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出多少货?我等着要货呢!”昨天,宾县永和乡北兴村,一位鳝鱼养殖户催着村党支部书记张忠卖蚯蚓。他说把蚯蚓加入鱼饲料,鱼不仅长得快,还能增强免疫力。养殖蚯蚓是张忠今年为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选的一个新项目。

养殖合作社产业扶贫典型材料(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新项目)(1)

北兴村的蚯蚓养殖基地有10亩,紧邻村道。走进养殖大棚,记者看到,大棚里一排排蚯蚓养殖床,贫困户江耀军拿着木耙子,正在一垄垄土丘上松土。另一边,其他几名工人正在给蚯蚓喂食。他们先徒手翻出蚯蚓,将运来的新鲜牛粪,均匀地铺在收获过的蚯蚓床上,再铺上一层稻草。

对于种了一辈子玉米的农民来说,养殖蚯蚓是个新鲜事,谈起养蚯蚓的经验教训,张忠感触很深。一开始建大棚质量不过关,夏天的一场大雨漏进了大棚,造成不小的损失。之后,汲取教训的他决定“升级”, 与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老师合作搞基地。“这次,我们不仅对土壤彻底消毒,还专门从外地购买牛粪,确保蚯蚓住好吃好。”他说。针对雨水无法控制的问题,张忠采用温室大棚养殖,彻底杜绝隐患。

蚯蚓养成后最直接的方式是可以卖给养鱼户,价格最低也在10元一斤。张忠介绍说,蚯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抗血栓药中的一味药材。“下一步,我们还要打开药用市场,让小蚯蚓卖出大价钱。”张忠说,不但蚯蚓可以卖,蚯蚓的粪便也是优质有机肥,“用来养花最好不过了”。北兴村正准备与宾县农林部门沟通,计划把含有蚯蚓粪便的有机土推广给宾县和周边区县的花农。

目前,基地长期雇佣5名工人,都是当地贫困户。忙时,基地还会请人帮忙,日薪每人200元。

在基地带动下,已有两户贫困户脱贫,周边四五家农户也来基地学习养殖技术。“等我们越做越成熟后,心里就更有底气了,也能带领更多贫困户一起养蚯蚓,脱贫致富。”张忠说。

养殖合作社产业扶贫典型材料(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新项目)(2)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民养殖。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平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说起牛粪,养殖户和老百姓都会皱起眉头,因为牛粪不但有异味,处理不当还会污染环境。其实,在养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牛粪不能单纯被视为污染物。很多养牛户在用它做有机肥、发酵沼气的前提下,已经开发出新招,利用牛粪养殖蚯蚓。近些年兴起的这一项目,不光解决了让养殖户头疼的问题,还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以前牛粪用作堆肥每吨只能卖大约40元,而蚯蚓粪则能卖到200元左右,足足翻了四番。仅牛粪变为蚯蚓粪这一项,每年就可为奶牛场带来10多万元利润。蚯蚓粪呈黑色,用网眼很小的筛子一筛,便是上好的养花用的肥料。许多农场都将蚯蚓粪当作花肥卖到花鸟市场。

,