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爱到骨子里(你的灵魂不需要伴侣)(1)

文学作品里,很少有女主为追求身体之爱而孤注一掷,小美人鱼和杜丽娘是例外。

小美人鱼为了将鱼尾化作双腿,愿意舍弃家族和声音,忍受变身之痛。杜丽娘则因为一场春梦郁郁而亡。

故事的开端,讲的都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杜丽娘梦见柳梦梅,芳心暗许。小美人鱼得到一个沉到海底的美丽的大理石像,从此对别的事物兴致缺缺。后来她年满十五岁第一次浮出水面见到王子,觉得“他的样子很像她在海底小花园里的那尊大理石像”。

情真的不知所起吗?心理学有一种说法,爱情是我们心灵的投射,我们爱的不是别人,我们爱的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另一个自己。真梦中情人柳梦梅自不必说。在《海的女儿》这个故事里,安徒生也是废了不少的笔墨,来描写王子出场之前,小美人鱼对于凡人所居的“上层世界”的幻想和渴望。小美人鱼把这种幻想先是投射到来自上层世界的石像上,继而投射到跟石像很像的王子身上。这个很像,大概就像我们看阿拉伯人,人人都差不多长一样。

海的女儿爱到骨子里(你的灵魂不需要伴侣)(2)

男主出场之后,两个故事有了不一样的走向。《牡丹亭》的主题是性的觉醒,杜丽娘与柳梦梅人鬼相恋,情到极致,起死回生。而《海的女儿》这个故事里,小美人鱼将鱼尾化为双腿的暗示意味如此强烈,但它要表达的是女性内在力量的觉醒和成长。小美人鱼在王子的新婚之夜,选择了自己承受爱情的失败,进入了新的生命层次。

很多人遗憾王子“误爱”邻国公主,因为真正救王子于海难的是小美人鱼。如果王子知道真相,是不是就没邻国公主什么事了?

这里安徒生给出了一段小美人鱼和王子的对话,算是王子的官宣:

“在所有的人中,你是最爱我的吗?”当他把她抱进怀里吻她前额的时候,小人鱼的眼睛似乎在这样说。“是的,你是我最亲爱的人!”王子说,“因为你在一切人中有一颗最善良的心。你对我是最亲爱的,你很像我某次看到过的一个年轻女子,可是我永远也看不见她了。那时我是坐在一艘船上——这船已经沉了。巨浪把我推到一个神庙旁的岸上。有几个年轻女子在那儿作祈祷。她们最年轻的一位在岸旁发现了我,因此救了我的生命。我只看到过她两次:她是我在这世界上能够爱的唯一的人,但是你很像她,你几乎代替了她留在我的灵魂中的印象。她是属于这个神庙的,因此我的幸运特别把你送给我。让我们永远不要分离吧!”

就像王子是小美人鱼内心对爱的投射,“属于神庙”的邻国公主也是王子的爱情投射。王子的爱看似缘于救命之恩,其实与救命之恩无关。这段官宣也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爱情里有一种存在,叫备胎。

王子是在奉父母之命去见邻国公主的船上说出这段话的,当时他并不知道邻国公主就是那位神庙女子,而且以为“她永不会走向这个人间的世界里来”,因此他对小美人鱼说出了“让我们永远不要分离”的誓言。

誓言是真诚的,但它表达的只是当下。王子与邻国公主在一起了,小美人鱼“会在他结婚的头一个早上变成海上的泡沫”。为什么会这样?安徒生给出的设定寓意很深。人鱼奶奶说:

人鱼是没有不灭的灵魂的,而且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灵魂,除非她获得了一个凡人的爱情。

没有灵魂,就是没有自我。被爱,是获得自我价值感的一种方式。对于自我价值感低的少女而言,被爱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这个诱惑里藏着危险和歧路。越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越容易在爱情里孤注一掷,飞蛾扑火。小美人鱼追求爱情的种种努力,自残(类似今天少女将自己削成锥子脸)、依附、甘做备胎,都是爱情里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

佛说有求皆苦。小美人鱼承受了如刀尖破开鱼尾的变身之痛,鱼尾化成的双脚触到地面如触到快利的刀,看到王子赞赏别的歌女只能暗自悲哀,忍受脚痛跳出最美的舞,但结局并不像祖母所描述的那样:他爱上你,你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并且他会分给你一个灵魂。

假如王子果真“把他全部的思想和爱情”都放在小美人鱼身上,又会如何呢?对于这个可能的结局,安徒生其实早已通过小美人鱼流血的双脚,给与了充分的否定:爱情,不该长成这样一副扭曲迎合、受苦受难的模样。

海的女儿爱到骨子里(你的灵魂不需要伴侣)(3)

故事的结局,是姐姐们送来了女巫的刀。小美人鱼只要在天亮前杀了王子,就能变回人鱼。

很多人感动于小美人鱼的自我牺牲,放过了王子,宁愿自己化为泡沫。这是一种角度的解读。

但其实细究的话,情不知所起,没有人需要为小美人鱼的痴情买单,包括王子,即便王子的命是小美人鱼救的。得不到王子的爱会变成泡沫,小美人鱼在向女巫求药时就已知情。

换了是李莫愁,也许会控诉:我为了你,如何吃亏如何受苦。但小美人鱼在吻别熟睡中的王子之后,将刀扔进了大海。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选择一条靠近你的路,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不迁怒,这是内心有力量的表现。借由这种内在力量的觉醒,在晨曦中化为泡沫的小美人鱼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她“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变成了天空的女儿。

天空的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

灵魂(内在)的圆满是可以自己修炼出来的!玛丽苏文学中随处可见真爱、灵魂伴侣破除一切迷障的设定,但如果你相信自性圆满,或许真爱、灵魂伴侣这样的概念才是我们应该破除的迷障。

当你像小美人鱼一样破除执念,不再拘泥于身边的人灌输给你的诸如“只有当一个人爱你、把你当做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只有当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这样的设定,你就会知道,灵魂本该是独立、自由的,它不需要伴侣,需要伴侣的只是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