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石窟位置图(甘肃石窟寺北石窟寺165窟)(1)

北石窟寺165窟内西壁南侧,雕一尊骑象菩萨,通高3.05米。菩萨舒相坐于象背正中,双目远视前方,悠然自得、仪态安详,俨然一副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神态。整组造像虽历经千余年,至今保存完好,可称北石窟寺的经典佳作。

菩萨身材修长,左侧身舒相坐于象背正中,细颈削肩,秀目微睁,朱唇紧闭,嫣然含笑,风姿绰约,头后雕圆形项光,头戴低髻冠,秀发垂肩,宽项圈,身披帔帛,帔巾自肩部下垂,在腹部十字交叉,飘带挽于臂部自然下垂,右手扣于胸前(似有持物,上端残去),左手平放于左膝上,右腿自然下垂,左腿屈膝搭在右腿上;下着长裙,裙裾层次感清晰富有规律,雕刻线条流畅自如,极具美感,充分体现出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

菩萨身前雕一尊驭象奴,个头不大,面部作忿怒状,紧锁眉骨,遥视远方,赤袒上身,下着莲叶状短裙,双手在胸前紧握驭象刺棒或驯象钩,这里作扁平方仗形,上端卷曲形似如意,双膝跪于象颈部。

菩萨身后雕一小弟子,眉眼中略带微笑,形象憨厚,身着僧衣,单膝跪于象背,双手在胸前握摩尼珠(似莲蕾),展现出一种纯真虔诚的神态。

大象身形高大,长鼻触地,备有鞍鞯、笼头。整组造像比例协调,大小适中,动静有度,人物形态各异,造型逼真,十分新颖别致。菩萨呈现出的恬静、秀美,与弟子、象奴的一喜一怒,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菩萨的聪明睿智、心如止水、宁静致远的境界,似乎将人间众生的万事万物了于胸臆,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化作俨然一笑了之,更进一步向世人诠释了佛法的精妙。

这组造像目前学术界有两种定名,一为普贤菩萨,二为帝释天,持慎重态度者只是形象的称之为乘象菩萨。

(来源: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