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习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3-12岁儿童好习惯养成最佳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3-12岁儿童好习惯养成最佳期
01 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存的基础,生活习惯的好坏,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生活习惯包含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孩子应该做到按时睡觉、起床;安静睡眠并保持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
02 学习习惯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途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电脑、游戏;
学习专心认真,珍惜时间;
今日事今日毕等等都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保证的因素。
03思维习惯
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相关的,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都是良好的思维习惯。
04礼仪习惯
文明礼貌应从小做起,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养成善于沟通和倾听的习惯。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05 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它包括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
06劳动习惯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培养孩子初步的劳动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应该从哪些方面要求孩子呢?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学习铺床叠被等。
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摆碗筷、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
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绝不仅仅是父母的事情,要取得好的效果,父母要及时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并积极与学校的教育配合。
同时,家庭内部要保持一致性,即不仅父母之间要互相配合,还包括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总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成自然,他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防范于未然,及时发现并引导改正显得尤为重要。
当发现孩子有坏习惯时,应该怎么去帮助改正呢?
1要宽容,并抓住时机纠正
孩子的自控力未完全形成,他对自己身上的某些坏习惯也许并不喜欢但又无法自控。在孩子无意识的坏习惯出现后,家长要及时发现并立即纠正。不宜抱着成见,觉得孩子不可教化。
比如发现孩子不洗手就吃东西时,可以以“病从口入”的道理来敦促他讲卫生。如果一味地责骂,不仅不利于改正坏习惯,还会影响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2发挥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孩子认识并改正坏习惯,不如家长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
3讲故事引导
3~6岁孩子的自我认识能力还不完善,一旦家长一味地批评,孩子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坏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时候,家长不妨以讲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带入感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引导改正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4转移注意力
当家长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始终“屡教不改”时,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当发现孩子又在啃指甲时,可以让他帮忙干点家务,帮助他忘掉刚才的行为。
最后,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当孩子有坏习惯产生时,家长不妨多关注下自己平时的行为举止是否妥当。毕竟,孩子生来就是模仿力极强的,你的一个习惯性行为,在无形中可能就被孩子学去了。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坏习惯是孩子一生的债务。抓住孩子3~6岁习惯养成黄金期,让孩子受益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