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王姗、王超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

血浓于水,这句亘古不变的话早就深深埋进我们的内心深处。深到平淡之时或许会忘却亲情的可贵,却总在一些不平凡的瞬间感受到它的巨大能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37.5万人受伤,地震时一幕幕惨烈的画面,在每个人心头都落下了重重一锤。回首这十年,我们发现,无论山崩地裂还是归于平淡,亲情,一直在我们身边,不曾远离。

灾难来临,血浓于水的画面总是格外感人

孩子 快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正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图片来源于网络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2)

▲ 2008年5月13日,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一名家长握着遇难孩子的手。摄影:朱建国

回顾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无数画面令我们动容。

灾难来临,把自己的脊背朝向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亲人,因为我们血脉相连。这条血脉,足以让我们穿越时间、穿越生死。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3)

▲ 2008年5月15日,汶川县映秀镇。一位小伙子大声哭喊着哥哥的名字,哥哥一家居住的房屋已没了踪影。摄影:贺延光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4)

▲ 2008年5月15日,汶川县映秀镇,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映秀小学废墟前期待孙子能够生还。灾难中,与她相依为命的8岁的小孙子被埋在废墟下。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5)

▲ 2008年5月16日,北川县城幼儿园废墟,一位母亲连续三天坐在这里,她9岁的女儿在12日的大地震中失踪。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6)

▲ 2008年5月15日,父亲程林祥背着儿子程磊的遗体从映秀镇回到25公里之外的水磨镇,想要让17岁的孩子与家人过最后一夜。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的程磊,在5月12日地震中不幸遇难。摄影:贺延光

地动山摇的那一刻,没有人再去在意妻子是不是在跟自己斗气、孩子是不是在叛逆……所想所为,都是本能地保护自己的亲人。

亲人在身边的,彼此相拥给予对方依靠和温暖、彼此传递求生的意愿和意志。亲人不在身边的,无论有多危险,也要回家去寻找;无论有多绝望,依然坚信他们还活着;无论有多艰难,仍旧四处打听着亲人的消息……

这一切,无他,只因血浓于水。

历经生死,相逢更知亲情可贵

经历过汶川大地震这样天灾的灾民们,他们最大的幸运是什么,想来该是“渡尽劫波亲人在,相拥而泣庆多幸”了吧?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7)

▲ 2008年5月13日,北川县城,一名父亲在经过10个小时的挖掘后,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女儿。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8)

▲ 2008年5月14日,一对夫妇重逢后喜极而泣,他的妻子刚从汶川逃出来。汶川地震后交通阻断,许多人徒步前往汶川寻亲。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灾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也因如此,劫后重逢总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历经生死后,眼神相接的那一蓦、肢体相接的那一刻,倾注而下的是泪水,道不出的却是内心的安慰。

感谢上苍,历经磨难后还有幸存的亲情作慰藉。有了这丝慰藉,便有了面对失去的勇气、便有了生存下去的决心。

十年间,陪伴给了他们最好的想念和告慰

漩口中学遗址的那一块时针,停在了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十年来,岿然不动。

从那年起,用身体护住孩子的母亲,再没有运气过母亲节。

从那年起,逝去亲人的家庭再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团圆饭。

地震后的那几年总是特别难熬,但在故城、新房、广厦、废墟之中,人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被摧毁之后能顽强重生,多亏了你们。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9)

▲2018年,倪孝兰、邓永康夫妇和卢健康、龚杰一家三口。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卢健康本是倪孝兰女儿邓春燕的男朋友,地震后他没问是否愿意就直呼“妈”,说会管一辈子。如今,两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已经紧紧连在一起。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0)

▲2018年,刘爱国、马能辉夫妇和小儿子刘波、儿媳朱红霞。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地震发生后,马能辉和丈夫没能在漩口中学寻找到大女儿刘彩霞,一名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战士看过照片后说,印象中救过该名受伤的女学生,也许送上了直升机。然而十年不断的寻找,依然音信全无,马能辉还曾因此大病一场,脊椎植入了钢板。如今,23岁的小儿子即将迎娶未婚妻朱红霞,儿媳妇很讨马能辉喜欢,她的名字和大女儿一样,都有一个“霞”。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1)

▲2018年,李缘、强丹一家三口和奶奶。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地震夺去了一同在药厂上班的父母的生命,当时还在念高中的李缘从此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从前父母在的时候,生活中的李缘如大少爷一般,连洗衣做饭的简单事情都做不来。地震后仿佛换作一个人,不得不坚强地面对各种难题。生活把他磨练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如今的他除了努力工作外,还会帮着妻子强丹做家务带孩子,夜晚还常常兼职做代驾,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

因为地震,一些人流离失所,痛失亲人,但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因此更加明白何为生命真正的意义。

“没有什么能比亲人更重要”。

“不管以后做什么,我都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2)

▲海燕在和家人一起吃饭。图片来自北京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超过8万人遇难,海燕的姑婆和高三班主任不幸遇难。那天也是海燕在深圳工作的第一天,当北川沦为一座孤城,她和父母失联3天,那种牵肠挂肚至今刻骨铭心。地震过后,海燕辞去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发展。现在,她再也不想远走他乡,她想一直陪在父母身边。

灾难是毁灭,亦是重生。“既然彼此都好好地活下来了,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彼此,才对得起来世上这一遭。”

还有那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

10年前,一场地震改变了很多孩子的生活轨迹,他们失去了至亲,老屋成为废墟。

10年间,孩子们逐渐长大,人生之中多了好多个“爸爸妈妈”,陪着他们长大。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3)

▲“鞠爸爸”和两姐妹。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4)

▲从2008年至今,恒生手外科医院院长汤青(右)与冯氏父女亲如一家人。 上游新闻记者 鞠芝勤 摄

2008年5月,重庆晨报记者鞠芝勤在灾区偶遇冯邦武一家,在废墟中读书的冯雪梅,让他“很感动、很震撼”,与姐妹俩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鞠爸爸”。在鞠芝勤和重庆恒生手外科医院院长汤青“汤爸爸”的帮助下,姐妹俩来到重庆读书,如今一个即将大专毕业,一个已成为护士开始工作。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5)

▲图据什邡市委宣传部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受损严重。当时下着大雨,木质结构,又是平房的罗汉寺成了孕妇们的安置首选。接到医院求助时,罗汉寺方丈素全法师不拘泥寺院的种种忌讳和规矩,当即召集僧人打开寺门,并立下3个临时寺规:无条件接收所有受灾群众;无条件提供一切能派上用场的物品;无条件给受灾群众提供吃住。从2008年的5月13日到7月底,108个新生命在罗汉寺诞生,象征着圆满,被叫做“罗汉娃”。

世间最珍贵莫过于亲情的相互惦念(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16)

▲2018年4月,成都双流安康家园,孩子们和胡源忠合唱《安康》。中国网记者 陈维松 摄

2008年5月12日地震灾难发生后,“安康家园”公益项目第一时间转移安置了712名孤困儿童。一部分孩子后来陆续找到父母,这一公益项目最后接收救助了672名儿童。

“活着真好”,十年间,从山崩地裂到归于平淡,这份锥心之痛多亏了亲情才得以治愈。

北纬31° 东经103°,劫后有余生,桃花开满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