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百家姓排名(百家渊流)(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汝城津江朱氏祠堂,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

一、朱姓渊源

作为中华大姓之一,朱姓得姓出自如下几源:一是出自朱襄氏。这支族群早期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淮阳一带,至今已传承了5000余年。据《姓氏急就篇·颜师古注》记载,舜帝时有位名臣叫朱彪,即为朱襄氏的后裔,其子孙便以“朱”为姓。

二是出自帝尧。据《尚书》和《元和姓纂》所载,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尧有位儿子叫丹朱。其后裔便取其名字中的“朱”字作为这支族人的姓氏。

三是出自曹姓。颛顼后裔,系以国为氏。颛顼之玄孙陆终生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待周武王灭商创建周朝后,安的后裔曹挟被封于邾邑,建邾国(遗址在今山东邹城市境内)。因国小势弱,只能依附于鲁国。春秋时,才晋升为子爵之国。公元前281年,邾国终为楚国所灭,其王室成员为避难而逃至沛地(今江苏沛县)。为怀念故国,遂以国为氏,称邾氏。后来又将右边邑字偏旁去掉,改姓为“朱”。今日国内的大多数朱姓居民,均系这一族群所繁衍的后裔。

津江朱氏祠堂内景,牌匾“世界一家”为朱德手书

三、族郡繁衍与分布

朱姓发源于今鲁南、苏北、豫东、皖北一带,属于今淮海地区的腹地。随着岁月的变迁,朱姓逐步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的大姓族群。至汉代,朱姓族群已发展至河北、山西和陕西关中地区,甚至西南的巴蜀和东南的八闽,亦留下朱姓人发展的足迹。隋唐时,朱姓族群已迁播至湖南和广东。明朝,朱元璋开基坐天下,其众多子孙被分封于各地为王,一些原本别姓的有功之士亦被赐国姓为朱,加之明初向云贵地区的进军和屯垦,从而促进了朱姓族群的快速发展,诸多朱姓望族遂在各地应运而生,朱姓的发展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明末,朱姓进入了台湾地区。清代,大批到南洋地区谋生、开拓者中亦不乏朱姓族人。目前,朱姓总人口约1500万余人。约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2%。

四、朱姓名人纪略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朱姓族中出了不少有建树的名人,现简要述之:

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即“养士”之风颇为盛行。一些掌有实权的贵族为称雄逐利,常常不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一些本系平民布衣者,甚或是赌棍、盗贼、屠户者,由于有一技之长,经过贵族的养士、下士,竟成了某一政治事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展示了其与众不同的卓越才干。此期,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时称“战国四君子”),即因养士而闻名。其中如信陵君魏无忌即养食客3000余人。魏有一隐士叫侯嬴,年已70岁,被信陵君魏无忌聘为食客,侯嬴又将做屠夫的朱亥推荐给了魏无忌。公元前257年,秦国举兵攻赵,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遂派信使向魏国求援。魏王便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去增援。秦王得知这一情报后,便放出重话威胁魏王。出于自保,魏王急命晋鄙于中途驻扎不动。时任赵国之相的平原君,其夫人系魏无忌的姐姐,平原君见魏国救兵不至,遂遣使者指责魏无忌道:“你我结成姻亲,就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道义,能够急人之危,现在邯郸眼看要落入秦国之手而魏国之援兵却裹足不前,即使公子轻视我赵胜而鄙弃我,难道不可怜您的姐姐吗?”公子十分焦急,多次请魏王令晋鄙进兵救赵,又派宾客百般游说,但魏王始终不为所动。无奈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就自己准备了百余乘车马,准备赴赵国以死相拼。他路过夷门时,遇见侯嬴,侯嬴便向其面授机宜。魏无忌便依计而行,通过最受魏王宠爱的如姬,从魏王那里盗来了调兵遣将的虎符(因为信陵君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故如姬才侠义相助)。根据侯嬴建议,魏无忌带上朱亥一同来到邺城见晋鄙,晋鄙合验兵符后有所怀疑,摆手看看公子说:“我率领十万大军屯于境上,今天您孤身单车前来替代我,是怎么回事呢?”话音刚落,力大无穷的朱亥即从袖中取出40斤重的铁锥,将晋鄙一举锥杀。夺取了兵权的魏无忌遂指挥大军前往救赵,击败秦军,使赵国得以解围。朱亥在关键时刻的果敢表现,令信陵君十分佩服和器重。后来,信陵君派遣朱亥出使秦国,秦王爱其威猛,要求其留秦效力,讲仁重义的朱亥感念信陵君魏无忌的知遇之恩,对秦国许诺的高官厚禄不屑一顾。秦王就将其关进一个装有老虎的大铁笼子里,不料被称为百兽之王的猛虎见了朱亥后,竟吓得趴在其脚下,动弹不得。秦王只好又将其囚禁起来,以期通过消磨其毅志,归顺秦国。性情刚烈的朱亥便以头撞柱,柱断而不死,于是再以手自扼其喉,终致喉断而殁。通过这节史实的记述,一个神勇无比且义薄云天的朱姓“士”的英雄形象,便定格镌刻在读者的脑海里,“士为知己者死”这句恒言,在朱亥身上得到了真实形象的诠释与体现。

