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史,人们常常会关注一个话题,那就是在历史上,中国女人的地位仿佛一直被压在男性之下。
其实在最古老的时代,母系氏族的成型是远远先于父系氏族的,然而,随着人类对于工具的应用、再加上公天下逐渐转变为家天下,封建的制度才像一座大山,把勤劳又美丽的女人们压得难以翻身。
但就是在这对女子有着种种限制和打压的封建时代中,也有一些“女强人”,达到了许多男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这其中,就不得不提清末的“女魔头”,慈禧太后。而这位一手遮天的晚清实际掌权人,插手政事、搬弄权术的同时,也给后世人留下了不少的谜题。
万人之上,也有心酸往事近年来,清宫电视剧的盛行,让很多观众都开始了解清朝这段离我们不远不近的历史,艺术改编尤其热爱演绎皇帝后妃之间复杂的情感,不少有名气的后宫妃子也以鲜明的性格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通常来说,选入后宫的女子都不仅仅代表自己,而是背负了一整个家族的荣耀,在朝为官的父兄往往与深居后宫的皇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这样的缘由下,能够成为皇上的女人,也是需要荣华富贵的家族作为助力,为其撑腰的。
但慈禧太后,这个最终钱权兼收、盛极一时的女人,却没有按照历史的剧本演。
慈禧身边的宦官在回忆录里写到,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后,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起自己年少时候的不堪往事。
慈禧的家族是叶赫那拉氏,很多人通过姓氏认为,慈禧应该是出身于满清八旗贵族之家,其实不然,从慈禧往上翻几代,其实就是清朝普通的官吏家庭。
慈禧的祖父景瑞,国子监监生出身,却没什么本事,只花钱捐了个微末的职位,兜兜转转多年升上五品,却又在面见道光皇帝时,不为圣上所喜,一下子落回了原职。
后来,又因为多年前的旧案被翻出来,慈禧故去的曾祖父由人拉出来顶罪,父债子偿,景瑞却无力偿还那高额的雪花银,四万多两的银子,几乎还了个倾家荡产。
到了慈禧父亲这辈,也没摊上什么好世道。
慈禧的父亲惠征同样没什么好前程,位居低位二十余载才出了头,上任不久却又遇上了势头正猛的太平军,刀剑当前,百无一用是书生,惠征胆小懦弱,只得舍弃城池一路难逃。
慈禧回忆,自己小时候的家境十分拮据,祖父留下一把外债,父亲月俸又没几个钱,家里有三个孩子要养,却每个孩子都无力养好。最艰难的时候,慈禧甚至去给人做手工以补贴家用。
不知道当时的那些人家,听闻曾给自家帮工做些针线活的小丫头,几十年后竟是那等人物,会有怎样的感叹。
“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否极泰来,可能慈禧的运气,来得比别人稍晚了一些。
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后宫不算充裕的咸丰皇帝开展了一次选秀,年轻靓丽的秀女们排着队拜见帝后,在这之中,就有低眉顺眼的慈禧。
当时的慈禧刚刚17岁,还完全没有展露出后期的野心,她虽然幸运地成为了咸丰皇帝后妃团中的一员,但综合家世、气质等,并没有多么引起皇帝的注意,只是获封了兰贵人。
17岁的兰贵人被赐居住在储秀宫,这也是慈禧到老都没有离开过的居所。
起初的慈禧并不得圣宠,咸丰年间的清朝并不像他的祖辈那样稳定,皇帝少入后宫也是有可能的。
但受到了太平天国重创的清军,让咸丰帝在失望的同时心生烦躁,眼看无力回天,咸丰帝索性撒手,躲去后宫纵情声色。
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位份算不上高,却年轻貌美的兰贵人才开始被皇帝注意到。但其实慈禧最大的武器,一直不是容貌,而是她的聪明和才能。
开始侍寝的兰贵人,逐渐得以接触到咸丰皇帝的一些奏折,皇帝懒政,又因为兰贵人有书法功底,有时竟让她代为批阅奏章。这段经历也为后期慈禧把持朝政,奠定了基础。
