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叫做“猪牙皂”,每到秋季,人们便采摘成熟的皂荚,晒干、切片生吃或炒食。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1)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2)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3)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4)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5)

猪牙皂

猪牙皂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皂角不是一种东西,它是皂荚受伤后所结的小型果实,会弯曲成月牙形,像猪的牙齿,所以又叫猪牙皂。除了食用之外,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入药。

猪牙皂有开窍、祛痰、解毒等功效。主治突然昏厥、中风、牙关紧闭、咳喘等病症。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6)

山东邹城的“柳下邑猪牙皂”如今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改接5年生的皂角树,粗度6cm,去年每棵树的皂荚收入120元;改接30年生的皂角树,粗度25cm,去年每棵收入1300元。

猪牙皂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猪牙皂不仅救人性命)(7)

猪牙皂耐干旱、耐寒冷、易种植,对土壤要求低,可以种植在闲置土地或荒地上,房前屋后、荒滩坡地都可以种植。但是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上长势会好。在沙地和积水地、盐碱地不宜种植猪牙皂。

猪牙皂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育苗,亩施圈肥3000~4000kg,深耕21~24cm,耙细整平。如干旱应先浇水,待表土稍松散时再播种。

2.猪牙皂繁殖方法

用大皂荚种子育苗作砧木,猪牙皂枝条作接穗,进行嫁接繁殖。

(1)培育砧木:猪牙皂果实内无种子,必须用大皂荚种子育苗,培养幼树作砧木,以嫁接法进行繁殖,嫁接方法有芽接、靠接、劈接。但以芽接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生产上多采用。大皂角的种皮坚硬,如不经处理,需2~3年才出苗,因此播种前须浸种催芽。

方法:将饱满种子倒入热水中,搅拌10分钟;在缸中浸泡8~24小时,捞出用清水淘洗一遍,将已膨胀的种子选出(未膨胀的种子再按前法处理一次)盛于盆中,上盖湿布,放温暖处催芽,经常检查种子是否有霉烂现象,每天用清水淘洗;或在室外向阳处挖24cm左右的小坑。将种子拌湿砂埋于坑内,上边盖3cm厚的土,再用草覆盖。半月左右扒出察看,如种子露芽,即可播种。“清明”前后,在已整好的地里,按宽、窄行开6cm深的沟,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30cm,以便在宽行进行嫁接。开好沟后,按株距10~15cm,将种子放于沟内,填土盖平,稍加镇压。

播种后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如遇大雨,雨后地皮稍干时及时松土,防止表土板结。一般1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浇水。6~7月间每亩可施硫酸铵5~8kg,每隔半月施一次,施后浇水。共追肥2~3次。如管理得好,一年生苗可长到60cm高,第二年作为砧木。砧木以粗如拇指者为好。

(2)芽接法(俗称“热黏皮”):以“大暑”前后最适宜。选1~2年生大皂角实生苗树作砧木;选芽子饱满当年生新枝条作接穗,选在晴天把接穗剪去两端,取中间饱满的芽子,放入桶内或包于湿布中,在砧木离地面15~30cm高处主干上,选择略呈凸形的部位,用快刀把树皮纵切长约1.5cm,横切一刀宽约0.5cm,深达木质部,成“T”字形,用刀将树皮轻轻撬开。

把猪牙皂接穗剪去叶片,在芽的上面1.5cm处横切一刀,芽两侧各切一刀口深达木质部,在芽下0.5cm处连同木质部向上削至芽上面横切口。这时大拇指轻轻压住芽片,向一边轻轻一推,将芽带皮从木质部削离取下。力求完整无损,立即贴在砧木切口内,并用砧木皮包住芽片,芽头与叶柄露在外面,再用麻皮包紧,先绑下面后绑扎牙上面,芽的上下各扎三圈。涂上接蜡,防止雨水浸入切口。嫁接后7天内不能见雨。一般7~10天后,用手一触叶柄,如脱落,芽片皮色鲜绿,即已成活。如叶柄干枯,手触不落,即未成活。嫁接成活后20天左右,用刀将绑扎的麻皮割掉,并将嫁接芽上部砧木的枝条剪去,便于新芽生长。

(3)靠接法:猪牙皂靠接是不剪下接穗,使接穗植株与砧木植株靠在一起。先将砧木移植花盆中放在接穗母株旁边,或将砧木栽于猪牙皂树下然后将砧木枝条与接穗枝条在结合处各削长约3cm左右的切面,使两切面的形成层(树皮最内层)互相吻合。结合处用麻皮或塑料薄膜绳扎结实,并涂接蜡,以防雨水。愈合后,将接穗下部及砧木上部剪断,即成独立新植株。

(4)劈接法:一般在“春分”前后。接穗发芽前进行嫁接。如地干旱,需先浇水。在离地面3cm左右处将砧木上部锯掉,断面用快刀削平滑,然后用刀在砧木中央垂直砍3cm左右的裂口。取生长二年,生长旺盛,带有3~4个芽的接穗,按照砧木接口的深度,将接穗下部两侧削成楔形,然后插入砧木裂口,使砧木与接穗形成层紧紧吻合。比较粗的砧木,可接两个接穗。然后用麻皮扎结实。切口涂上接蜡连接穗一起埋入土堆内,成活后去掉覆土。

编 辑:孟然

统稿编辑:何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