朱百家姓排名(百家渊流)(2)

朱买臣砍柴

汉代,朱买臣和朱云是两位有建树的朱姓名人。朱买臣,会稽吴县(治在今江苏苏州市)人。其家境贫寒,更无产业经营,靠砍柴卖薪度日。朱买臣虽为樵夫,但却酷爱读书,经常肩挑一束薪柴,边走边诵诗书。其妻亦担负着薪柴相随,曾数次制止丈夫讴歌于道中。而朱买臣则愈发放声高歌,其妻以为羞耻,要求离去。朱买臣笑道:“我到50岁时应当富贵,而今已40多岁了,你跟着我过苦日子太久了,待日后我富贵时,定会报答于你。”其妻听后非常愤怒,说:“像你这种人如此下去,只会饿死于沟中,要得富贵,只能是妄想!”朱买臣挽留不住,就随她自去。不久,其妻便改嫁给一个农夫。妻子离开后,形单影只的朱买臣依然砍樵负薪,吟诵诗书,往返于山间集市。有一次他担着薪柴经过一墓地时,其原妻与后嫁的家人正在上坟,见朱买臣饥寒交迫之窘状,就拿所带饭菜给他充饥。一次偶然的机会,朱买臣跟随本郡官府的人进京送礼,有幸结识了汉武帝身边的重臣严助,严与朱系同邑,交谈时觉得此人颇有学识才干,加之严助亦出身贫寒,顿生惺惺相惜之意,于是将其引荐给汉武帝刘彻。待面见皇帝后,朱买臣说《春秋》,讲《楚辞》,武帝听后十分欣悦,当日即授其为中大夫,与严助一起在武帝身边供职,成为近臣。当时正议建置朔方郡,朱买臣与丞相公孙弘辩论,陈述利害十条,使朔方郡得以建制。是时,东越多次反复,妄图独立于朝廷。朱买臣便建言道:“东越王居于保泉山,此处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已将其中枢迁移至离泉山南面500余里处的大泽中。如朝廷趁此发兵浮海,直指泉山,而后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将其破灭也。”武帝对朱买臣的建议甚为赞同,便拜朱买臣为会稽太守。临行时,武帝对他说:“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如同穿了漂亮衣服在黑夜中行走没人知道一样。卿今回故乡任职,又将如何呢?”朱买臣回到家乡后,看见其原妻和现任丈夫正与众人一起清扫道路,就停下车马,让他们夫妇坐到后车。回府后,就将他们安置在园中供养起来,享受清福。一月后,其原妻羞悔交加,自杀而死。朱买臣即给她丈夫钱财,将其妥为安葬。之后,肩负平叛重任的朱买臣便治楼船,备粮秣,修战具,待诏书一到,朱买臣与横海将军韩说等指挥军队勇猛俱进,遂破东越,巩固了朝廷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统治。朱买臣也因功被征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其家族也在汉魏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著名郡望,称吴郡朱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