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通教育

新优质学校风采

邱陞中学

教育观察

为什么是邱陞?

一所地处偏僻之地的农村中学,连续数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市第一、第二,原因何在?奥秘何在?

南通市区中考2022各校排名(南通教育崛起新优质)(1)

踏访该校,这所崇尚“务实”的农村初中,朴实的人、务实的风、丰实的果扑面而来。

品读再三,笔者发现,邱陞中学的成功密码或在于——

夹缝中求生存的危机意识。南有马塘中学,北有丰利中学,邱陞中学居其间,抱定“夹缝中求生存的危机意识”,邱陞中学卯足劲,向前进,打开一片光明局面。

相对稳定成熟的教师队伍。学校教师平均年龄41岁,成熟教师占绝大多数,保证了学校风格的传承。校长,工作31年,服务本校31年;教导主任,工作29年,服务本校27年;政教主任,服务本校工作20年。初三年级教师,相对固定,绝大多数教龄均在15年以上。

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72名教师,60名住校。校长说:“老师们就喜欢住校!”我们看到的是老师有需求,校长尽量满足,领悟到的是“安居方能乐业”,教师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工作上。

竞争上岗的动力机制。在扬长避短的用人原则指引下,学校实行班主任全员选聘、教学人员按岗选聘、辅勤人员合理选聘,响亮地喊出了“能者上”的时代强音,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教师群体精神的熏陶感染促成了优良校风的形成。20余年每学年每个年级重新分班,坚持均衡配置师生资源,强化师生内生动力、激发动能。校长说:“我就是从教师中来的,我能做到,你就能做到!”掷地有声的背后,是身先士卒的示范,更是文化自信的底气。

人人皆为尧舜的教育期待。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产生相应的教育观、教学观。邱陞中学的教师坚信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不可遗弃。于是,他们通过励志故事、榜样引领等进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成才意识,在追赶超越中不断进步。学校办公楼顶有一则不算工整却通俗易懂的对联:立德树人育桃李,勤学成才报家国。教师、学生志之所在,行有方向。

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校长认为,教学是水磨的功夫,需要在持续的研究中优化。于是,为了实现精讲精练,老师先下水作业,精选题目,练在学生之前,有的放矢,拒绝题海战术,关注生命质量。课堂上,既有面上指导,又有个别的分析、点拨、提醒,因材施教,提供适合的教学。

创新思维的体系化培养。20余年来,学校持之以恒抓好创新思维教育,开发了《创造性思维训练》校本课程,一周一课,纳入课程体系,学生普遍受益,智力得到有效开发。在此基础上,开展好科技社团活动,探索出农村中学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科技教育有效途径,国家级奖项、省级特色表彰纷至沓来。一句充满乡土味的“蛮好耍的”揭示出该项校本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动手动脑,点燃了学生的创新创造之火。

……

总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宁静致远的教育探索,是这所乡村中学留给笔者的强烈印象。

数十年前,如东县教育局即倡导实施“小事工程”,大处着眼,小事抓起。将平常的事情做到极致,量变引起质变,如东教育在诸多方面显现出先发优势和后发效应。

邱陞中学的成就,就是如东教育多年坚持精致管理的一个典型缩影、一个生动注脚。

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 刘卫锋

学校报道

以人为本,以实为要

如东县马塘镇邱陞中学因为“实”而受人瞩目

这是一所朴实的农村初中,学校只有一座教学楼,15个教学班,学生580人,教职工72人;

南通市区中考2022各校排名(南通教育崛起新优质)(2)

这是一所低调的农村初中,学校没有建设在县城,也不在镇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这也是一所取得耀眼成绩的农村初中,该校已经连续五年荣获如东县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优质学校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县质量评估金牌奖第一名;

这更是一所备受百姓肯定的初中,该校历任校长只要在校门口的街道上露面,一句“校长好”,必定此起彼伏;

这就是邱陞中学。

实实在在

老百姓满意成就新优质学校殊荣

邱陞中学创办于1938年抗日战争初期,是以明朝抗倭民族英雄邱陞命名,号召和培养抗日爱国青年的一所学校。几经风雨、沧桑变化,学校现在演变成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由于地处乡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条件简陋。由于学校周边施教区人口不足2万人,周边居民进城现象越来越多,也导致学校生源不足。

但是就是这种现状,并没有让学校教师和管理层灰心。近年来,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将大部分工作精力致力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在充分考虑本地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望的前提下,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全面发展,争创一流。”

一所属于二线的农村初中,创出优质,谈何容易。生源、师资、硬件,这所学校处处不占优。如何破局,是摆在历届校长和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但也是这所还在使用80年代的校舍,2020年全校教师平均年龄近50岁的农村初中的一次腾飞机遇。

南通市区中考2022各校排名(南通教育崛起新优质)(3)

