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8 19:39

前言

2015年5月20号,OPPO在奥雅会展中心发布了新品手机R7和R7 Plus。作为OPPO“十年诚品”,R7以全金属一体机身、2.5D FHD弧度屏、3GB RAM、VOOC闪充、全局闪拍、4G双卡双待等为卖点;而2499的售价,瞄准的正是国内智能手机竞争最为惨烈的中端市场——面对定价同为2499的小米Note和售价仅为1999的MX4 Pro,OPPO R7能否异军突起?本文试图以一个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视角,从外观、续航、拍照和系统角度出发,给出一个答案。

外观

首先感谢值得买小编的信任,也许是产品比较贵重的缘故,此次值得买选择了顺丰速运。外包装完好无损。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

划开胶带,出现在眼前的是手机外包装和众测须知。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

OPPO R7的外包装体积不大,采用了类似iPhone的简约包装。正面是R7的正视图,正中间是OPPO的logo。正视图勾勒出的环绕机身的两条纤细的银线,正是R7标志性的“流光侧边”。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

包装盒的背面。贴满了产品信息贴纸,因而显得有些凌乱。右上角的二维码扫码后得出的是F252-5017268,应该是出厂编码。中间的贴纸标明了型号、屏幕、网络、摄像头、尺寸和重量等参数。下部的贴纸可见我手上的这台R7是银色版,生产于05.18。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

包装盒的侧面,黄色的不干贴上一个“头”字...(经检查,另一侧并没有一个“尾”字)。左下角的贴纸标明了基本的型号信息,二维码扫码可得IMEI。

包装盒的侧面,粉绿的配色证明R7依旧时尚的年轻群体。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

抽离塑封,打开盒盖,R7本体现身!第一眼的观感是,正面比较干净,尽管称不上纯粹,但上部的开孔还是比较讲究的。机身整体轮廓中规中矩,没有跳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6)

拿起手机,下面是配件。不得不说这个配件的布局同iPhone过于类似,没有锤子开箱的惊艳。从左到右依次为卡封、耳机、充电器、数据线和手机本体。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7)

白色的卡封中是卡针和《产品重要信息与保修卡》。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8)

全家福如下图,统一采用了白色的主色调。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9)

仔细看看充电器,USB插口一端中的USB插口采用了绿色的垂片,颇为精致。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0)

交流电插口一端更有玄机,其上标明了型号、输入、输出、SN和制造商等信息。输入同其他手机大同小异,而输出竟然高达 5V-4A,毫无疑问在这恐怖的大电流背后支撑的正是VOOC闪充技术。下文将在续航环节具体进行介绍和评测。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1)

数据线的USB端子上也有VOOC字样,同时采用了绿色的垂片;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2)

数据线的另一端并不是普通的5pin Mirco USB,而是7pin数据接口。也就是说这条附赠的数据线也是OPPO为VOOC闪充技术专门定制的,颇为用心。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3)

耳机的型号为X1446,具备基本的线控功能。OPPO也算是为数不多仍然随机附赠耳机的厂商之一,但尽管OPPO是音乐手机起家,却并不能对这款耳机有过高的期待。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4)

实际上,R7的表面出厂还带有一层塑封保护。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5)

R7的背面,除了塑封外,贴有进网许可、IMEI等型号信息和双卡双待组合说明。从中可以看出,R7支持Micro-SIM Micro SD或Micro-SIM Nano-SIM的组合,非常灵活自由。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6)

撕开塑封,让我们再次审视一下R7的正面。正面上部的三个开孔依次为前置摄像头、听筒和传感器;左上角还隐藏有一枚不易察觉的呼吸灯;下部的三个虚拟按键为android标准的菜单键、home键和返回键,没有背光,因此黑暗环境下并不是很方便。中间是一块5.0寸的FHD Amoled屏幕,下文会详述其表现。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7)

R7的背面,采用了三段式的设计。前文已经说过,R7的正面无法跳出似曾相识的感觉,背面同样没有惊艳之感,不论是HTC One还是iPhone,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经典的三段式设计。左上方的摄像头同样微微凸起,但幅度没有iPhone 6那么夸张,大约0.5mm。而为了照顾摄像头同机身的高度差,R7索性在下部中间设计了一个凸起,来增加手机平放的稳定性。摄像头下方是一颗闪光灯,很遗憾并不是双色温。摄像头旁边的小孔是降噪MIC孔,但开孔的位置既不对称也不居中,反倒有些随意。中间是OPPO的logo,抛光的工艺同阳极氧化的亚光背面整体形成了对比。右下角则是扬声器开孔,这个位置自然不必担心音效,因为平放的时候是一定会被挡住的。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8)

再让我们看看R7的上侧边,这个角度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摄像头的凸起。靠近摄像头的白边是天线隔断条,而另一侧的天线隔断条巧妙的同耳机插孔相融合。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19)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0)

