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博:@Grain胶片影像世界


​​​近期为了提升审美鉴赏能力观看了不少画面被一致称赞的电影,部分电影的精细画质、深究的构图与色彩的赋予深深吸引!那么我们在日常摄影中如何把画面经营好呢?

下面我来说一下研究的感悟:

1、保证画面精细与清晰是前提:

在我们进入画面后期的色彩与校色修改时很多摄影师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把自己所学的调色技巧尽量的全部运用到画面中,这样延伸出一个问题是过度的后期,过度的后期不仅使画面的精细程度与细节大大的损失,有时候不成熟的过度调色还会使画面失真严重,

所以在不是要大力突出环境与画面主题的特殊情况时不要过度夸张的后期!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1)

清晰与色彩还原是画面的前提

一个自然的色彩还原与精细的画面会使不少观看者为之迷醉,所以我们日常拍摄作品时尽量的在拍摄时就把画面的精细度以及锐度等控制在最佳状态

具体方法的概况:

一、减少拍摄过程中的震动

如果拍摄过程中出现震动会使得照片十分模糊,即使对焦十分精确也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发生震动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相机本身的震动,另一种则是被摄主体本身发生动态,这两种都会影响照片效果,会使照片变得很模糊。所以搭载防抖功能的机身和镜头在一定时间会对画面的清晰发挥作用。

二、防止震动的几种方法

1、可以准备三脚架亦或独脚架,可以根据拍摄条件选择合适的架子,然后把相机放在架子上就能保持平稳。

2、可以用缩短快门时间的方法来减少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3、在不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我们要确保持机的姿势正确,这样才能避免震动。

三、结相的最佳状态

不要觉得镜头的光圈越小,结像的清晰度就越大。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镜头成像的最佳状态其实是在将其最大光圈缩小2-3挡后,只有这样的情况下,结像才能是最佳的。

2、赋予画面正确的色彩风格

关于画面色彩的调制前期我写了很多的文章,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是在处理色彩偏向时一定要根据画面的内容与画面的情绪而定,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2)

色彩情绪

“某种方式的光线照在一个物体或某种主题上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绪或气氛,如果与多种因素结合便可以化平凡为神奇。”这里引用一下英国伟大的摄影家比尔·白兰德的经典语录。

色调扮演了一个创造情绪的重要角色。调性的不同处理是

绘画传达情绪的重要手段,一个黑色主导的调性就会产生一种阴郁或神秘的气氛,而以明亮色调为主导的画面则传达出快乐、愉悦的情感来。

亮调子与暗调子的不同分布与安排也能给作品创造出不同情绪感。比如,黑色调安排在画面的下半部,那么就会有一种力量感和稳定感,但如果黑色调安排在画面的上半部则产生类似于山雨欲来的情境,气氛会变得阴郁和凶险。学会如何通过色调的安排和处理来表达不同的气氛和意义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画家创造出感人的绘画作品。

并且在色彩搭配上一定要用到色彩搭配原理也就是相似色与互补色,上面的色轮相邻的为相似色对应的为互补色!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3)

色轮

一般我们倾向于认为波长比较长的一端(偏红色的一端)是暖色,而波长较短的一端(偏蓝色的一端)则是冷色。然而这种区分方式并不准确。

阿恩海姆认为,冷暖的色彩感受并不是由主要色彩来决定的,而是由主色彩向另一种色彩的偏离程度所决定的。比如,饱和的红色是“暖”的,但是如果其中混合了蓝色,它的感觉就会偏向“冷”。

换句话说,决定色彩冷暖感受的不是色彩本身,而是色彩之间的张力,或者说是色彩发展趋势。偏蓝的红色会变“冷”是因为蓝色成为它变化的方向。而如果两者的比例接近,色彩的“冷暖”属性就会变得很模糊。

在电影中,创作者常常利用冷暖色的感受来影响我们对于气氛和情绪的理解。例如,在 小 津 安 二 郎 导 演 的《 浮 草》(Ukigusa,1959)开场的镜头中,画面中的主色调由海和天的蓝色构成,但之后的镜头中出现了红色的邮箱。紧接着,镜头进入室内,偏暖的颜色占据了更多的空间,而人物也拿着扇子,说天气真热。色彩的冷暖变化使得我们能更容易融入场景的气氛中(见下图)。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4)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5)

由于不同色彩的属性及其所引起的情绪和气氛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电影创作者可以利用色彩引导观众对事物的情绪判断。

我们通常会觉得色彩能量比较高的色彩或者暖色会让人产生比较刺激和兴奋的感觉而色彩能量比较低的色彩或者冷色会显得比较冷静和低调。相比之下,前者的感觉是扩张、向上的,而后者的感觉则是收缩、向下的。

例如,我们通常见到需要冷静气质的工种制服基本上都采用偏冷的色彩,如医生、警察。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色彩选择都与色彩对情绪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

通过在电影中制造色彩情绪和氛围的变化和冲突,就能利用色彩主题增强情绪的冲击力和戏剧性。

3、颜色调制分析

高饱和度色彩

饱和度在我们的照片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越高,它就越鲜艳;反之,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越低,它就越接近于灰色。

一张照片的饱和度越高,画面的“攻击性”就越强,就越能引起人的注意,但是过高的饱和度有时候会让人产生反感的情绪。反之,一张照片的饱和度越低,画面就越“平和”,就越能给人安静,舒适的视觉感受,但是过低的饱和度有时候会让画面产生不通透感。

胶片感的照片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6)

电影拍摄色调分析(浅谈由画面感优质的电影体会核心的画面拍摄技巧)(7)

胶片感是照片撩人的一个重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