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我得了口腔癌……”这是室友小陈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他每天疯狂的嚼槟榔、吸烟,最爱的口头禅就是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就听说了他患口腔癌的消息,其实我们一点都不意外。”小夏说。

大学期间,小夏不只一次劝说小陈戒食槟榔,还天天把“远离槟榔”挂在嘴边,希望他迷途知返,但最终,还是没能救他于水火。

对于很多人来说,槟榔名声很响,但却从未吃过,但在湖南,见面递上一颗槟榔,比递上一根烟更为常见。

2017年,湘潭县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槟榔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确保槟榔产业销售收入三年实现300亿元,五年实现500亿元的目标。

湖南省虽然不生产槟榔,却成了“槟榔最大的消费地”,同时,它也是口腔癌发病的重灾区。

2017年,湘雅医学院与芝加哥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几位学者证实,仅在湘雅医学院下属的五家附属医院,短短十年间(2005~2016 年),就累计收集了槟榔相关的口腔癌病例 8222 例,根据这个数字推算,整个湖南省,因槟榔致癌的约 2.5 万例。

可见,“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们在疯狂嚼食槟榔、享受槟榔带来快感的同时,口腔癌也在对你“虎视眈眈”。

2019年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1)

“烟都没有禁,为什么要禁止槟榔广告宣传?”很多槟榔爱好者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在美国,很早就禁止槟榔的跨州贸易。在东南亚地区,槟榔导致口腔癌十分常见,也是当地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01 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

2013年,一篇《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横空出世,广泛传播。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主人公,名叫刘桑果——一个槟榔深度爱好者。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2)

大部分左脸已经被割掉了/图为刘桑果。

43岁的刘桑果因为长期嚼食槟榔得了口腔癌,手术时切掉了他的左脸下颌、左牙床和淋巴。萎缩的脸皮陷成拳头大小的深坑。术后,他左眼神经被压迫,如今已彻底瞎了。

“前阵子去银行办事,业务员看身份证照片都不相信是本人”,他的妻子唐娜向记者展示刘桑果几年前旧照:照片上,刘桑果皮肤黝黑,身体精壮。

经历过丈夫患癌、手术、复发,这个女人对很多事情越来越麻木。但提到槟榔时,她格外激动,“都是槟榔害的!”,她抹着眼泪说。

02 被切开气管的他,只是活着,而已!

跟刘桑果一样不幸的,还有他的好友敬思军。

第一次入院,切除了部分软腭与2/3的舌头;一年后,肿瘤复发,他的整个气管被切开,医生只能靠把导管插入胃里,用营养液来维持生命。

术后的他,活得跟植物人没区别,吃饭喝水经常被呛到、说话时也总是含糊不清,如今的他,仅仅是活着,而已!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3)

敬思军吃力地写下一行字:“为了全民素质,政府必须打击”。

03 但愿大家都不吃槟榔!

61岁的任先生家住长沙,是一名公安干警,平时工作压力大、值班无事时,他总习惯嚼槟榔提神,让全家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小零食,居然让他患上了舌癌。

因为大部分的舌头被切除,他交流只能借助写字板。据任先生的护士透露,对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的吐痰,任先生做起来却颇费时间,“先把把痰咳出来,再低下头、张开嘴,等着痰缓缓流出嘴巴……”

记者临走前,任先生在写字板上写下:“但愿大家都不吃槟榔”,让人动容。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4)

图为任先生呼吁“大家都不吃槟榔”

而在湖南,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当地大大小小的医院发生。与此同时,槟榔全国总产值一路高歌,站上500亿。

2017年,湘潭从事食用槟榔加工的规模企业30余家,年产量20余万吨,就业人员近30万人;2018年,口味王累计销量超4亿包,年度纳税超亿元。

这一个小小的槟榔,一边养活30万人,一边却在改变6000万人的命运。

痛苦的疾病,可怕的槟榔

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致癌物名单中,槟榔属于一类致癌物,与香烟、酒精同列,说明它对人类致癌证据明确。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嚼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列为一级致癌物,主要是导致口腔癌。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5)