机身左侧偏上部分,是电源键的位置。R7的这一设计让人困惑,不论是iPhone 6还是小米Note电源键都在机身右侧,初次上手会让人很不习惯。电源键键程较短,回程偏软,手感有些逊色。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1)

机身右侧,偏上是卡槽,偏下是音量键。卡槽同机身的贴合非常紧密,工艺精度不错。音量键的反馈,同电源键相比也明确得多。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2)

R7的下侧边,正中间是兼容Mirco USB的VOOC电源数据接口。左侧是MIC孔,两侧的白边是天线隔断条,同上侧边对称。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3)

最后让我们看看机身边框的特写,谈谈手感。在发布会上,OPPO就大力强调R7机身的工业设计:流光侧边,提琴雅弧以及柔和感。但是上手的第一感觉,却是R7机身的R角相比iPhone6不够圆润,有微微硌手的不适感。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4)

细细观察R7,其2.5D玻璃边缘没有像iPhone6或是Lumia一样直接过渡到机身侧面,反而增加了一道金属边框的切角。这两者糅合起来,使得R7就像iPhone 6的前面板贴合了iPhone5的边框。加上边框靠近背部又做了一条收边,使得边框不够简洁,反而有些杂乱。能够在中端机上使用顶尖的工艺固然是设计品质的体现,但有的时候好的设计就是做好减法的设计。

拍照

在发布会上,OPPO强调了R7相机的几个亮点:全局闪拍系统,0.7s急速启动,相位对焦,ISOCELL。在实测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这几个概念。

0.7s急速启动,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即使是Android的顶尖旗舰Galaxy S6的相机启动时间也仅仅是0.7s而已,而根据MoiMark的测试数据,iPhone 6的相机启动时间为1.067s,暂居Android首位的华为荣耀6,启动时间则为1.217s。

相位对焦,实际上目前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对焦技术共有三类:反差对焦,激光对焦,以及R7采用的相位对焦。先来看看原理,对焦的过程是通过移动镜片来使对焦区域的图像达到最清晰的过程,而反差对焦的原理就是通过找对焦区域对比度最大的点作为对焦准确的点;相位对焦的原理则是找对焦区域相差最小的点作为对焦准确的点;激光对焦更为复杂,是通过摄像头旁边的激光测距仪来计算目标的距离以完成对焦。

至于三者间的区别,简单来说,相位对焦快,反差对焦和激光对焦较慢;但相位对焦对光线要求高,且需要额外的相位检测装置或传感器像素单元的支持,实现复杂;反差对焦对光线要求不高,只需要算法支持,实现简单;激光对焦对光线要求很低,但硬件上要求更为苛刻

智能手机普遍采用的对焦方式是反差对焦,激光对焦则仅有LG G3/G4采用,而相位对焦也仅仅出现在iPhone6和Galaxy S系列上,于是R7成为了继vivo X5 Pro之后,第二款使用相位对焦技术的国产手机。

0.7s急速启动和相位对焦,再配合优选防抖算法,这三者被OPPO官方称为“二快一稳”,最终构成了“全局闪拍”系统。在当前黑屏待机或是进行程序操作等各种状态下,R7可通过直接按下音量键中部来实现抓拍。

ISOCELL传感器实际上是BSI传感器的改进。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像素与像素间构建起隔离墙来增加镜头进光量,实现低照明环境下高保真的色彩效果。而ISOCELL传感器目前的供应商仅有三星,据此推测R7的摄像头传感器应该就是三星的SLSI_S5K2P2。

了解了这些背景概念后,让我们看看实际体验。应该说从启动相机的一瞬间来说,R7确实堪称神速。在iPhone6取景框仍漆黑一片的时候,R7已经载入完成。

进入拍照界面,可以看出R7走了简洁的界面风格——准确的说,是iOS简洁的界面风格。两者不论是功能布局还是图标都几乎一致,甚至黑色基调配白字和黄字都如出一辙。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5)

如果说单纯是界面的雷同还勉强可以接受,但逻辑的混乱就有些让人无法接受。OPPO将更多的功能隐藏了相机右下角的图标内——也就是iOS滤镜的图标——共有九种功能。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事“绚彩夜拍”、“超清画质”和“慢速快门”三种功能。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6)

相机功能比较人性化的一点是,在长时间开启相机但没有拍照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返回主界面,从而减少的电量消耗。

实拍环节,首先是室外明亮环境。上图为iPhone6,下图为OPPO R7,两者均采用默认拍照设置。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7)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8)

两图可以看出,R7有过曝的倾向

依旧是上图为iPhone6,下图为OPPO R7。R7的发色偏红,但让人费解的是,1200万像素的R7解析力却逊于800万像素的iPhone6。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29)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0)

可以看到R7的照片中,穹顶的纹路已非常模糊,条幅上的文字也难以辨认。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1)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2)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3)

