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受分配生比例提高、中考难度下降等趋势影响,今年以来,有关分配生推荐的话题在杭州家长圈人气很高,尤其是“综合素质分”这一项,更是成了争议的焦点。

最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收到消息,杭州有初中决定调整综合素质分,从原来占比5%降为3%。

起因是有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计分办法表达了不同意见:

杭州中考哪些学生可以考(杭州中考分配生推荐)(1)

而后,钱塘区教育局给予答复——文海实验学校将从2021年新入学的七年级开始,实施综合素质计分新办法,即计分内容基本不变,各类计分项目权重降低,总分值由5分降为3分:

杭州中考哪些学生可以考(杭州中考分配生推荐)(2)

回复大意是——

一、文海中学自创办起,根据杭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制定《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20XX年杭州市区普通高中保送生(分配生)推荐办法》。保送生(分配生)根据综合成绩排序位次,现场依次、自主选择高中学校。文海综合成绩计分办法,即学业成绩所占权重为95%,综合素质评价所占权重为5%,符合杭州市教育局规定:学业成绩权重不低于95%,综合素质评价所占权重不高于5%。自文海中学创办起已实行十多年,在历年保送生(分配生)推荐中均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在《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计分办法》实施过程中,有部分家长反映“综合素质”5分分值占比过高,甚至有少数家长直接建议取消“综合素质”计分。2021年暑期,学校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建议后,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在不违反市教育局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决定修订《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九年级综合素质计分办法》,并从2021年新入学的七年级开始实施:计分内容基本不变,各类计分项目权重降低,总分值由5分降为3分。计分办法更为人文、规范、科学,导向性也更强,如:“综合荣誉 ”计分部分,由历年《办法》中的取一项最高奖项计分改为可累加、封顶计分,部分由推选式改为达标式,如“文海五星少年”(不需推评,达标即可),尽量减少家长与学生的功利思想、焦虑情绪,尽力避免“综合荣誉”推评中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修订后的《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九年级综合素质计分办法》,已于今年暑期经2021级七年级家委会审定、表决通过,公示期满即从2021级七年级起实行。

三、学校制度、规定,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稳定性,一旦实行,在一定时段内将保持稳定,不宜朝令夕改;二是发展性,做到与时俱进。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因此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其发展性则是绝对的。依据制度、规定的这两个特性,更要兼顾公平性基本原则,故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2020和2019级文海中学生仍沿用老办法,新修订的《九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计分办法》自2021级七年级学生起开始实行。

简单来讲,学校这次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降分,素质分降到三分。记者查阅了文海实验学校往年的综合素质计分办法,是“综合成绩=学业成绩得分×95% 综合素质成绩得分”。也就是说,综合素质占比为5%,现在调整为3%。

第二:将部分项目由推选式改为达标式。这意味着今后更多学生能够拿到素质分。

文海实验学校此举吸引了多方关注,不止本校家长,其他初中家长也拭目以待。

根据《杭州市教育局关于2021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杭教基(20211号)《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2021年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初中学校分配生推荐工作须坚持综合评价,择优推荐的原则,对符合分配生基本条件的学生,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即根据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合评分,文化课成绩占比不低于95%,综合素质占比不超过5%。

所以,目前杭州绝大多数学校分配生推荐时,综合素质占比均按5%计算,但很多家长对此提出异议,主要包括:

1.综合素质评价在综合评分中最多可占到5%,素质加分比例过高,影响到学生能否获得分配生名额。

2.各区、各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政策都不统一,容易导致不透明。

3.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往往以教育行政部门发文或主办的比赛成绩为加分标准。为获取素质加分,学生和家长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参赛,与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初衷违背,也违背“双减”政策。

事实上,调整综合素质分占比的,不止文海实验学校,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早已做出类似调整,学校官网显示,2019年和2020年应届毕业班学生计分排名方法中,素质特长得分都占5%:

2019年计分方法

2020年计分方法

不过,学校在2019年发布的2021年分配生推荐办法,有一处明显变化——素质特长得分由原来的5%变为3%。

杭州中考哪些学生可以考(杭州中考分配生推荐)(3)

2021年分配生推荐计分方法

杭城两所名校不约而同调整综合素质分占比,这将会是未来的趋势吗?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这样的调整

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