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行为好习惯。好习惯,好命运。当孩子有了坏行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尽早改变,而且要改正有方。

《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

《弟子规》说,当父母喊你的时候,应该立即回应,不要迟缓。

这本重要的童蒙著作,把这句话放在前面,是因为这件小事体现着一个人的德行,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更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呼喊,孩子有时不答应

几个月大的孩子,就懂得用表情回应父母的呼唤。甚至,妈妈喊他,会美得手舞足蹈。被父母呼喊,那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1)

开心母子

长大了,有的时候,父母喊他,他却充耳不闻。是聋了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不答应呢?

猜一猜,受了父母的批评?提出要求父母没有满足?心里不痛快,孩子和父母生气,装作没有听见。

生病了,或者遇到伤心事情了,心情不好,答应地较慢?

正玩在兴头上,懒得理父母?

不管孩子因为什么不答应,这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

不及时答应,不是正常行为表现

因为被人呼唤,不答应,没礼貌。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2)

一起散步

孩子不及时应答父母,就会影响亲子间的沟通。

做父母的如果无动于衷,任其发展,孩子就会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以后的发展。

《华尔街日报》将雇主对商学院毕业生的素质期望进行了统计排列,结果是:沟通与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个人道德品性依次位居前3位。

父母不要认为,孩子不能及时应答父母是小事情。

及时地应答别人,是交往与合作的基础,更是道德品质发展的根基。

当孩子对你的呼喊不应答的时候,不要再屁颠屁颠地走过去,而是寻找原因,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帮助孩子养成及时应答的习惯。

那么,当孩子不及时应答的时候,父母该怎么改变,效果更好呢?

1.家长要明白这不是小事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3)

坐在彩虹上

教育无小事。我们教子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把孩子的小行为、小错误、小心理、小脾气、小伎俩当成一回事,总是迁就和宠爱孩子,以至于孩子养成了难以改变的坏习惯,家长还不知道自己错误在哪里。

不及时应答他人,是对他人的不尊敬,也暴露了自己的没有礼貌。在家里,必然影响家庭团结,使得亲情淡漠,在外面,不利于与他人和谐相处、搞好关系。总之,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不到人与人的温暖和真爱,生活难以幸福。

12岁以下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3~6岁这个年龄段尤其关键,家长在这个时间段,更要关注孩子的表现。当孩子不及时应答自己的时候,尽快纠正过来。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4)

这是怎么了

2.让孩子品尝后果

过于抽象的道理孩子是不愿意听的,他们更相信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所以,让孩子尝尝苦头,要远远胜过对孩子讲一大堆的道理和进行永无休止地说教。

郝明嘉摆弄着手里的蝴蝶剑的时候,妈妈正在把炒好的菜往餐桌上端。妈妈喊郝明嘉吃饭,郝明嘉正玩在兴头上,没答应妈妈。妈妈走近一点又喊了一声,郝明嘉说:“知道了!”但是人还是没有动。

半个小时后,父母吃完了饭,各自忙各自的事情,郝明嘉还在玩。大约到晚上8点钟的时候,郝明嘉饿了,去冰箱里找吃的。但是冰箱里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可吃的熟食。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5)

亲亲

郝明嘉冲着妈妈嚷:“我没吃饭呢!我饿!”

妈妈很严肃地说:“吃饭的时候喊了你几次,你不动!现在饿了,没饭了!以后还这样!到点不吃饭,就得饿肚子!”郝明嘉不说话了。

孩子做事情比较随性,预想不到事情的后果,所以会做出一些违背规则的事情。

当孩子违背规则的时候,相对低调而严格的惩罚,警示作用很强。

3.孩子不应答,父母不情绪化

我们喊孩子,孩子不答应,不要傻傻地走到孩子面前和孩子说话,更不要对着孩子笑,也不要生气地大喊大叫。

你喊孩子,孩子不答应,就把想说话的话放一放,默默坐下来等着孩子。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6)

打闹

过一会,孩子会凑上来,问你:“妈妈,刚才你喊我做什么?”你只需回答:“你不懂得及时应答,没礼貌,我不想跟你说了!”

家长越不说,孩子越好奇,越想知道,下次他就会注意。

小孩子最会察言观色,家长板起面孔,不理睬孩子,孩子会因为家长的生气而害怕,就要及时回答了。

4.孩子呼唤,父母要及时答应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多次模仿孩子的行为之后,孩子便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7)

开心玩儿

当孩子喊家长的时候,家长因为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嫌弃孩子烦,假装听不见,不及时应答,孩子很快就学会了。

于是,当家长喊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不能及时应答家长。

所以,父母及时应答孩子,孩子才会应答父母。

5.“第一次”不应答,必须纠正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家长控制住孩子第一次的不良做法,烦恼就会减少。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8)

迷惑中

小孩子做错事情,往往是因为是非判断力差,不知道这是错事。

稍大的孩子,是因为对错误的警惕性不高,不认为这么做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当孩子发生第一次不应答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在第一时间制止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喊你,你要答应。你答应妈妈,妈妈才知道你是安全的。妈妈才能跟你继续说话。”

“小孩子要尊重大人,当大人喊的时候,是有事情,你答应了,妈妈才能继续往下说啊!”

“不理人,给人的感觉很冷,就没人喜欢你了。小朋友喊你,你不理人,以后,人家还跟你交朋友吗?这样,孩子就会重视应答这回事。

家长说孩子接受能力慢怎么回复(孩子不及时应答)(9)

郊游

6.告诉孩子应答别人的方法

当孩子做某些事情,在生活中找不到范本的时候,他有可能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

为了防止孩子不知道怎么应答,家长有必要详细地告诉孩子。

当父母以及家里的其他长辈喊他的时候,他要放下手上的事情,迅速走过去,站到对方面前,声音洪亮地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如果距离较远,可以一边答应一边走过来。

养成习惯后,即使同学、朋友喊他,他也会表现得很有礼貌。无论是谁,一旦感受到孩子对他的重视,就会更加尊重孩子。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二期##新作者扶植计划二期##心晴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