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着九县决堤,胡宗宪发出了“天地不仁”的感慨,这个天地并不是指真正的天和地,这个天是指以皇帝为首的高官,这个地则是地方上的不良官员。

最终胡宗宪以几十条士兵的性命,换取了老百姓的信任,最终决堤分洪,只淹了淳安和建德两个县……

那么谁要为这次事故负责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为什么不敢如实处理?

注:本文只谈电视剧,不谈实事,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1)

一、

因为胡宗宪下达了分洪的决定,导致本来可以淹九个县的大水,最终只淹了淳安和半个建德,这让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大吃一惊。

本来准备淹九个县,但是预期连20%都没达到,也就预示着,如果仍要买50万亩田的话,就要多花钱。

显然,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胡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他们的眼中,老百姓的命根本不值钱,认为胡宗宪站错了队,何茂才直接就说了:

“听说分洪的时候,那个谭纶也在场。”

也就是到这个时候,何茂才仍然认为胡宗宪并不是为了救百姓,谭纶也不是为了救百姓,他们这样做目的仍然是倒严,说到底就是不让改稻为桑政策执行下去。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2)

这时候郑泌昌制止了何茂才继续说下去,而是支走了在场的沈一石。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过去的商人还是不能知道太多官府上的事,知道多了,对谁都不好,也从侧面表明,那时候的商人只是附属在官府上面,只是一个有钱的仆人罢了。

这时候,杨金水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就像头一天他还跟李玄说不上称就四两重,上称就得一千斤。这时候的他开始做两头准备,一头是让郑泌昌和何茂才到总督府,把马宁远这个替死鬼推出去。另一方面,如果这样还不行,那么他的干儿子李玄,就真的有点悬了……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3)

当然,他更怕的是胡宗宪会不会真的把这件事往上面捅,一旦捅上去,那就真的不止一千斤了:

“胡宗宪什么时候回的杭州?”

杨金水故作镇定,想让他们试探一下胡宗宪的口风,会不会把毁堤淹田的事往上捅,岂不知何茂才说的才是真相,其实从分洪开始,改稻为桑就已经推不动了:

“推不动才是个死!”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4)

二、

总督府里,马宁远已经脱掉了官服,在胡宗宪面前“请罪”了,更确切的词应该是表忠心:

“我对不起部堂,但我对部堂这颗心还是忠的。”

马宁远为什么会过来跟胡宗宪说这些话?

其实一开始他之所以同意这个毁堤淹田的政策,就是因为对胡宗宪的忠诚,却没有想过胡宗宪到底是忠于严党,还是忠于嘉靖帝,还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还是百姓?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5)

他获知严嵩和严世藩对胡宗宪有所不满,知道改稻为桑必须要执行,不执行的话对胡宗宪不利。但是如果胡宗宪执行了,又会导致裕王那里有意见,所以马宁远才选择瞒着胡宗宪做事,认为一是替胡宗宪向严世藩表忠心,另外也认为胡宗宪可以以不知情而逃过裕王那边的制裁:

“现在我终于有个报答部堂的机会了……只望部堂在阁老和小阁老那里,还有裕王他们那些人那里,能够过得了关。”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6)

只是胡宗宪火了,最烦人家说都是为了你好,但凡说这句话的人,要么是家长级别,要么是气场足够大,能力足够强,还能镇得住局。可是你一个下级突然跟上级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上级火不火?所以不给一巴掌,都对不起自己的内心:

“自作聪明!什么阁老,什么裕王,什么过关,你知道朝廷的水有多深?这么大的事,居然伙同他们瞒着我去干,还说对我这颗心是忠的?”

大家好好思考一下马宁远说的这句话:

“天下事有许多本是‘知不可为而为之’。”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7)

三、

其实这时候的马宁远并没有想过会死,他只是简单的认为,顶多会被撤职,结果胡宗宪说了一大堆话,总体思想就是:

“毁堤淹田,伤天害理,上误国家,下害百姓……这个罪,诛了你的九族也顶不了!”

这个马宁远一下子跪了下来,请求部堂大人保全他全家,而且他全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

这里就有疑问了,既然自己的家人就是庄稼人,为什么他会做出毁堤淹田,坑其他庄稼人的勾当呢?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8)

马宁远替胡宗宪挡刀,那么胡宗宪又替谁挡刀呢?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不明白,胡宗宪为什么不一五一十的汇报朝廷,为什么明知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干的好事,却不敢处理他们?

其实他们真的很悲催,分利润的时候根本没有马宁远的份,顶罪了,他跑不了。胡宗宪一心想做好事,到头来,为了大局,牺牲的还是他们这类人,这是一个病态的朝廷,病态的人心。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9)

其实胡宗宪自己也解释了什么叫“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们拿你的命换银子,拿浙江那么多百姓的身家换钱,你还得死心塌地保他们,还要说是为了朝廷,是为了国策……他们利用的不只是你,胁迫的也不只是我胡宗宪。我真不愿意看到啊,阁老都八十一岁了,让这些人围着,到时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啊……”

其实这句话也是整部剧的精髓,因为改稻为桑国策执行到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胁迫了,包括嘉靖帝自己。到头来所有人都下不了台,所有人看起来都没有做错,却全都错了!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10)

四、

最终胡宗宪告诉马宁远,这次你肯定跑不掉了,去后面听着,死也要当个明白鬼。

随后,郑泌昌和何茂才来了,俩人还假惺惺地说这次受灾粮食不够,得向朝廷要粮食。

胡宗宪一针见血:

“拨什么粮?报什么灾?”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11)

当然是报天灾啦,胡宗宪也认可这种说法,不然他还能怎么办?真的敢冲严党、浙江官场、司礼监、嘉靖帝全线开火吗?

“同样的端午汛,邻省的白茆河、吴淞江和我们都是去年修的堤,我们一条江花了他们两条江的修堤款。他们那里堤固人安,我们这里倒出了这么大的水灾。这个谎,你们得扯圆了!”

胡宗宪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虽然我们这样上疏可以让大家满意,可是别忘了还有清流一派呢,他们可会算账呢,你们怎么圆谎?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12)

结果那俩官员差点说漏了嘴,差点就把严世藩让毁堤淹田的事给抖搂出来,最后被逼没法,只能把这件事往河堤没有修好,是人贪污了修河款导致。

他们其实也挺聪明的,早就选好了背锅侠,要是胡宗宪不追究,皆大欢喜,要是追究,那就把马宁远推出来。

显然,光一个马宁远不足以让胡宗宪解气,必须把宫里的人扯出来,最终李玄是跑不掉了……

胡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是一开始的话题,他是严嵩的人,那时候的官场讲究站队,没办法,不能反对改稻为桑的国策,也不能祸害老百姓,只能把宫里的人也牵扯进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朝廷同意他的延缓三年执行方略。

胡宗宪这一手还算高明的,马宁远不愿意作证,就让他偷偷地听,然后再把他放出来,即使他仍然不愿意作证,郑泌昌和何茂才也不敢保障自己的安全,最终没办法,只能拖杨金水下水。

大明王朝胡宗宪细思极恐(大明王朝中胡宗宪得知毁堤淹田的始作俑者)(13)

之所以不敢如实上报,也是因为,那样的话,将会掀起一场风暴,这场风暴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杨金水是如何让李玄心甘情愿去送死呢?芸娘那一晚到底跟他发生了什么?关于这些疑问,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前情回顾:大明王朝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到底谁让将士们不顾一切跳河送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