在这种压力下,邱陞中学自我加压,自我突破,近五年,该校中考均分稳居县前两名、市前三名。2016、2017年、2018年、2019年中考分别跃居南通市初中第一、第二名。近五年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硕果累累:省车模、航模、建筑模型、金钥匙等比赛中市级以上获奖169项,教师参赛省级以上获奖37项。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李庾南实验学校”、“南通市教育装备工作优秀学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南通市最安全学校”、“南通市贯彻体育卫生先进学校”、“如东县文明单位标兵”、“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如皋、海门、通州、启东、盐城等县市教育考察团先后来校观摩学习,办学经验多次在市县大型会议上介绍交流。

也正是学校近年来发生的可喜变化,导致学校周边的家长由原先的“弃校而去、生源流失”变成了如今的“心向邱中、心在邱中”;原先对学校前景感到失望并打算“孔雀东南飞”的教师也相继留了下来。邱陞中学成为当地百姓心中,“老百姓满意教育”的代名词。

该校现任校长张崇华说:“江南很多学校曾经来邱陞中学挖老师。我们学校一位普通的年轻教师,到了江南,成为当地学校学科备课组长。江南学校在待遇上的诱惑,确实吸引人,几年前有些教师对前往南方发展,已经动心了。但是自从邱陞中学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后,教师队伍却稳定了下来,从我和我们教师之间的谈话觉得,邱陞中学教师队伍稳定下来,主要不是靠的待遇,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所老百姓满意学校、老百姓满意教育的创建者,他们享受其间。”

2018年5月,我市首届新优质学校创建申请评定,邱陞中学入选。张崇华表示,学校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新发展机制为动力,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继续做好“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工作,办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老百姓家门口的高质量发展的学校, 努力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他说:希望到今年下半年,邱陞中学通过首抓立德树人、深推素质教育、紧扣内涵发展等举措,让学校教学优质高效,教师队伍建设显著、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真正成为在全市有示范价值的“新优质学校”。

春华秋实竞

争加协作,让教师团队战力超强

邱陞中学,是一所不大的学校,在一条不长的商业街上。据张崇华介绍,虽然学校只有500多位学生,但是很多学生为了上学便利,在学校门前的商业街租房生活,也成就了学校门前乡道的一丝繁华,而在这条商业街的中间就是邱陞中学

初到邱陞中学,一股八十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全校一幢教学楼,一幢办公楼,一个操场,一个食堂,几乎都是八十年代的老建筑上翻新的。在办公楼一楼的墙上,一排荣誉铭牌依次排列,展示着这所学校的实力。只有这时,你才能感受到,这是一所办学质量高,百姓满意的农村初中。

张崇华说:“在学校撤并大潮中邱陞中学不但没被吞没,反能独占鳌头,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队伍建设是我们取胜的法宝之一。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优劣,只有教师教育生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培养与塑造。所以,邱陞中学历届领导集体,都以提高教师的竞争力和专业素质为重点,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每个学校的工作重点。在邱陞中学,五年前学校就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管理中。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该校推行竞聘上岗制。每个学年末,该校所有教职工都要填写新学年工作意向表。通过竞聘,学校管理层选择初一至初三的老师。也就是说,首先,该校每年老师都有流动,且可以跨年级。其次,这种流动是双向的,可以是学校管理层的建议、决策,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选择、竞争。

作为教育大市,南通地区百姓对于教育的关心,国内罕见。而南通各中小学,一般教师每学年带班,都是按照“一轮”开展,小学6年,初中、高中3年,成为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的常态。但是在邱陞中学,确实打破了这种在我市,甚至全国都在实行的“惯例”,为什么?

据张崇华介绍,每年教师竞聘上岗,初三教师可以申报仍留在初三,初一、二教师也可申报跨年级教学。班主任和教学人员的竞聘中,初三年级优先选聘,初三团队组建后,再组建初一、二队伍。他说:“每个学年,班主任都是在全校开展全员选聘,由教师自愿申请和学校行政推荐,每个班主任候选人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进行演说,然后全体教工和行政人员分别投票表决,校长室再将两次投票结果相加,再结合各人的教育管理实绩,确定班主任队伍。班主任确定后,再根据情况,给班主任配备教学队伍。”

难倒不担心这种一年一变,影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熟悉?张崇华说:“这种政策经过学校多年执行,相关针对措施已经十分成熟。因为我校每个年级只有五个班,每个年级只有20位左右任课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师生之间的生疏很快就能消除。因为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行选择任课教师,增加了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种模式虽然在初期有磨合期,但是磨合期一过,老师之间的熟悉配合,会就提高教学质量。张崇华说:“因为这种模式,邱陞中学初三年级教师团队都是常年在初三‘战斗’的优秀集体,他们的能力、经验、团队配合是全校的顶级组合。能有针对性地对初三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五年来,只有一位年轻教师,成为新任初三年级班主任。虽然每年初三各班级的教师组合会有调整,但是从宏观上看,初三年级教师队伍,是相对稳定的。”