清朝从建立之初,就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硬性规定,其实在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都如是。兰贵人参政久了,咸丰皇帝就觉得别扭起来,而颇有眼色的她立马做回了柔顺的少女,蛰伏起来。
这也让咸丰皇帝对于懂事的兰贵人更是满意。
咸丰六年,这是慈禧升职路上最重要的年头。这一年,兰贵人因为怀了身孕,令子嗣单薄的咸丰大为欣喜,加封她为懿嫔。
载淳的降生对于咸丰皇帝来说,意义重大。作为自己唯一儿子的生母,咸丰皇帝当即将懿嫔晋封至懿妃,第二年,在小皇子年满周岁时,又晋位份,封为懿贵妃。
现代人时常“拼爹”、“拼妈”,古代的女子却靠“拼儿子”,实现了“职业生涯”的迅猛四连跳。
后来,随着咸丰皇帝故去,慈禧作为圣母皇太后又连同正宫皇太后慈安,两宫垂帘,看似名正言顺地参与到了朝政的漩涡中去。
垂帘听政终究只能用于新皇年少,然而慈禧的儿子同治帝是个短命皇帝,慈禧还政没多久,就英年早逝。新皇光绪上位后,又重新给了慈禧以幼帝年少为由的参政的机会。
最终,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灭了辅政大臣,又铁腕手段罢免了以奕訢为首的军机大臣,随着慈安太后的辞世,清朝的实权,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被一个女子,牢牢抓在手中。
有钱有权,为何“不换新房”慈禧太后作为清末的皇太后,由于年代较近,有许多可考之处,同时也给后世人留下了许多不解的谜题。
其中,对于慈禧太后为何长期居住于储秀宫内,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清朝,后宫中不同的居所不仅只是名字和装饰上的区别,也是身份和地位的另一象征。
耳熟能详的固定居所,有太后所住的慈宁宫、寿康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等。
而慈禧从初入宫时,住进了储秀宫,到她成为独掌大权的太后,竟仍居住在储秀宫内,这看似很不合规矩。那么慈禧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许多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认为,慈禧之所以不愿住在寿康宫,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那个特殊的情况。
在同治皇帝即位后,按照规矩,作为咸丰皇帝正宫皇后的嫡母孝贞显皇后(即慈安皇太后),要和同治帝的生母懿贵妃,两宫并尊,都作为本朝的太后。
在位份上,慈安这位母后皇太后作为正宫,在那个嫡庶尊卑尤为重要的年代,地位是远高于慈禧这位圣母皇太后的。
而慈禧要强的性格和对权势的贪恋,必然不愿屈居人下,这就造成了两宫皇太后居住问题上不好协调,很长一段时间,她们两人都延续前朝住在养心殿的东西暖阁中。
还有一种说法,也颇得认可。
储秀宫是慈禧太后作为兰贵人,承宠于咸丰皇帝,又诞下皇子同治皇帝的宫殿。
手握大权的慈禧太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底气,她知道自己的专权来得不算名正言顺,所以尤其担忧朝堂上存在不同的声音。
而身为太后的慈禧,仍住在储秀宫这个历朝历代里都供皇帝的后妃居住的地方,就是慈禧向前朝后宫的一个宣告。
不搬去象征太后身份的寿康宫,这不但隐隐表达出慈禧太后甘愿远离权力中心,还时刻提醒着诸位大臣,自己对于咸丰皇帝的追思,和在此处精心抚养同治皇帝的功劳。
这些暗藏在久居于储秀宫的行为下,没有直言的其中深意,让大臣对于太后颇有微词,却又不好再说什么了。
结语慈禧太后在后期,曾声势浩大地修葺过她居住多年的储秀宫,几间内室里可见,珍宝玉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所以,尽管慈禧太后选择久居于储秀宫,储秀宫也并不会比其他的住处差。
而回想当时的清朝,内忧外患不断,边关炮火连绵,人民百姓饿殍遍地,神州大地上时常上演着生灵涂炭的悲剧。
慈禧太后经历过贫苦的生活,却渐渐在富贵和权欲里迷失了自己,眼看国将不国,仍寻欢作乐,这也推动了清朝走上一条覆灭之路。
而这个拥有传奇一生的“女强人”,也终究在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