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 其三 七律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40字古诗 新编古诗四百首(1)

【注释与解读】

赴:奔向。荆门:山名。

明妃:王昭君,名嫱(qiáng),汉元帝宫人,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尚有村:还留下生她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今有昭君村,在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杜甫时居夔州。

汉元帝时,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贿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御。后南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yān zhī),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昭君丰容靓饰,光彩夺目,帝欲悔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处斩)。当时有一个出色的画师名毛延寿,也被牵连处斩。古人以四美为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落雁即王昭君。

去:离开。紫台:帝宫。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连:连结在一起。朔:北方。漠:荒漠。朔漠,指匈奴所居之地。青冢:昭君墓,传言北地草枯,惟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

省:同“眚”,读音shěng,过失。以杜甫的文字水平,十有八九是用“眚”字,不太可能用“省”字。大概率是因为这两个字能通假,或抄写错误才变成了“省”字。识:辨鉴。该句意为汉元帝因为看图选美而错过了王昭君(春风面)。何尝不是王昭君被耽误了!

环佩:妇女装饰品,此处用以指代昭君。空归:意谓昭君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于月夜归来。昭君嫁给呼韩邪,生二子。呼韩邪死后,其前阏氏之子立,欲以昭君为妻,昭君耻之,上书汉成帝求归,成帝敕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

千载琵琶作胡语:指王昭君在北地创作的琵琶曲《昭君怨》,流传至唐代已有近千年。胡语:胡音,因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而昭君是汉人,故曰“作胡语”。曲中论(lún):在曲中吐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