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岁就登上舞台,17岁参加新秀唱歌比赛获得冠军,19岁发布个人首张专辑《风的季节》一炮而红。

本以为要顺风顺水,一路走下去。却不料,有人挖出她以前的经历,说她跟她的形象以及公司所打造的人设不配。

一时间,墙倒众人推。很多负面新闻出来,很多谣言止也止不住。

面对如此情景,她该怎么办?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代歌后梅艳芳的生活,了解她是怎么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

梅艳芳童年唱歌(歌后梅艳芳4岁登台)(1)

1

1963年10月,梅艳芳出生在香港。

当时家庭经济状况非常不好,她出生的时候上面已经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出海打鱼,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先是开了家黑诊所,但因为没有执证资格,生意很不好,一般要等别人有效果了才给钱。后来,又经营一家歌舞团。带着自己一家老小转转各地夜总会表演。

梅艳芳当时4岁多一点,就已经开始在台上表演,赚取低廉的演出费。

对于那个年龄她来说,并不觉得苦,因为费用虽然低,但可以改善家中的伙食,还能够付房租。

让梅艳芳真正痛苦的不是小小年纪就要出来赚钱,就要维持家用,而是家里的一个人,她的继父。

继父对她不好,经常打骂她,说她没用,是个拖油瓶,还说些伤她自尊的话,让她曾经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用,真的活着就是一场浪费等等。

小时候梅艳芳不敢告诉母亲,害怕回家,因为回家面对的不是爱,而是打、骂和伤害。

每次继父打骂她,她都需要好几天才能重新振作,才能不断地从负能量中清醒过来,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做好。

而母亲对于她身上的伤痕,从来也不管不问,只要求她把歌练好,把舞跳好。至于你有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悲伤流泪,为什么不痛快等等,她统统不管。

从4岁到17岁,她一直都默默地承受着。盼着自己长大,盼着自己能够变得更好更强大。

直到17岁以后,姐姐的一次决定,让她这一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梅艳芳童年唱歌(歌后梅艳芳4岁登台)(2)

2

1980年香港举行新秀唱歌比赛,姐姐偷偷地帮自己和梅艳芳报了名。

当时的梅艳芳绝对没有想到,正是这一次比赛,让自己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大门。

姐姐止步于决赛,而梅艳芳杀进决赛,并以一首《风的季节》获得冠军。

当时很多著名的作词作曲的音乐人对她的评价很高,打分也高。黄霑直接给出了100分,而另一个音乐人说艺术没有完美,扣一分,给了99分。

可见,当时对于梅艳芳来说,是多么大的肯定。

自此,她顺利签约华星唱片公司,公司把她打造成纯洁的邻家女孩形象,推出她的第一张专辑《心债》,第二张专辑《赤色梅艳芳》。

但推出以后,虽然高居金曲榜的冠军位置,但还是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来。

说她自小在夜总会唱歌,不清纯,而风尘。难听的话,谣言蛊惑者也越来越多。

年轻的梅艳芳受不了压力,每天喝酒消愁,却更愁。

随着事情的发酵,有人说她就是小歌女,不会唱歌,只会酗酒。有人更是造谣生事,把她说得很不堪。

这个时候的梅艳芳无人可倾诉,而母亲对她,也只是加强门禁,要她哥哥姐姐陪同,不准到外面过夜等等。

对于外面的流言蜚语,不理睬,对于是不是伤害到了梅艳芳,也不关心。

而当梅艳芳从高处跌落到低处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她,也把她从世人的唾沫中拯救出来。

梅艳芳童年唱歌(歌后梅艳芳4岁登台)(3)

3

他叫刘培基,一个非常有名的造型设计师。

当很多人都攻击梅艳芳的时候,刘培基站出来,为她辩护,为她讲话,维护着她。

梅艳芳很感动,包括她的家人,还从来都没有人这么维护过她。这让她内心一暖。

后来,梅艳芳同刘培基接触,学习时尚,了解时尚,同时也对自己的装扮有了新的见解。而此刻在刘培基的帮助下,梅艳芳一改过去邻家女孩形象,剪去长发,改成利落的短发。

而每次演出出场或妖艳,或坏女孩,或风骚,或桀骜不驯,或性感,或保守,或复古,或中性等等。每一次出场,都给人耳目一新。

她不再是那个简简单单,清清纯纯的单一邻家女孩形象。而是多变的,多风格的形象。

而这次形象上的改变,也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女孩都学她,学她着装,学她唱歌,学她表情等等。

她成为了很多人模仿和崇拜的对象,而她的第三张专辑《坏女孩》,更是征服了很多听众,从此,她的事业走上了巅峰。

而就在此时,她去参加日本举办的东京音乐节,认识了一个在日本很红的明星。而这次相遇,让她在后来的一次回忆中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人生可以选择,她可能还是会选择那一次。

因为一看到对方,她就会心跳加速,会不由自主的脸红。

她感觉,那个时候的感情很纯很真。她很喜欢很享受那种感觉。

但,看上去很纯很真的情感,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而只是让她的心,经历了一次磨炼

