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位于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是世界上唯一不受人为控制的高温窑变瓷,他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烧出了窑变紫红色釉,开启了铜红釉的先河,打破了以往瓷类釉色单一的局面。

宋代钧窑底部特点(宋代钧窑特征简析)(1)

河南钧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有河南禹县为中心,遍及县内各地,钧窑瓷器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的烧出了紫红色釉。钧窑以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而闻名当时。

今天就简单的介绍下钧窑的胎、釉、纹饰、器型。

(1)胎:宋代钧窑瓷器的胎质不甚细密,色多为灰色或紫褐色,一般比较厚重。

宋代钧窑底部特点(宋代钧窑特征简析)(2)

(2)釉:钧釉是一种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釉,色调有天青、天蓝、月白带多种。还创烧了高温铜红釉,因为色泽不同,又有朱砂红、胭脂红、海棠红、鸡血红、茄皮紫、玫瑰紫等名称。还创烧出一种窑变釉。器面各种釉相互熔合、流淌,千变万化。这是一种在底色釉上有意洒上其它釉色,经过高温烧成,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钧釉。红釉(钧红)、窑变釉,是钧釉的特征,钧窑器物的釉一般都比较厚重。碗多里部满釉,外部只施半釉。

宋代钧窑底部特点(宋代钧窑特征简析)(3)

(3)纹饰:钧窑瓷器没有纹饰,但是器表上的“蚯蚓走泥纹”却十分有名,在釉中有细小弯曲极不规则看似裂纹的东西。但是,这不是人为的装饰,而是在烧制过程中,胎釉自然变化而来的。

(4)器型:主要是花盆、盆托、洗、炉、壶等陈设瓷,大小均有,其中的精品为主贡宫廷的,一般底部刻有一到十的数字。

宋代钧窑底部特点(宋代钧窑特征简析)(4)

(5)受钧窑影响形成钧窑系的瓷窑有:河南的临汝、郏县、宝丰,豫西的新安、宜阳。豫北的辉县、淇县、鹤壁、林县、安阳,河北的磁县,山西的浑源,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以及浙江的金华。

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点点关注,若有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文物拍卖从业人员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