通过树叶边缘可以看出R7的紫边控制不尽如人意。

应该说明亮环境下,R7的拍照水准非常不错,尽管算法调教上还存在着上述不足,但仍不失可圈可点之处。

黑暗环境下,R7的样张相比iPhone6整体观感更为明亮,同时白平衡也要准确一些,确实出乎意料。但是相比iPhone6,R7的样张涂抹依旧比较严重,树叶的边缘可以清晰看出两者间的差距。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4)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5)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6)

而在开启了“绚彩夜拍”模式后,涂抹有了很大的改善,付出的代价则是曝光时间有1/12s延长到了惊人的1s。这意味着“绚彩夜拍”如果没有三脚架的帮助,拍出的照片有很大几率会糊掉,因此并不是那么实用和理想。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7)

总的来说,R7的拍照体验良好,有些情况下甚至反超iPhone6,确实值得称道。

续航

续航部分我想重点谈谈VOOC闪充技术,这项技术最大的好处,如发布会上所说——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正是一个“快”字。而背后的原理是VOOC采用了低压大电流的解决方案,定制了适配器、电池、数据线、电路、接口一套完整的硬件。比如之所以采用7pin的数据线,就是因为其内置了MOSFET保护开关,以确保充电安全。

R7内置2330mAh聚合物锂电池,考虑到R7的屏幕尺寸和CPU,这个电量从理论上并不很充足。但在实际使用中,得益于Amoled屏幕的特性,R7是可以胜任一天的中度使用的。

通过R7系统设置自带的耗电详情可以看出,显示屏依旧是耗电大户。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8)

ColorOS亦内置了两种省电模式:普通省电和超级省电。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39)

普通省电模式是通过纯净后台、降低屏幕亮度和关闭触摸反馈实现的。

超级省电模式更加绝对,仅保留拨号、电话本、信息、时钟可用。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前者更为实用一些。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0)

系统

正如发布会上宣传的,R7搭载了ColorOS 2.1,版本号为R7t_11_150514,本次评测除“系统更新”体验外均是基于此版本。ColorOS 2.1,在官方宣传中两个亮点分别是:流畅的使用体验和全新的视觉设计。

先来看看视觉设计。为了充分利用Amoled的特性,默认壁纸以黑色为基调。官方重绘的图标则以白色为基调,蓝绿黄为辅色,很是小清新。不过有方有圆的图标轮廓并不是非常统一。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1)

ColorOS的系统逻辑上,更类似iOS。取消了二级菜单,所有App平铺在主界面,用户可以建立文件夹来整理。

下拉菜单亦相对简洁,提供了Wi-Fi设置,移动数据,响铃,一键清理和屏幕旋转等功能。并且在有通知存在的情况下,下拉菜单会缩略设置项目按钮。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2)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3)

设置界面,分为三个标签页:常规、声音和显示,依旧是黑底白字。系统默认的字体有些略小,好在系统提供了调节选项。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4)

设置界面的功能比较全面,而“手势体感”下有不少有意思的功能,比如“双击亮屏”和“画O启动相机”。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5)

总的来说,ColorOS 2.1选择了轻快的视觉风格配合简洁的逻辑。单纯从视觉上,没有Android 5.0那样让人耳目一新,但胜在明白易懂。

再来说说使用体验。3GB的RAM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顺畅,可用RAM一般保持在1.8G左右。系统界面的切换顺滑跟手,毫无卡顿,动画效果也保持了较高帧数。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6)

而应用启动速度,尽管官方宣传将系统自带APP的平均启动速度从1.012秒优化到0.701秒,但自带的微博和网易新闻启动时,依旧需要忍受很长时间的白屏。

WLAN连接,R7很遗憾并不支持5GHz。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7)

手势体感,其中“双击亮屏”非常实用,尤其是对于用不惯R7左侧电源键的用户来说。“画O启动相机”手势识别的成功率相当不错。

屏幕

上为R7,下为IPhone6,两者均调至最高亮度。通过白色可以看出,R7的屏幕亮度没有iPhone6高,且偏冷。通过黑色,可明显看出R7的Amoled屏幕相比iPhone6的LCD屏幕的优势,非常纯净。算是扳回一城。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8)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49)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0)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1)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2)

图片对比全部采用R7自带展示图片。R7还是继承了Amoled的特点,屏幕发色偏艳丽一些,看起来非常讨喜。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3)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4)

oppor7t和r7s大小区别(十年磨一剑--OPPO)(55)

不得不说,R7这块屏幕的素质非常优秀。

结语

十年磨一剑,在使用过一周R7后,其锋芒虽不是无人可避,却也称得上夺目。作为一个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相比沦为街机的小米Note和品控不佳的MX4 Pro,我更愿意选择R7,为的是它背后这份坚守和诚意。最后,祝zdm和OPPO一样,终有一天也能拿出自己的十年诚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