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山海经》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本奇书,据说它记载的是上古时期的山川地貌,奇珍异兽和各种人物故事。其中,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每个中国人都比较熟知的启蒙故事,均出自《山海经》。

那么,山海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里边又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呢?

现今很多人,都把《山海经》当做神话小说看待,称其为“古今语怪之祖”。其中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阿长和山海经》里,也曾说过他小时候也很想得到一本山海经,那时候他也是将其当做“怪书”来读的。

山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山海经里到底讲些什么)(1)

《山海经》里,除了记载有“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扑朔迷离的故事外,还记载和配图有诸如“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等等,由不得人们会将其看做志怪图书对待。

事实上,《山海经》并非古人无中生有、遣情怡性的笔墨游戏。在看似凌乱怪诞的文字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纲纪严明的结构,也为后人传达着不为人知的上古地理图志和传奇。

如今我们看到的《山海经》,早已不是最初的版本,而是历朝历代经过多次修改后的呈现。现今的《山海经》,主要由《五藏山经》和《海经》两部分组成。

山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山海经里到底讲些什么)(2)

所谓《五藏山经》,一般简称为《山经》,记载的是五个方位的山川,所涉范围的范围大致相当于战国时期华夏各国的地域。同时还依次记述了数百座山的名称、位置以及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资源,并详细描述了动、植物的形态、习性、药效、象征意义等等。

而《海经》则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刘向整理编撰的十三篇文章。与《山经》5篇,共计18篇组成如今的《山海经》。其中13篇海经分别是:《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和《海内经》。

山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山海经里到底讲些什么)(3)

对于《山海经》里记载的奇闻异事,尤其是匪夷所思的动物们。学者们研究后认为,很多动物的形态和样子,极有可能是古人的简述表达,和今人的错误意会形成的。

上古时期,人类的文字形态较少,所以在有限的文字和认知范围内,要描述新事物难免会有些牵强。而到了4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通过文字,只能意会的读出这样的画面:

比如:一个人要向从来没见过猫的人,描述一只黑尾巴的猫。他大概会说,猫的身体大小如兔子,皮毛长得像老虎,却有黑色的尾巴。面孔有几分像人,叫起来像婴儿啼哭。

用《山海经》的口气,就成了“有兽焉,其状如兔而人面,其文如虎而黑尾,其音如婴儿。”

山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山海经里到底讲些什么)(4)

即使放到现代,没见过猫的人,恐怕真会以为这世上有种长着,兔子身体、人的脸,老虎的皮毛,还会像婴儿一样哭泣的怪物。所以笔下就会画出《山海经》里呈现的各种“怪物“。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认为,《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河流,有很多还是异域的,就是国外的地图。尤其是其中的《海外经》、《大荒经》诸篇,就被视为异域地理方国志。人们坚信,文中涉及的地理范围远远超出了华夏九州。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墨茨博士,研究了《山海经》,其根据《东山经》里的记载,在北美,试着进行按经考察。她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

山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山海经里到底讲些什么)(5)

最终验证了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于是,她在其所著《淡淡的墨痕》(中译本叫《几近褪色的记录》),中文版第100页写道:

“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读者们,关于“山海经”的记载和传说,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