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称“努”,如引驽待发,含有无穷之力。直画如骨,在字中起支柱作用,要写得劲健挺拔,向背得宜,沉着而有生机,直中兼有曲势;但不能过直,过直则失力。

竖有直竖(垂露)、左弧竖右弧竖、细腰竖、粗腰竖、上尖竖、下尖竖(悬针)等。这里以垂露竖、悬针竖为例,说明竖的一般写法。

垂露竖:逆锋起笔向左上起笔,再向右转笔略顿成点;提笔直下,中锋行笔;至尽头略微顿笔;继而转锋向上,回锋收笔成垂露状。

悬针竖的起笔与垂露竖相似,至收笔前,渐行渐提,露锋收笔,成悬针状,如“千”字的最后一笔。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1)

【悬针竖】“千”字之主竖,长纵有力。

“千”字中悬针竖的基本造型:起笔方,前两格粗细变化略小,第三至第四界格有一个细——粗——细的变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粗细变化,就其外形轮廓看,并不是绝对对称的,右边轮廓线的弧度更大一些。收笔处虽然说是悬针,实际上是不能露虚尖的,虽要尖而不锐,以免过于刻厉,失去蕴藉隽永之致。

用笔方法:以笔尖轻提逆锋入纸欲下先右轻顿,调锋向下,中锋运笔粗细粗细的细微变化,过中段以后,逐渐边行笔边铺毫,略带右拓意,注意铺毫幅度,收笔处锋锋尖大约在整个竖画的中分线上,运笔要舒缓稳健,力达锋端。

写好悬针竖,一定要注意竖画起笔、行笔、收笔三段的粗细变化,起笔的方圆藏露变化。收笔要实。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2)

悬针竖:如“此”字左部三竖,呈针状,短截有力。

“此”字中三个竖的造型特点:“此”字中有三个悬针竖,由于位置不同,粗细、轻重、长短变化各异。因此也带来了造型与用笔的不同变化。我们在临摹时要注意区分相互间的变化特点。从起笔处看,第一竖用笔最重,第三竖最细,第二竖居中。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3)

“此”字的笔顺问题有不同的写法,一般为先中竖在左竖,然后写好横画以后在写第三个竖,也有将三个竖一并写好的就是先中间后左右。

具体运笔方法:写好这三个竖的关键在于起笔部分。

中悬针竖:起笔轮廓线比较复杂,起笔处有一个圭角,非常微妙。右角轮廓线圆润。起笔和调锋向下行笔阶段的粗细变化较小,用笔节奏虽然清晰但精微没有左竖那样强烈的对比关系。起笔后向下行笔过程的粗细变化幅度略小。竖直劲健有力。

左悬针竖:写之前要进行读帖,注意起笔上轮廓线较平而斜。起笔左部侧下轮廓线有一段弧线,右侧轮廓线由右向左斜,带有一种圆弧意,说明运笔过程大致如下,逆锋轻起笔,先左下轻挫,然后向右左顿,略提,调锋中锋下行,注意粗细变化幅度非常大。

右悬针竖:起笔平。左右较圆中带方。用笔有屋漏痕之意。

写好三个竖, 还需要注意高低参差变化的比例。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4)

【垂露竖】“坤”字右竖,头重,过笔微提,收笔回藏实收。

“坤”字中垂露竖的造型特点:起笔收笔重,中段略细,劲挺见骨力。粗细变化过程比较舒缓,属于一种渐变关系。起笔左尖右圆,收笔回锋收笔圆笔法。

具体运笔方法:注意起笔轮廓线比较复杂,易左右回顾。逆锋起笔向右作顿,顿出左角,调锋向下,中锋行笔,粗——细——粗,收笔前笔锋略偏左故轮廓线左斜右竖直。收笔路线有两种方法,回锋向下或左或右收回画内。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5)

垂露竖:头轻,行笔微按,收笔回锋成垂露状。

“秘”字中的垂露竖的基本造型:起笔轻细,收笔处较粗,从起笔到收笔先细后粗。

具体运笔方法,轻起笔,逆锋入纸,调锋向下,略带斜势,收笔处先左顿笔后回锋收与画内。笔意圆。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6)

【新月竖】如“石”字“口”字之左竖,欹侧取势,尖起尖收,酷似新月。

基本造型:“石”字“口”部左竖,曲且劲,起笔收笔轻、中段略粗,注意观察起笔行笔的细微变化。整体看起笔后至中间略粗,自中间到收笔前略细。先左斜后略有竖意。新月竖写得极具弹力。特别要注意在字形中的位置,特别是收笔位置与撇起笔位置的关系。

运笔方法:重点在起笔收笔部分,虽然细但仍然要取轻起笔、逆入,轻收笔要收回画内。

欧阳询九成宫基本笔画横折折撇(欧阳询九成宫几种竖画的基本造型与具体运笔方法)(7)

【侧势竖】如“所”之末画,侧起侧收。

“所”字中竖画的基本造型:有两个竖,形状各异。左轻右重。左用笔清晰,轨迹节奏明快。右竖浑厚,用笔微妙,笔不到意到,虽然用笔及其简洁但,起笔行笔收笔不可偏废其一,且起笔方收笔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