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2)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3)

若从高空俯瞰,你会发现,位于雨花区跳马镇的鸭巢冲水库,像极了一只展翅翱翔的燕子。因而,水库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石燕湖。

没有谁能抗拒一条河流的亲近,尤其当它亲昵、旖旎地与人共生。圭塘河,正是一条这样的河流。诞生在城市、流淌在城市,它从未有过奔腾的野心,守护长沙城便是它的使命。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4)

这是一条滋养了长沙人敦厚性情的河流。从跳马镇鸭巢冲水库发源,一路奔腾28.3公里后注入浏水。

这是一条命运跌宕起伏的河流。从五代十国的历史风尘中走来,在岁月烟波中不改初心,即便经历水质污浊之殇,仍坚韧地重现一脉清流。

这是一条承载着厚重为民情怀的河流。从治水的大开大合到滨岸的聚胜揽景,河的蝶变史就是一曲致力于“人水和谐”的深情吟唱。

作为长沙市最长的城市内河,圭塘河全长约28.3公里。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滋养着两岸居民的母亲河,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因水质持续恶化,变成令人叹息的黑臭水体。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5)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中国梦的重要部分,是百姓最基础最现实的需求。“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诠释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指出,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聚一河碧波清流,映城市生态文明。”进入21世纪以来,长沙市雨花区强力推进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从生态修复到水岸治污,从景观再造到产业培育,点线面综合施策再现鱼翔浅底的一泓碧水,一个人水和谐的城市又回来了!

河流之殇

碧波失色亟需“生态突围”

正如同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浇灌出美索不达亚文明,黄河滋养了中华文明。江河,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地理名谓,而是人类文明史上强烈的符号象征。

天光云影徘徊,青山白塔倒映,走近形状宛若一只飞燕的鸭巢冲水库,宛若走进一幅水墨丹青画里。常有白鹭翩跹而至,俯首低飞,在清波划出道道涟漪。

从千年前追溯而下,很长一段时间里,从这里发源的河流,有着清透的肌理,亦有着慈悲的胸襟。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6)

逐水而居的中华先民,从五代十国的马楚王国开始,就在圭塘河畔形成文明聚落。据《宋史·食货志·农田》载:“初,五代马氏于潭州东二十里,因诸山之泉,筑堤潴水,号曰龟塘,溉田万顷。”龟塘,即今日长沙雨花区之圭塘。

时光回溯到千余年,城内流水叮咚,引入青翠稻田。百姓饱肚干活,劲头十足。在战乱纷飞的五代十国,因为这条河流,长沙城成了安乐美好的温柔乡。

此后,圭塘河的馈赠曾有中断,但从未终止。新中国成立后,长沙城南再修环山灌渠。1974年,又开凿长7公里,宽30米的圭塘河。此时,圭塘河已然是我们熟知的模样。从雨花区跳马镇鸭巢冲水库出发,一路欢歌28公里后汇入浏阳河。

生于斯长于斯的老长沙人,更忘不了这条河。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7)

对曾是捕鱼人的朱炎青来说,圭塘河蕴含着丰收的喜悦。上世纪80年代末,他几乎每天从居住的砚瓦池出发,带着渔具,徒步到圭塘河与浏阳河交汇处。一天下来,他得撒好几十网。累了,倒在河畔的稻田里小憩一会儿;渴了,直接捧起河水往嘴里送。

在更年轻一辈的圭塘河畔居民眼中,河流已不再承担谋生的作用。1976年出生的肖海峰忆起童年,圭塘河边总是坐满了洗衣、洗菜的妈妈们。顽皮的男孩叼着狗尾巴草,带着竹篓去草丛摸鱼,也能有所收获。

清澈、健康的圭塘河,流淌出一片欢欣喜悦。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滋养长沙人的母亲之河,却在光阴流转中开始遭遇成长的“阵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富集、人口集聚。但在高速发展道路上一路飞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出现了开发与保护失衡的局面:由于圭塘河水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再加上上世纪末城市化进程加快,沿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排入河,超标排污现象突出,导致圭塘河水质愈渐黑臭、河湖生态不断退化,成为人们眼中的“龙须沟”。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8)

资料图

治水,成为了民众最迫切的呼声,更是长沙这座千年古城的时代担当。城市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唯一的城市内河黯然失色,星城也将少了活力与灵气。

驰而不息,擦亮母亲河的生态底色!长沙市、雨花区积极寻找生态发展与城市肌理的内在联系,拧动了破解困局的金钥匙。

从1999年开始,市、区两级政府先后投入80余亿元进行圭塘河流域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拆违控违、景观修复等。长沙市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调度,详细了解圭塘河治理、流域整体规划、污水处理等情况,并要求矢志不渝抓落实,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

同时,雨花区为圭塘河黑臭水体绘出治理“路线图”,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方面持续发力,并积极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

28公里水路,是一场短暂的旅途,也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治水之路。希望再现一湾碧水的圭塘河,诉说着几多爱与期盼。

系统谋划

从“九龙治水”到“一龙统筹”

