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电视剧结局哪里可以提前看(长篇剧集节奏拖沓的)(1)

《知否》在题材和立意上都高于此前热播的一些古装剧。它聚焦于古人的日常家庭生活,既有家风文化,也有人情智慧,后半程更是渐入佳境。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在前半程的拖沓才更加让人感到惋惜。

78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为《知否》)2月13日收官。该剧自开播以来,呈现出“低开高走”的路线,前半程的拖沓节奏导致观众分成了两拨:一部分在“精彩”尚未真正展开之前便已“熬”到放弃,另一部分则以“熬过前面半部就好了”的心态,和男女主人公一起迎来了后半程。

平心而论,该剧在题材和立意上确实高于此前热播的一些古装剧。它聚焦于古人的日常家庭生活,既有家风文化,也有人情智慧,后半程更是渐入佳境。但也正因为如此,其在前半程的拖沓才更加让人感到惋惜。

由此引出的话题是:所谓“熬过前面半部就好了”,是不是长篇影视剧观众不可避免的“宿命”?“慢慢熬”是否等同于慢热?又或者,观众对于“慢”的不能忍受,是不是一种审美降级?

慢慢熬:78集的《知否》、87集的《如懿传》、70集的《天盛长歌》均遭遇了节奏拖沓的“开篇魔咒”

动辄六七十乃至七八十集的长篇连续剧,开篇节奏拖沓,寄希望于观众耐心一些,这种现象在当下的大小屏幕上并不少见。观众不断言说的“熬过几集就好”,“熬”之一字或许正道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观剧体验是拧巴的——为了后半部分的精彩,忍受前面剧集表现的难如人意,“熬”似乎成为了观众的一项常规任务,“忍”则是必要代价。

但如果一部作品没能够在开头抓住观众,甚至制造着观看难度与观看疲倦,那么观众自然没有义务“熬”。当下迫切需要的,是对“慢”做不同的区分,从而破除当下影视行业对于“慢”的“迷思”——有些“慢”是文火慢熬、渐入佳境,有些“慢”却是“小火烹油”的“煎熬之感”;“慢”只是精品之作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熬”一定是需改进的行为。

如果我们定义长篇电视剧是集数60集及以上的作品,这一“传奇巨制”搭载“长篇集数”的传统似乎自2011年76集连续剧《甄嬛传》播出开始,并且与影视界大规模的“网文转向”密切相关。可以看到,此后长篇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频频突破60集大关,过去一年中,78集的《知否》、87集的《如懿传》、70集的《天盛长歌》均遭遇了开头节奏拖沓的“长篇魔咒”,尽管可能存在剪辑版本差异的问题,但铺垫过久、剧情冗长、节奏拖沓确是一处明显的“硬伤”。

我们当然期待看到更多如《大江大河》(47集)、《琅琊榜》(50集)等真正的良心剧作,倘若故事体量在50集左右的中长篇已能够讲好故事,或许可以不必硬加20集来凑“传奇”——“传奇感”在骨不在皮,在剧作气质而非集数,大众记忆中似乎比暑假还长的经典、86版《西游记》只有25集!但这并不是说电视剧不能长,只是在长篇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对于开篇需要花特别的心思。

根据编剧法则,电视剧按照起承转合、开头—发展—高潮及结尾的结构铺开,一个精彩抓人的开头是连续剧“眼球争夺战”的“必争之地”——这是无论集数多少篇幅长短都应该遵守的创作规律。尤其当下的观众被媒介所赋权,一个好的开头更是关乎作品的评价、口碑乃至“生命长短”。而就长篇电视剧而言,普遍认为前五集是重中之重,对于传统剧本写作,这部分需要完成三大块重要任务,包括:剧中主要人物出场、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展示,铺垫戏剧冲突和展开,确定故事叙事风格和基本走向并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等。此外,国产长篇电视剧还有“每集一般有三到五个事件;每个事件由三到六场戏组成”的编剧创作法则。

但当这样的创作法遭遇网络小说、尤其是长篇网络小说时,似乎开始变得水土不服:小说中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冗长的前史、复杂的人物关系通通要“赶场”似地塞进前五集并讲述清楚,如果不做精炼处理,就会面目不清,带给人冗长、堆砌、拖沓、沉闷的观感,进而影响整体节奏,导致在高潮前的铺垫呈现出疲软态势。即便是优秀的网络小说改编,有时也难免遭遇媒介转换的不兼容性:难逃从社会风俗画降为儿童简笔画的“故事降级”和“审美降级”,观众便从“慢慢看”变成了“慢慢熬”。

