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错,又是刘禹锡。往期文章中曾介绍过改变了刘禹锡一生命运的两首桃花诗,今天来看一看他为人所称道的怀古诗,并且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1)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2)

此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当时刘禹锡从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赴任途中他经过长江边上的西塞山,面对眼前壮阔山河,一时追忆往事感慨不已,随之写下这首著名的怀古诗。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3)

全诗抚今追昔怀古伤今,前两联写“古”,后两联伤“今”。

西塞山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凭借长江天险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诗中前半内容提到西晋灭吴之事,西塞山正是吴国西部的军事要地。吴国在长江中放入大铁椎,江上勾连铁索试图阻止西晋战船,但是西晋大将王濬扫除铁椎熔断铁链顺流而下长驱直入,以至于石头城上降幡尽出,吴国被迫投降。诗人用短短的内容就将这一历史事件完整再现,笔法巧妙独到。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4)

第三、四联回到眼前之景,诗人感慨于世事无常但是西塞山却依旧兀自巍然屹立沉默不语,而今四海一家天下一统,只留下军事堡垒在萧瑟芦笛之中。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5)

全诗情、景、事、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体现出刘禹锡出色的文采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独特思索。当时唐王朝只是大体上稳定了政局,藩镇割据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刘禹锡看到国家的暂时统一十分欣慰,但同时他又心中不免存有几分担忧。他希望国家不要再次发生战乱,百姓能够在和平环境中安居乐业,这种心理是他借西塞山怀古伤今的桥梁,使得古与今无缝衔接同时令作品一气贯注不至于在古今之间产生情感的割裂之感。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6)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小故事,据传此诗是刘禹锡与白居易、元稹等人同题竞赛之诗,刘禹锡才思敏捷一挥而就率先完成作品,白居易读后说:“四人探骊龙,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随即罢笔。这个故事真假性还有待考证。

西塞山怀古第一首诗(刘禹锡怀古诗中最出色的一首)(7)

刘禹锡被人称为“诗豪”,他非凡的才情与豪迈旷达的品性配上这个名号那是再恰当不过了。他的怀古诗都能写的如此深沉壮丽气韵非凡,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大手笔。

本次文章就写至此处。


天涯相逢即是有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评论交流畅所欲言,一起欣赏探讨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