梅艳芳童年唱歌(歌后梅艳芳4岁登台)(4)

4

他叫近藤真彦,日本偶像派歌手。

人帅歌也帅,梅艳芳与他同台演唱的是《梦伴》。而两个人的结局正如歌词中所唱:

尝尽了失意的我 将一切都退去

再到这风中心中 竟仿似伤痕累累

然后再忆记起 当晚跟你在这里

相依相拥中 交出的心早已失去

失去 已破碎 不可以再追 洒泪

梅艳芳回到香港,同近藤真彦每天都要通一两个小时的电话。本以为,两个人会开花结果,走进婚姻。

但当梅艳芳再次去日本的时候,发现近藤真彦同另外一个女歌星在交往。她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提出分手。

但对方追了过来,保证说自己会与对方断绝关系,自己与对方只是短暂的。于是两个人和好如初。

但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个在日本,一个在香港,两个人也都在娱乐圈,本来诱惑就很多。所以,梅艳芳回到香港没有多久,发现对方并没有与那个女歌星断绝来往,于是果断分手。

虽然如此,但梅艳芳并没有真正放下。哪怕是在自己弥留之际,她仍然赶去日本,见了近藤真彦的最后一面。

爱,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知道对方背叛了自己,却是恨不起来。因为导致两个人分手的原因,有很多,而这些,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但记得曾经的美好,这不能不说是对自己的和解。

这段无疾而终的初恋,终究是她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回忆。在她看来,最真最纯最无害。

但对于梅艳芳来说,童年原生家庭的生活,让她缺爱,所以也更需要爱,更希望组建一个家,带给她家的温暖。

而另一个人的出现,让她同婚姻只差一步之遥。

梅艳芳童年唱歌(歌后梅艳芳4岁登台)(5)

5

他叫刘米高,当时同梅艳芳相识的时候还只是大四的学生。

但他并不知道梅艳芳是当时的红极一时的歌后。

梅艳芳为了不破坏这段感情,而是选择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同对方相处,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工作和成绩。

然后找自己唱的歌的唱片出来,藏起封面,放给对方听。

刘米高当时听了,感觉非常好听,就要梅艳芳多找些此人的歌来听。

梅艳芳很高兴,当她自己觉得时机成熟时,才告诉刘米高,自己就是这个唱歌人。

当时的刘米高听了,愣住了。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女朋友会是歌星,而且还是这么有名的歌星。这对于他来说,真的很震撼。

自此,梅艳芳开始公开两个人的关系,带着他参加自己各种各样的活动。

这个时候,有媒体就跳出来,指出两个人不合适。一个人在校大学生,连生活费都需要家里给钱,一个是名利双收的歌后。

舆论的压力一浪高过一浪。

当时有很多人预估,他们会分手。

可恰恰相反,刘米高向梅艳芳提出结婚。但梅艳芳拒绝了他。并不是她不愿意,而是她舍不得这个舞台。当然,也有可能是压力所致,或者说在她内心深处,其实对婚姻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渴望或者说肯定。

可能对于她来说,如果一定要在家庭和舞台中间选择一个,舞台更带给她安全感。而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庭带给她的,更多的是一种伤害,故而,每次都想要走入婚姻时,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

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梅艳芳自己也说,可能是每一次都太投入,投入到别人害怕。其实自己每次都注意,尽量地让对方有安全感。

而这也是她自己最需要的。

梅艳芳童年唱歌(歌后梅艳芳4岁登台)(6)

6

2003年12月,梅艳芳病情复发。

当时的她,只告诉了刘德华。而刘德华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到医院陪伴,最后的结尾是梅艳芳死在刘德华的怀里。

其实梅艳芳21岁的时候,就同23岁的刘德华相识。当时一个参加一个唱歌比赛,一个是嘉宾。

而当时刘德华的事业发展一点都不好,被公司雪藏。梅艳芳鼓励他,并陪着他一起,离开原来的那家公司,跳槽到新公司。

虽然两个人在一起都以情侣的身份演过很多剧,哪怕是在公众场合,很多主持人都“逼问”他俩,有没有谈恋爱,是不是好事将近。

两个人都表示没有,只是最好的朋友。

而这最好的朋友,一相处就是20多年,哪怕是在临终,她都把自己托付给他。她对他的信任,已经不是信任能够说得了。

她自己也说,嫁人当嫁刘德华。因为他顾家,传统,有家庭观念。

那么很多人就疑惑,那为什么不嫁给刘德华?

梅艳芳说,不敢想,不敢失去这个朋友。这样子,两个人的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的确,对于梅艳芳来说,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也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即便没有和谁组织一个家庭,但她对每个人都真心相待。同样,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后来的她,把大部分遗产留给了刘培基,而母亲每个月7万元,给哥哥的孩子170万用于学习读大学。

面面俱到,情真意切,是她一生最好的诠释。你说呢?

欢迎留言讨论,你喜欢听梅艳芳的哪首歌?

参考资料:

《千千阙歌》

《明报周刊》

《档案》

《寂寞烟花,梅艳芳的传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