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襄阳归谁管辖(古代湖北鄂州襄州荆州黄州均州随州施州归州都是现在这些地方)(1)

(古荆州的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张居正故居)

在中国,“州”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上,“州”字的造字原理最开始指的是水中的小块陆地,同时也可以写作洲,后来就演变成了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划,到后来竟然慢慢成为了中华各民族各级自治行政区划代表属性。中国早期的“州”有特定的管理户籍范围,一个州的范围大致在2500家左右。最早的九州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奠定了中华腹地古代的行政范围的划分。而后就有史学家进行总结,将中国远古部落首领黄帝统治的土地统统地称为神州,九州大地就又演变成了“神州大地”。

三国时期襄阳归谁管辖(古代湖北鄂州襄州荆州黄州均州随州施州归州都是现在这些地方)(2)

(古襄州时期的昭明台,现在的建筑是后来复建的)

荆楚大地的荆州就是中华九州之一,古时的荆州管辖范围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其府治在现在的湖北襄阳(见上图),这些辖地分布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在《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赤壁之战、襄樊之战、夷陵之战 都是为了争夺荆州而展开的。荆州还产生了“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以及“关羽大意失荆州”两大成语。现今的荆州为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 目前的荆州市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松滋市、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

三国时期襄阳归谁管辖(古代湖北鄂州襄州荆州黄州均州随州施州归州都是现在这些地方)(3)

(古黄州的著名文化旅游景点黄州赤壁,也称“东坡赤壁”)

位于鄂东长江之畔的黄州是苏东坡先生赞誉的“江山如画”之地,也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邾城是名噪秦汉三国西晋的大都邑,西阳城是维系东晋南北朝兴衰更迭的军事重镇,明清黄州府城是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地。苏东坡被贬黄州四年,写了诗歌387首,以至黄州长江畔的黄州赤壁被人们称为东坡赤壁。古黄州府辖有黄冈县、麻城县、黄陂县、罗田县、黄安县、蕲水县、广济县、黄梅县、蕲州等8县1州。其管辖范围比现在的黄冈市要大,现在的黄州区只是黄冈市的一个区,它们互换了位置。

三国时期襄阳归谁管辖(古代湖北鄂州襄州荆州黄州均州随州施州归州都是现在这些地方)(4)

(古鄂州长江之中的“观音阁”,700年屹立江心不倒,成为中国最坚强的“观音阁”,被誉为“天下第一阁”)

鄂州曾是三国时的吴国都城,当时叫武昌,现在的湖北省府是“抢走”了鄂州的“武昌”之名才改成“鄂州”的。古时的鄂州只有现今鄂州市和黄石市合起来的地盘。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与鄂州名称的由来。

襄州现是湖北襄阳市的一个区,襄阳城起源于春秋时期,是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后成为县治。东汉末年刘表在这里兴建襄阳府城,并将荆州首府从江陵迁到了襄州,开启了襄州的辉煌时代。

三国时期襄阳归谁管辖(古代湖北鄂州襄州荆州黄州均州随州施州归州都是现在这些地方)(5)

(古施州的恩施女儿城人山人海的“女儿会”尽显土家人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古均州为现在的湖北省丹江口市范围。其均州古城已经被丹江口水库淹埋在水下.其均州古城内的净乐宫建筑设计与北京故宫相同,只是规模要小得多。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是江汉、鄂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现辖 经济开发区,曾都区、随县,广水市。施州就是现今的鄂西恩施州,其现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归州设立于公元619年,辖现在的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