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如今父亲已经去世了,这本书给作为子女的我们留了一个念想。我们一定要牢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2月14日下午,在《四川省中共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发放仪式暨交流座谈会上,原华北军区湖西军分区八路军武工队战士张绪亮之女张爱秋收到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

湖南的抗日故事(攀枝花抗战老战士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1)

此前,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省市州党史部门,收集工作和生活在四川的中共抗战老战士的口述史资料,编辑成册,刻成光盘。攀枝花市于2018年开始了抗战资料的收集工作,共整理抗战老战士口述史17篇,全部收录于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发行的《四川省中共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市州卷)》一书中。

17名抗战老战士中有英勇的武工队战士刘志远、14岁成为八路军卫生员的李重炎、阵地飞奔救护伤员的董凤魁……大多是退伍转业,来攀枝花支援三线建设的建设者,是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奠基者。当天,参加抗战的两名老战士及家属代表共同收到了这本书。

湖南的抗日故事(攀枝花抗战老战士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2)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他在抗日战争中的故事。父亲在抗战时期的战斗中九死一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村里与父亲一同参加革命的共有18人,抗战胜利后父亲是唯一的幸存者。”翻看着父亲的口述内容,张爱秋潸然泪下,引起全场共鸣。

“抗日英雄博战场,横刀跃马灭豺狼。雪仇报国无能阻,袭拼贼窝犹似狂。梯窜上,控城墙,三番五次摔成伤。丝毫不减歼倭志,略愈要求归队忙。”这是抗战老兵幺富俊写的诗《抗日英雄》。

湖南的抗日故事(攀枝花抗战老战士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3)

幺富俊今年95岁,曾在抗大总校卫生所当卫生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5股当通讯员。1969年,幺富俊从天津调来渡口市卫生局支援三线建设,因为热爱学习,他坚持学习诗词写作,创作的诗词内容大多是抗日战争的那段经历,还曾在刊物上发表。“很荣幸我的抗战故事被收录进书里,作为抗日战争的亲历者,那段经历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却。”幺富俊老人说道,《四川省中共抗战老战士口述史(市州卷)》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对于教育后代功不可没。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