜似仙境的壮美景观已经难以用言语形容。内心是纠结的,因为能见度太差,相机无法完美地记录这场大自然的饕餮盛宴,震撼的美景只能用眼睛去回忆,那一刻一切的描绘都是词穷的。

米尔福德峡湾之行给了我们一次难以忘怀的体验,无愧于“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称号。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1)

肯斯敦-加斯敦公路 Kingston-Garston Highway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2)

鲁瓦坦尼瓦湖 Lake Ruataniwha

9、库克山(Mt. Cook)

根据车程,最靠近奥拉基库克山国家公园的住宿点分别为奥拉基(Aoraki,也叫库克山村)、特威泽尔(Twizel,三文鱼吃货聚集地)和特卡波,前者就在国家公园的入口处,后两者车程分别在40分钟到60分钟不等。其中奥拉基的住宿条件最为紧俏,除了名声在外的赫米塔吉酒店(The Hermitage Hotel),只有6至7家背包客酒店和民宿,需要提早预定。整个镇区就三家餐厅,分别是赫米塔吉酒店(最贵)、The old mountaineers cafe(稍贵)和Mount Cook backpackers(推荐,仅提供晚餐)。赫米塔吉酒店是一家由日本人设计的酒店,仅8间客房,但每间均能在床边看到库克峰,风景极佳,价格尚可接受。

由于国内中文网站上关于库克峰和塔斯曼峰的介绍均十分有限,更多的是从地质成因上进行讲解,而对于山峰与冰川、景点与步道间的关联信息则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初到南岛的国内到访者,说一脸懵逼并不为过,甚至很多人回国后仍是傻傻分不清。

传统意义上的库克山,即奥拉基库克山国家公园,它地处南阿尔卑斯山脉中端,辖区内拥有17座3000M以上的雪山。其中最高的两座分别为库克峰(海拔3764M,拥有胡克等多条冰川)和塔斯曼峰(海拔3497M,拥有塔斯曼、福克斯、约瑟夫等多条冰川),两者的关系和距离可参考珠峰和洛子峰,而库克峰又因为峰顶山型分为Low Peak(胡克步道可观测)和Middle Peak(塔斯曼冰川观景台可观测)。

因此,若站在奥拉基村面向国家公园入口,前方则为正北,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十一点钟方向是穆勒小屋步道(Hooker Hut Track,往返8个小时,可见云海)、穆勒冰川及穆勒冰湖;一点钟方向则是库克峰、塔斯曼峰和胡克步道,其中胡克步道(全程需经过三座索桥)尽头即是胡克冰川和胡克冰湖;两点钟方向是塔斯曼冰川(全长27公里,为新西兰最长、最大的冰川)和塔斯曼冰湖(普卡基湖的源头),拥有蓝湖(Blue Lakes)和塔斯曼冰川观景台两条短途线路(往返30分钟)。除此之外,还有科普兰步道(Copland Track)和球式隘口步道(Ball Shelter Route Track,往返8个小时),其中后者可以近距离抵达塔斯曼冰川,但由于雪崩、结冰等因素影响,该条线路风险等级较高,需要专业向导带队前往。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3)

普卡基湖 Lake Pukaki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4)

胡克谷步道 Hooker Valley Track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5)

库克山日照金山 The Golden Mount Cook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6)

库克山主峰 Summit of Mount Cook

10、特卡波湖(Lake Tekapo)

作为南岛旅游的天字一号招牌,特卡波无疑是所有观光客的终极朝圣地,无论是大环线,还是小环线,感觉不到特卡波转一圈回家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来过新西兰。那到底特卡波凭什么如此名声在外,让众生为之倾倒?原因很简单,观星。说起观星,不得不提及世界七大顶级观星胜地,除了特卡波,其它分别是阿卡塔马沙漠(智利)、加那利群岛(西非)、纳米布兰德(西非)、贾斯伯国家公园(加拿大)、樱桃泉国家公园(美国)和查科国家公园(美国),而后六者不是在沙漠腹地、雪山旷野就是无人荒岛,它们远离人烟,交通不便,尤其对于国人而言,观星付出一番艰辛和不菲的路资是必不可少,只有特卡波湖如神迹般伫立于城镇之间,在雪山、湖泊和田园间让到访者在庭院里也能感受天籁的静美,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旅程。

众所周知,观星者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自然是天气晴好,无云无风,又恰逢上下弦月,地利则是空气稀薄,能见度高,人和则要求人造光干扰少,无光污染。而特卡波位于南阿尔卑斯山脉中麓的盆地中,四周雪峰环绕与外界光源隔绝,植被丰茂空气质量优异,加之气候怡人一年中适合观星时间长达六个多月(四月至九月),运气好还能碰上南极光爆发。此外,南岛几乎没有工业而且人口稀少,特卡波镇区常住居民仅有300多人,当地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光源控制措施,如特制的低光路灯,约翰山天文台等重点地段晚间6点后车辆禁止通行等等。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完美默契,造就了这个南半球最完美的观星胜地并入选全球四大暗夜天空保护区。

除了上述的天时地利人和,特卡波还配备了三大独门杀器:碧蓝色的特卡波湖、满满艺术感的好牧羊人教堂以及夏日遍地盛开的鲁冰花,光这软件和硬件的配置,想不成红都难。因此,每逢旅游旺季(十月至来年五月),全世界的观光者、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使得特卡波一房难求。

这次特卡波住宿是BOOKING上订的Marie Therese B&B,它家各方面均无可挑剔,完美地对得起BOOKING打出9.5的高分,尤其钟爱她家的后院,松软的草坪上摆着一把躺椅,一张石桌,坐看特卡波湖和南阿尔卑斯山的日升日落。由于九月尚未进入旅游旺季,停留的那晚天气阴间多云,在好牧羊人教堂守候到了7点半只能悻悻而归。未想刚走到后院猛地一抬头,但见繁星璀璨,九天银河展露无遗。对于70、80后而言,吃着西瓜数星星看银河的回忆已经太过久远,抑或已经埋没在尘世琐碎间。突然面对眼前这捡来的幸福,一个人,一只脚架,在那条幽静的小径间,满满的震撼和回忆。十分钟后,满月升起,云层紧锁,银河和星星瞬间隐匿。这是属于一个人的特卡波星空,它给了本次南岛之行画上了最完满的一个句号。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7)

特卡波湖 Lake Tekapo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8)

好牧羊人教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29)

好牧羊人教堂火烧云 The evening glow of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30)

约翰山天文台 Mt John Observatory

南半球最美秋季在新西兰南岛(遇见新西兰山和海的彼端)(31)

特卡波银河 Galaxy of Tekapo

后记:

南岛之行,有着太多的幸运和惊喜。对比藏地的雪山、海子和星空,南岛让我对三者的美有了重新的认识。如果藏地更多的是感受那份苍凉和宽广,南岛则又多了一份安谧和美好,一份伸手即可揣入怀中的小确幸。相信南岛还将再遇,无论是塔拉纳基山、库克群岛、汤加、斐济还是萨摩亚,一切没有结束,一切只是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