湖河问题根源复杂、积弊深重,治愈绝非一蹴而就。既要大胆探索,更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绵延28.3公里的圭塘河,流经跳马镇、同升街道、洞井街道、圭塘街道等8个街(镇),沿途仅排水口就有119个。而与之对应的生态环境治理,更涉及水利、市政、环保、城建等10多个部门。分段式、碎片化的治理,让各部门、各区段不可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扯皮推诿的情况。城市内河治理的通病,圭塘河一个也没逃脱。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9)

怎么办?为打破“九龙治水”的藩篱,雨花区成立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实现“一龙统筹”。

“水流无界,不分你我。圭塘河治理同样要一盘棋布局、一条线推进。”凡是与流域治理有关的事务全部归口到指挥部,不仅负责治水的责任分工、行动统筹、跟踪督办,还要确保22个成员单位之间能够政令畅通、协同合作、执行高效,有效破解了圭塘河治理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解决了“抓总”和“总抓”的角色缺位。

治水刻不容缓。治理指挥部成立不久,就全面开展管网排查,建立基础台账,邀请专家“会诊”,为圭塘河水寻找到了病症根源:上游跳马镇地下管网缺失,老化破损现象严重,污水处理能力非常薄弱;中游合流制排口雨季溢流污染较重,错接、漏接严重,垃圾随雨水入河;下游河床落差小,淤泥沉积1至2米,自净能力差……

为实现“正本清源”,治理指挥部一方面对跳马片区地下干支管网进行改造,实现污水管网配套;另一方面,针对圭塘河源头来水不足的问题,引浏阳河水以每秒1.5立方米的流量入注,目前已累计补水超过1400万立方米。同时,对沿线合流制排口开展排查,逐一对症下药,下游段还引进微生物活化设备和原位清淤技术,减少河流内源污染。

在圭塘河雨燕湖段,一处网红景点——人造瀑布常吸引行人驻足:巨大的石头层层重叠,十几只石乌龟点缀在石头上,从深处涌出的清水顺着高差落下,淘洗着人们的身心。很多人不会想到,这里,其实是经过改造后的长沙市新开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口。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0)

早些年,我国城市排污管道大多采取合流制设计,一遇下雨,截留干管里的雨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水量急速增加,来不及输送到污水厂,超出容量部分就通过溢流井直接进入河流。

治水过程中,雨花区不仅对圭塘河沿线119个排水口全部实现截污,还在重点部位安装了水质、水位、水量智能监测设备,数据定时上传,自动分析结果。同时引进雨污分流技术,陆续对沿河排水口进行改造。

只有地下岸上全面发力,才能有效截断污染源。近年来,市、区关停整改圭塘河沿线排污企业上百家,拆除违法建筑近300万平方米,陆续完成河岸景观建设约1900亩。

一系列作为更是倾力推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河道实施常态化清淤疏浚,累计外运淤泥总量20万方,有效提升了河道防洪、排涝能力;率全省之先引进“食藻虫 沉水植物”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让河域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委托德国汉诺威水协、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圭塘河流域总规,对圭塘河流域的管网、地形、河道、河岸等进行了全面调查,以详细的数据为基础建立治理模型,实现治水方式有的放矢……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1)

铁腕治河、科学治水,让圭塘河愈渐清透。行走在河畔的人们慢慢发现,河底植被不断增多,鱼类品种越来越丰富,成群的鲫鱼、鲤鱼开始从清波中游过;乌鸫、翠鸟、白颊噪鹛,这些大自然的信使滨水飞舞,传递着圭塘河水生态优化的重要信号。

精准施策

“6+”治河模式聚汩汩清流

昔我往矣,河水浊浊;今我来兮,杨柳依依。

目睹着圭塘河华丽转身的人们不会想到,一场更惊艳的蝶变还在沿河舒展。

将最好的滨水资源留给最优质的产业,把最美的滨水环境留给最广大的群众——这是长沙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坚定呼应。

沿河落子、聚胜揽景。2014年12月,雨花区打造的圭塘河生态景观区一期建成开放,2017年10月二期圭塘河滨水公园开园,一座集聚新型现代服务业、时尚多元的“圭塘河悠游小镇”也惊艳亮相。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2)

2018年7月,和 共享图书馆在圭塘河羽燕湖畔开馆,所有书籍都由市民捐赠而得。书页翻动,缕缕清新的书香从圭塘河开始蔓延,雨花区的好学气质就这样氤氲开来。

“游乐不用去远方,家门口就有好风光!”如今,每到周末、节假日,河畔便吸引诸多市民来“打卡”:沿蜿蜒的滨水栈廊行步赏景,到和 共享图书馆品茗阅读,在悠游小镇享受惬意购物、美食派对、亲子娱乐,动静相宜间,最能品读到圭塘河别具一格的美。

这样一幅滨水乐游图的背后,是雨花勇立潮头,展现出的厚重“治水智慧”。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政府与市场二者之间良性互动能够产生叠加效应、催生复合动能。

