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刘骜是历史上唯一修建过两座皇陵的帝王。

公元前31年,汉成帝刘骜开始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修建自己的寿陵——延陵。十年后,汉成帝因耗资亿万的延陵还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借口因为窦将军的竹园在延陵庙之南,作陵不便,停止了延陵的建设。他在渭河南岸开始了另一个陵墓——昌陵的建设。修建昌陵时,刘骜调集的工徒多达数万人,同时还“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五年之后,因为工程缓慢、民怨沸腾、朝臣骚动,刘骜又停止了昌陵修建,复建延陵,直到公元前7年,刘骜入葬。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去世,19岁的刘骜开始执掌西汉天下。《汉书•成帝纪》记载: 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 “闰月, 以渭城延陵亭为初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延家窑村)。公元前19年的2月,大将解万年和陈汤建议停止延陵的建设,因为窦将军竹园在延陵庙的南面,与延陵犯冲相克,不便作陵。汉成帝刘骜反复斟酌解万年等人的建议后,停止延陵的修建工程,并赦免了修建陵墓的工徒。

孝成皇帝刘骜(汉成帝刘骜后来为什么要废弃昌陵而再建延陵)(1)

汉成帝刘骜的延陵

这时候,延陵已经修建了十年,耗资亿万,但距离竣工之日依然遥远。

解万年和陈汤建议,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在渭河南岸长安城以东的新丰县戏乡步昌亭附近(位于今西安市东灞桥区与临潼区交界处的吕家堡村一带)重建一座皇帝的寿陵——昌陵。在斟酌权衡之后,成帝刘骜同意了这个方案。

昌陵正式修建的时候,工徒多达数万人。为了强壮京师、侍奉陵邑,成帝把资产在五百万以上的五千户富豪迁徙昌陵邑,同时鼓励朝臣也迁往昌陵邑中,他甚至还专门给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之类的官员划分了墓地与第宅,以刺激迁徙人员的积极性。

而这一时期,天灾不断、人心飘荡。虽然经过五年的修建,昌陵的中陵、司马殿门还没有动工,已经是“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朝野上下反对昌陵建设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工程缓慢、民怨沸腾、朝臣劝谏,成帝也觉得要在短期内修好昌陵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继续把昌陵修建下去,不但朝廷承受不了巨大的开销,还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危机。

如果停止建设昌陵,自己的陵墓又将建在哪儿?

刘骜一时陷入困境。

这时候,光禄大夫刘向上书《谏营昌陵疏》,指出昌陵的建设,违背了刘骜即位之初“躬亲节俭”的作风和“始营初陵,其制约小”的设想,给国家造成了很大浪费,增加了财政开支,加重了百姓负担,实在是一个荒谬至极的行为。

孝成皇帝刘骜(汉成帝刘骜后来为什么要废弃昌陵而再建延陵)(2)

汉成帝刘骜延陵标志碑

刘骜感到当初停止延陵的建设是一个错误,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他下诏停止昌陵的建设。昌陵“终不可成”,成为一座废陵。罢营昌陵之后, 成帝刘骜把当初主张修建昌陵的解万年和陈汤等人流放到敦煌郡。他决定在渭河北岸继续修建五年前停工的延陵。这次,他下令不再迁徙吏民,不再征发更多的劳役,以稳定人心。

公元前15年,延陵再度建造,直到公元前7年,两次修建共耗时19年。

直到刘骜入葬延陵时,延陵陵园的垣墙边长已经达到四百多米,四面垣墙正中都筑有门阙。延陵陵冢位于陵园正中,形如覆斗,陵基边长约172米,高31米。公元前8年,许皇后在赵飞燕的谮告后,刘骜给她“赐药自杀”,葬在“延陵交道厩西”。 汉成帝死后,妃子班婕妤(辞赋家)在延陵守灵7年,公元2年死亡后,也陪葬在延陵东北600米处。

孝成皇帝刘骜(汉成帝刘骜后来为什么要废弃昌陵而再建延陵)(3)

远眺汉成帝刘骜延陵

两千年来,七八座陪葬墓依旧在东西两边拱卫着汉成帝延陵,延陵则忠贞不变地把一个王朝的气势矗立在咸阳塬畔,总是显得屑小的现代人墓冢拼着命由延陵封土的东面、西面和北面长出来,似乎黄土里长出的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