循名责实

在这里,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南通教育闻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和均衡全国领先。早在2012年,市政府就发布《南通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着重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

如何均衡?邱陞中学的答卷是,老师均衡,学生更要均衡;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要均衡,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努力要均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邱陞中学初中每个学年,都要在秋季学期开学前,进行全体学生的测试。这种测试,并不是按照测试成绩进行分班,而是将全年级的所有学生,按照次序,均衡地分配到每一个班上。也就是说,从学期前的测试看,同一个年级的五个班,每个班级的学生层次基本相同,各个班级在学期开始时,起步没有区别。

这样做,对于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是绝对均衡的。但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种每年一次重新编班,在大部分中小学中,是不可想象的。

张崇华说:“在邱陞中学,没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所有的学生都是邱陞中学的学生。这种每年都全部打散,重新分班的模式,就是要告诉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眼里你们都一样,老师都会尽心尽力教你们。”

张校长表示,这种全年级的打散,造成班级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全新面孔,在初二和初三秋季学期刚开始一周会让部分同学感到不适应,但这种方案已经实施多年,最长一周时间,全校的教学秩序将回归平静。他说:“通过这种全年级学生打散重新编班,加上每年教师全员上岗竞争,使得教师和学生每年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优秀的老师能够脱颖而出,优秀的学生也能够早日发现。”

在这种编班的政策下,邱陞中学大量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据张校长介绍,在教学中,学校积极参与课改,通过一些适合农村学校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以“问题导学”内涵为重点,把问题导学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与新教材实施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体验、研讨和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南通市区中考2022各校排名(南通教育崛起新优质)(4)

据了解,该校在确定以问题导学专项课题研究为引领的政策后,先后开展了以“问学引思微课例”、“问学引思微课程”等形态的系列研究活动,活化研修模式,抓实“问题式”校本教研。通过定期组织问题导学教学改革系列活动,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以及教学技能竞赛等加以强势推进。

通过研究和实践,全校师生对“问题导学”真学课堂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课堂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完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的质量,分析问题做到师生合作,解决问题注重引申,有效促进学生的问题生成与反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学校特色办学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中考连续四年在全市初中分列第一、二名。

飞声腾实

让百姓获得高质量教育是永远的目标

学校建设,教学质量是关键,但是对于农村初中,教师队伍才是根本。虽然南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人才辈出,但是这所位于如东县的农村初中,如何能够留住人才,值得关注。

张崇华说,对于在全市已经有一些知名度的邱陞中学,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并不容易。不用和江南比,哪怕和市区、县城比,这里的硬件条件,不但不优秀,还很有落后。学校的教师宿舍,有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平房。“他们能留下来,主要是作为一名邱陞中学的老师,在学校多年的文化沉淀下,产生了独有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很多在邱陞中学工作多年的农村教师,奉献多年,不求回报,因为他们认为,教书育人,为家乡培养人才,已经成为自己毕生的使命。”

南通市区中考2022各校排名(南通教育崛起新优质)(5)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虽然邱陞中学硬件条件不佳,但是给教师居住的教师宿舍,是最好的。记者听到,一些教师,虽然家离学校只有五六里地,但是为了学生,仍然常年住校。有时候为了上课、备课等教学活动,常常数日不出校门,两点一线的日子,只为学生的学业。记者离开时,和邱陞中学保安攀谈,这位保安在聊天中透露着自己是邱陞中学一员的那种自信。张崇华表示,这条街上,只要你说你是邱陞中学的,老百姓都会对你笑脸相迎。这是百姓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学校教学的鞭策。在邱陞中学获得‘新优质学校’称号后,使得学校不再满足于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升学率的提高,将在新的征程上,不断追求质量内涵和办学品味的提升,将努力办好让师生都有获得感的教育,努力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成为学校现阶段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他说:“对教育教学的新的优质追求,永无止境。”

沈樑

短 评

小而优:一种理想的学校类型

走进邱陞中学的时候,它的精致宁静让人舒适。学校占地40亩,三个年级15个班,580名学生,72位教职工。我很自然地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帕夫雷什中学,这所世界闻名的学校在1955年至1967年间,学生人数最少时406人,最多时640人。1966-1967学年,学生数570,教师35名,与当前的邱陞中学学生数很接近。这样的人数,使得学校管理者有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施之以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在“城镇挤”、班额大成为许多地方亟待解决的教育难点的现实背景下,适宜的学生数、教师数,成为衡量教育达标乃至走向高品质的一个重要变量。小而优,成为一种理想的学校类型。当然,一所学校达标的生师比和上乘的教学质量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等量关系,但古往今来的许多成功教育案例,无不诠释了教育要走进心灵、触动灵魂、丰满人性,使人获得全面而充分的发展,需要在个别化的教育交往中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润泽。潜心读书,需要一块清幽之地;因材施教,“批量生产”绝无可能。遵循教育规律、育人规律、成才规律办学校,新优质学校必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 刘卫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