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1)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2)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7期

《日下春和》:同游去

文/王小美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3)

春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还是“浅草才能没马蹄”呢?

对于旧时的北京人而言,春,是从天空中飘荡着风筝开始的。北京地处黄河流域,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曾经,二十四节气是安排生产生活的重要参考。

节气是天地的情绪。

古代的先民们在一次次风霜雨雪、一次次日落月升中,循着天地喜乐画下刻度线,四时八节便成了年年月月里的日程表。何时耕种,何时收获,何时阖家团圆,一切都有了章法。人们便按照季节制定农事政令,这便是“时令”最初的来源。四时各有令,流传至今,成为习俗。

近日,首都博物馆推出“日下春和”展览,北京的岁时节令文化在展品中铺陈,点点滴滴牵连着过往。

何缘有岁华

若要溯源,便要说到远古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探寻与叩问了。

在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对先民而言,大自然是喜怒无常的。今天习以为常的风霜雨雪,对他们而言都可能意味着灾难。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时,人类就必须去探求其中的规律,这是刻在基因里的生存智慧——一种本能。

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文明,中国的先民们很早就开始了对自然与宇宙的解释和探索。《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这便是“观象授时”。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掌握规律,从而传授给人民,人民以此为据安排农事生产、日常生活。

观测太阳,便有时辰。《诗经》中的“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是最早使用“日出”这一词语的,《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日出为卯时,日入为酉时。十二时辰便是古人依据一天内太阳出没的规律而确立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时而为。

观测月亮,便有月历。日出日落为一天,月相盈亏为一月。朔日为初一,月为新月;望日为十五,月为满月。有歌谣以记,“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以此而定历,即为月历,也称“农历”。

观测星辰万物,便明了四季。斗转星移,先民们依据星空里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以此指导农事。“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4)

“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中,介绍了古人关于星盘、月相的理解

从观察日出日落以划分时辰变化,到记录月亮的阴晴圆缺以知晓月的周期,再到守候斗转星移以明晰四季的更迭,这不仅仅是冰冷的规律或者历法。先人们运用自然规律来生产,也遵循天时物候的变化而生活、祭祀、庆贺,这便孕育出了悠远又生动的岁时文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岁时文化体现着传统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是他们顺时而为、天人合一的生息观念,是对生活的无限热忱。

旧岁怎拂除

自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始,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成为岁首,古称“元旦”。直至辛亥革命后,改称“春节”。

这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不只是年三十儿的饺子,也不是从正月初一才开始的,而是从腊八开始的——“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5)

“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中,关于腊月采买准备的图画

冬日里是一定要去赶集的,集是热闹的、欢喜的,集上什么都有——新衣服、红灯笼、拨浪鼓、小风车,等大人们把鞭炮、年画、春联这些年货采买齐备了,小孩儿还能吃上一串又酸又甜的糖葫芦。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6)

“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中,展示的年俗灯笼

直到旧岁去了,连同那些喜乐与纠葛,人们总有点感慨,“爆竹声中,一岁拂除。”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7)

“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中,展出的迎祥挂屏

新年的第一次月圆,是“元夕”,如今我们称为“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锣鼓喧天的庆祝,炽热而美丽。在这样的欢喜鼓舞里,一年难得的休息时间结束了。待到立春,万物生发,人们便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暇景属三春

春日京城,二月花朝,三月上巳与清明,正是踏青赏红时。

二月,以祭祀花神为主要习俗的花朝节,也称“百花生日”。古时人们在花朝节时劝耕农桑、品尝时鲜、游春扑蝶、赋诗歌咏。花朝节在唐宋时便有一定规模,然而在清末花朝节的风俗逐渐没落,但春天的召唤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得到。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三月最让人欢喜的,便是上巳节了。上巳节起初不拘是在三月的哪一天,从魏晋开始,才固定在三月三日。上巳节这天,人们会结伴出行,在郊外的水边举行祭祀仪式,祈祷驱除尘污与邪祟,消除不祥,称为“祓禊”,同时还有修禊、沐浴等仪式。

后来,上巳节演变为文人临水流觞的雅集活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便是在写文人雅士在三月三日的修禊活动,“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觞”,即酒杯,所谓“临水流觞”,指的便是把装着酒的酒杯放在河中,任其随水流而下,临水取之而饮。《晋书·束.传》中有记载,“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这也自是古人的一种特有的闲情雅趣了。

文人饮酒贺春,儿童们也自有其共赴春光之乐。“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自然,正月里是少有人放风筝的,但从二月开始,直到清明,晴空万里之日,风筝便和风筝在云霄之上相遇了。抬头望望便知,春来了。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8)

“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中,王大观清明踏青图(复制品)

到了清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春祭节日。在民间,清明踏青,荡秋千,放纸鸢,历来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娱乐活动。

“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清明不仅承载着踏青的欢乐,也承载着扫墓祭祖的肃穆,包含着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深刻含义。“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扫墓和踏青,便是清明的两大主题了。

除此以外,清明一到,雨水充沛,“清明时节雨纷纷”,再加上清明之后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农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9)

“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中,关于清明的杨柳青色年画

从寒冬到暮春,如今我们不再凭着节气时令的刻度来揣测宇宙,但岁时文化也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顺时而为的生活态度、岁时节日里的美好憧憬一直积淀在我们的血脉中。

春光正好,不如同游去。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10)

春夜洛城客居(日下春和同游去)(11)

《只此青绿》:少年孤影见众生

吕亮:为《只此青绿》作曲,先读范仲淹

《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七期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韩冬伊 梁诗佳(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