慢慢看:真正的慢热对应的是长篇多集的草灰蛇线与循序渐进,等比例微缩日常体验,细品东方作品所特有的余味悠长

这里所说的“慢慢看”,是长篇电视剧正常的打开方式,也就是通常说的慢热。“慢慢看”的电视剧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硬剧情流”和“软情感流”,前者靠理性判断,后者靠感性体验。“硬剧情流”依靠的是丰富的故事体量来支撑情节发展,不能够有“废戏”。比如《琅琊榜》,主线情节丰满,人物具有成长性,漏掉一处细节都极可能失掉解锁后续剧情的关键信息,此时的“慢慢看”对应的是长篇多集的草灰蛇线与循序渐进;“软情感流”则偏向于一种“浸入式”的观看体验,“慢慢看”对应的是每一集内部的“重复观看”与“不舍快进”的“慢”奇观,如高分韩剧“请回答”系列,编剧将大量的生活细节提炼出来、化用于剧本,观众才会有“接地气”和“浸入式”的观剧体验,这种“慢”是等比例微缩我们日常的亲情、爱情与友情体验,在观看的“解码”中细品东方作品所特有的余味悠长。

“情感流”在这里不做讨论,然而, “慢慢熬”的作品在剧情上却“站”在了“伪品质”的一端,尽管与“慢慢看”的精品剧共享着某些特点,究其本质却只是“代糖”一般的存在。《甄嬛传》开创了以偏于游戏化的升级设定来嫁接剧情,故事“回合化”、情节“副本化”,因故事的“升级”设定而将人物生命经验“数值化”的弊端。在那之后,不少长篇剧集从“升级流”作品处习得了“受挫/虐(弱) 黑化(强)”由弱变强的“两分法”,在剧情比例、节奏上生硬地把故事掰成两段,前部分不够充实乃至节奏拖沓、形成了一波大型 “劝退”观众现象。

一方面, “慢慢熬”的作品,往往故事单一、重复、模式化,以致引起观众的观看疲倦,如《如懿传》只有女性宫斗的“三板斧”,主角“打怪”却不“升级”,人物的成长空间被如懿的人设所拖平,剧情的推进只是同一故事模式的简单复制,如懿一直延续着一条“被害—被冤枉—无力辩解—外力帮助脱困”的链条死循环。这也难怪在她最终推翻帝后博弈、女性互害的“棋盘”之前,其冗长的醒悟“前史”早已耗尽了一些观众的耐心。

另一方面,或是如《知否》前期剧情主线剧情相对薄弱、松散,尤其是前十几集为了合理化女主角盛明兰“三段式感情”里的最终选择,将节奏硬生生拖慢——除明兰与齐衡的感情线在前进之外,其余所有的故事线索都是停滞的,尽管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切换频繁,但在叙事上是无效的,人物仿佛都在等进度条“读条”结束,换言之,观众即便跳过这反复冗余的十余集剧情,对后续观看也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这十余集戏是否必要就需再做考量。尽管同为 “日常向”作品,《知否》却比《请回答》系列多了一些板滞,编剧笔力不足,明兰选择最终嫁给顾廷烨,看似是自主选择,实则均是通过关闭错误选项来推动主角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像是设定好的结局来倒逼叙事,尽管剧情结构工整却始终欠缺一点“主体性”的灵气,称得上是合格的工业化产品却缺乏一股闪耀的人物弧光。再如2017年播出的75集的《九州·海上牧云录》,同样故事可看性被其余附属项所挤压,尽管剧作在画面、镜头、质感、演员演技等方面均无可挑剔,却仍被诟病:世界观混乱堆积、叙事笨拙、节奏慢、剪辑差、“从剧情来说乏善可陈”“有些地方真的不必要且非常适合快进”。

概言之,上述“慢慢熬”作品其精良的服道化、高级的镜头质感、于细节处的打磨都很用心,然而却离真正的精品作隔着一个讲述好故事的距离。(作者:韩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