药监局截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告诉记者,一级致癌物是指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剂量决定毒性,长期嚼食槟榔可能致癌。

之所以致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槟榔的粗纤维会长期磨损口腔黏膜,形成溃疡和病变,久而久之会发展成癌症。二是槟榔中的生物碱,在口腔中可以被细菌分解出一些亚硝胺类物质,具有潜在致癌性。

除了槟榔本身,很多嚼槟榔的人还有吸烟和饮酒等不良嗜好,在烟草、槟榔共同作用下,患口腔癌风险大大提高。

“在很多方剂中也能看到槟榔的身影,为什么致癌的药还被采用?”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

实际上,槟榔确实是驱虫通便的良药。“槟榔入药时剂量较小(驱绦虫用量约为1天60~120克,驱蛔虫用量约为一天10克),而且经过长时间熬制,刺激性减小。”如果直接嚼食,对口腔的刺激会大得多,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系常章富教授介绍。

槟榔还会让人“变脸”

2015年11月23日,“一名广东逃犯逃亡13年后被抓”的新闻引起了热议。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6)

图片来自新浪新闻

据悉,逃犯叫谢某,逃亡期间因为一直吃槟榔,慢慢地,发现自己嘴变小了,也因此逃过了侦查,苟活了13年。据悉,口腔黏膜会和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发生反应致变硬,吃得越多张口度便会越来越小。正常张口度是三指,如果小于三指,就是所谓的“嘴变小”。

除了会造成张口困难外,牙齿变黑、脸变形也是嚼槟榔的“后遗症”。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7)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8)

知乎上部分网友的回答

长期吃槟榔的人,对牙齿的磨损比较大,从而容易形成牙周炎,有些槟榔用石灰泡过的,长期食用,还容易形成牙结石;因为槟榔质地非常坚硬,所以刚开始嚼食时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咬肌经过过度锻炼,腮帮就会越来越鼓,不知不觉脸也变形了。

长期嚼食槟榔,若出现口腔白斑、久治不愈的口腔溃疡,一定要提防口腔癌。

“正常的口腔黏膜是肉色的,长期吃槟榔会刺激口腔黏膜,可能会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白斑病,也就是口腔黏膜变白,这其实就是口腔癌前病变。”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王永功介绍。

刘桑果最初的症状就是口腔溃疡,总在同一处发作,打针吃药多日不见好。但他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发展成口腔癌,才后悔莫及。槟榔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其他的添加物,尤其是石灰,很容易对口腔造成刺激,久而久之容易诱发口腔溃疡,并且难以愈合。

普通的口腔溃疡虽可复发,但多为自限性溃疡,一般两周内可愈合,不留瘢痕。“若同一个部位经常罹患口腔溃疡,溃疡反复治疗超过一个月仍未有明显改善,并且逐渐扩大,坚硬易出血,则可能是恶性溃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黄群提醒。

禁广告后,口腔癌会变少吗?

“我觉得并不乐观!”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说出了他的看法。

跟烟酒一样,槟榔的成瘾性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即使没有广告宣传,当“瘾”来了,不需要广告,他们也会自发购买。另一方面,这份文件也未必能达到多好的震慑效果。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行业协会的职责是对会员进行监督,但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会员发布怎样的广告,他们都无权干涉。

这些2a级致癌物我们却天天在喝 它是公认的一级致癌物(9)

当然,在金钱与良心这道选择题上,很多人会选择前者。

禁槟榔广告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但政策也不能因此终止,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趁热打铁”采取相关措施,彻底清除槟榔业的毒害!

相对于每年几百亿的产业,任先生“但愿大家都不吃槟榔”的声音显得格外微弱,那么,不妨让我们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希望早日在槟榔外包装上能看到“槟榔有害健康”的字样。#清风计划##健康科普排位赛#

参考资料:

[1]槟榔,中国6000万人的炸弹和噩梦!有人在辩解,有人浑然不觉!.健康时报.2019-02-22

[2]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搜狐-新闻当事人.

[3]湖南已全面禁止槟榔广告,你还在吃槟榔吗?.北京青年报.2019年03月18日

[4]口腔溃疡都是上火?未必.广州日报 2019年08月23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