在圭塘河的综合治理、设施建设、产业推进中,“资金”是不能避免的重要因素。为此雨花区创新出“建-融-管-还”可持续资金解决方案,引进市场力量推进治理,一举改变了传统内河流域整治单纯依赖政府投资的被动局面。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3)

建,即政企合作设立合资项目公司,引进中建五局、绿地集团、湖南建工集团合作,提升圭塘河项目的建设品质;融,就是利用社会资本方主导融资,一方面以项目为纽带,结合政府资源,加大引进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家专项资金,另一方面由项目公司积极进行市场融资。此外,利用项目的物业收入来弥补管理投入,利用固定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偿还社会资本前期投入,“建-融-管-还”互为呼应,打造了一套可持续性的城市内河治理资金解决体系。

近20年来不懈探索,雨花区由此创新出“6+”治河模式:理念创新:系统治理 精准治污;体制创新:九龙治水 一龙统筹;机制创新:政府河长 民间河长;模式创新:生态整治 产业融合;技术创新:中国智慧 德国技术;投融资创新:平台融资 市场化运作。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4)

圭塘河彻底“苏醒”了,2017年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治理经验在2018年全国城镇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上进行推介,2019年全域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Ⅳ类,2020年年均水质达Ⅲ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智者乐水,圭塘河的蝶变传奇还在续写。

2021年7月,南起香樟路、北至劳动路,全长2.3公里的圭塘河井塘段城市双修及海绵示范公园开门迎客,这是雨花区率先全市探索的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6亿元,与大型央企中建五局合作,政府出资7000万,其余由社会资本筹措,通过15年运营期的包干收益冲抵,减少财政直接投入14亿元。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5)

在古韵古香的“三塘一井”中重拾老雨花记忆,于互动风车、夜光跑道、爱心桥等网红打卡点感受时尚惬意,从丰富多元的商业业态中一站乐享吃购娱游,漫游井塘段公园的人们感慨:“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

城水相依,绿意相融。一路欢歌的圭塘河,流淌成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全民行动

三级河长倾力守护母亲河

如今的圭塘河,成为鱼翔浅底的一泓清流,成为岸芷汀兰的一道绿湾,河畔有了文化的风情,平淡光阴有了亲水的幸福。

圭塘河之变,更让历经工业化和城市化洗礼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如何才能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围绕圭塘河碧水长流的目标,打造一个全民努力的支点?雨花区创造性提出“全民志愿者”概念,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可为,锻造出一支呵护母亲河的“生力军”。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6)

“河中间有灯光,不好,有人捕鱼!”2020年4月的一个晚上,巡河员刘常彪沿河夜查时发现异常,迅速上前,看到两名男子正腰挂射灯,用自制的网兜在捕鱼。

一番耐心劝说后,两名男子上了岸,刘常彪不仅和他们讲法规,还采用起“情境式劝导”:“你看,风景这么好,老百姓都受益,你们真忍心将环境破坏吗?”跟着刘常彪在河畔走了一圈,对方羞愧地低下了头:“以后再不这么干了。”

蝶变圭塘河,雨花区设立了包括区、街(镇)、社区(村)三级河长以及民间河长在内的“河长制体系”,打造了40人的专业巡河员队伍。刘常彪负责巡查雨燕湖到香樟路口近1.5公里长的河段,“每天往返三四次,观察水情、拾捡白色垃圾、倡导文明游河,都是分内事。”

助力圭塘河更清更靓,2018年雨花区还成立圭塘河民间河长“红黄蓝”护卫营:身着三色小马甲,百余名志愿者分别在环境保洁、宣传文明理念、监督护河等方面出力。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7)

“家住圭塘河畔,护水护河责无旁贷。”作为一名资深民间河长,市民冷昭群有一股爱较真的“蛮劲”:他每周徒步巡查圭塘河三次以上,在记录本上仔细记下每次的时间地点、巡河情况,曾根据河面上漂浮的奶白色液体,深夜守点,把一家向圭塘河排污的小作坊抓了个“现行”。

市民章志标自封“浏阳河河长”,印制5000张名片沿河向人发放,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收到消息说有人破坏河流生态,他就立即出动;只要发现一处污染,迅速取证上传到雨花区河长制工作办公室的微信群。从事环保工作30余年的圭塘河岸市民黄亮斌则自发出版《圭塘河岸》一书,主动为流域治理发声。

推动民间力量成为“护河先锋”,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孵化了益友会等诸多环保社会组织。举行滨水环保课堂、推进河域环境整治、及时采集生态水文,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长沙湘江污水治理(读河①这城这河)(18)

爱水从娃娃抓起,雨花区还积极引导各中小学“小河长”深入街头、社区发放宣传资料,沿河清理垃圾,以此倡议市民保护河湖。

2022年春,一场“我与圭塘河同成长”的活动举行,雨花区的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带着无人机行步圭塘河全域,航拍记录下一条更美更新的母亲河。

当下一代人的足迹布满河畔,圭塘河还将迎来无限可能。

来源丨长沙晚报胡媛媛

责编丨黄靖康 编辑丨符雅梅

值班副总编辑丨高兴

值班总编辑丨熊其雨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