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晓后庭花,始于唐代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原来,后庭花是鸡冠花的一种,生长在江南,因多在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盛开之时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玉树后庭花”之称。但现在说起后庭花,更广为人知的是陈后主陈叔宝写的一首《玉树后庭花》。

陈后主最后的传说(都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1)

后庭花,鸡冠花的一种

《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因诗中的“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故被后人看作亡国之音。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鲜有善终的,但陈叔宝就是其中一位,看似昏君的他如何保全他自己及陈家一大家子的呢?

01登基前的陈叔宝,文艺青年一枚

陈叔宝出生于公元553年(南朝梁承圣二年)11月,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出生时,陈霸先(南陈开国皇帝)已掌握南朝梁实权,成为一方霸主。554年,幼年的他随家人被北朝西魏军掳至长安,作为人质扣留在穰城(今河南省邓县)。

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建陈,称帝不到三年就去世了,文帝陈蒨即位后,派使臣出使北朝,陈叔宝一家才得以返回南朝。陈顼回国后,受封安成王,陈叔宝为安成王世子, 从此结束了他漂泊他乡的童年生活。这一年,陈叔宝十岁。

据《陈书卷六后主本纪》记载,陈叔宝自幼生长于深宫之中,哪怕在北朝质留期间,生活上也是富足优越的,根本不知稼穑之艰难,加上他自幼与父亲分离,由他母亲一手抚养长大,父爱的缺失,也对他日后的成长造成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虽说陈叔宝自幼在温室里长大,但他爱好文艺,在老师周弘正的辅导下,熟读《论语》《孝学》等。此外,陈叔宝喜爱文艺,大量文士成为其东宫僚属,并经常举办文学宴会。陈叔宝的诗文写得好,称得上隋朝开年一代的“文艺青年”。

之后,南陈宫廷多次发生骨肉相残的夺权斗争,历经陈废帝、陈宣帝,至公元582年(太建十四年)正月,陈叔宝即位。他就是陈后主。

陈后主最后的传说(都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2)

陈后主陈叔宝

02登基后的陈叔宝,荒淫皇帝一个

南陈,自陈霸先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陈叔宝嫌太简陋,于是大造宫室,在光昭殿前盖起临春阁、结络阁和望仙阁,阁高数丈,连屋数十间,窗户、门槛、横梁都用沉香和檀香木制成,上面装饰金玉宝器,还嵌有珍珠、翡翠。房内有宝床、宝帐,外有珍珠卷帘,每当微风吹过,香飘数里。

庭院里堆积许多奇异山石,又穿通许多小湖水池,种植各种奇花异草。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下凡。

陈叔宝喜爱女色,后宫中最受宠爱的有张贵妃、孔贵嫔、龚贵嫔等人,所以,他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三阁间有复道连接。其他还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好、江容等也受宠幸,唯独对皇后沈婺华很冷淡,很少到她宫里去。

这是因为,沈皇后见陈叔宝整日沉溺声色而荒废政务,内心却十分焦急,多次上书劝谏。没想到,竟惹恼了陈叔宝,不但备受冷落,还险些被废。陈叔宝想转立张丽华为皇后,后因国亡而没有施行。

贵妃张丽华善于察言观色,对陈叔宝百般逢迎献媚,不但用巫师鬼道等迷信手段迷惑陈叔宝,还聚一众美女在宫中跳舞,讨他欢喜。以致陈叔宝不再认真处理国家大事,凡有奏请,陈叔宝总是把张贵妃放在膝上,一起商量决定。陈叔宝自己记不起的事,贵妃却能一回答,由此日渐擅权。张丽华勾结宦官,拉拢贵戚,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大臣中有不从命的,就滥加诬陷,结果不少朝官也不得不谄附于她。

陈叔宝最喜酣歌痛饮,每每宴饮,都让嫔妃、女学士与狎客相互赋诗赠答,从中选出艳诗,让人谱曲演唱,其中著名的有《玉树后庭花》。君臣经常这样通宵达旦地饮酒歌唱,早已把国家大事抛到脑后。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曲《后庭花》。 ”杜牧也写 诗讽刺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把陈叔宝后宫的靡靡之音喻为亡国之音。

陈后主最后的传说(都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3)

《玉树后庭花》

03亡国后的陈叔宝,睿智大叔一位

在陈叔宝的统治下,朝廷日益腐败,费用不足,就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赋税比过去多了数十倍。此时北方隋已代周,公元588年(祯明二年)2月,隋文帝下诏:“陈叔宝据手掌之地,为满足其无底欲望,无限掠夺百姓,建造宫殿,昼夜劳作,又斩直言之臣,灭无罪之家,自古昏君,无人能与相比。”年底,隋发51万大军伐陈,势如破竹,于第二年的三月,灭了陈王朝,南北重归统一。

在隋军攻入陈朝都城时,陈叔宝居然带着嫔妃们躲入一口枯井(现南京鸡鸣寺内)中想逃过一命。当隋军发现这口枯井,扬言要扔石头时,怕死的陈叔宝才和嫔妃们从井里出来,于是,陈叔宝被俘至长安。

陈后主最后的传说(都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4)

南京鸡鸣寺

陈后主最后的传说(都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5)

鸡鸣寺内的古胭脂井

隋文帝杨坚对陈叔宝极为优待,封他为长城县公,赐他豪宅,又常邀请他参加宴会乐。但陈叔宝深知亡国之君一般都不得善终,自己没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如果日日哀愁,反而引起杨坚的疑心,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陈叔宝表示,身无秩位,入朝不便,愿得到一个官号。”“叔宝常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陈叔宝好食驴肉。”“每日与子弟饮酒一石。”类似奏报不断被监视陈叔宝的人送到杨坚手上,隋文帝看罢叹息说:“陈叔宝全无心肝。”

一次,隋文帝东巡邙山,陈叔宝奉召前往,他在宴会上赋诗说:“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请求杨坚封禅,杨坚没有同意。杨坚评价说:“陈叔宝的失败皆与饮酒有关,如将作诗饮酒的功夫用在国事上,岂能落此下场!当贺若弼攻京口时,边人告急,叔宝正在饮酒,不予理会;高颎攻克陈朝宫殿,见告急文书还在床下,连封皮都没有拆,真是愚蠢可笑到了极点,陈亡也是天意呀!”

在杨坚眼里,陈叔宝就是刘禅那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可怜。但陈叔宝在隋朝生活了15年而善终,他的11个儿子在隋唐为官,3个女儿都是嫔妃,其中两个嫁隋炀帝,1个嫁杨俊,还保全了那些跟随他到隋朝的下属及嫔妃。

不得不说,这个亡国之君虽无治国才能,却懂保命之道,他用醉生梦死法迷惑世人,让人骂,让人笑,让人瞧不起,其实内藏着比刘禅还要大的智慧。

陈后主最后的传说(都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6)

鸡鸣寺内的古胭脂井

哈哈,这只是本人的一些浅见,欢迎大家留言点评!

记得关注我哦,明天继续一起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